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家长为主导对孩子实施教育工作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则是以学校为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了主要教育责任。在开展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单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完整的,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关联。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把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20-01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意识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小学生家庭教育缺位,家长没有对孩子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而是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一些家长眼中,孩子的教育工作应该完全由学校负责,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多大影响,甚至起不到作用。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孩子行为、品德,导致一些孩子不听话、行为不规范、道德素质较低等问题。
(2)施加过大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压力增加,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过高,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反映出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也正因如此,一些家长将家庭教育变成第二课堂,使孩子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现阶段,一些家长为了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聘请家教给孩子补课,甚至一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追赶进度,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学习乐器、美术等知识,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学习负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3)关注点较为单一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二者虽然能够有效结合,但不能够合二为一。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教育工作不到位,对孩子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学习方面。这一过程中,家长对孩子情感方面的关注度较低,缺乏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完全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这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孩子觉得成绩好才是好孩子,从而给孩子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对策分析
(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
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家长也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要突出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对家校合作予以正确的认知。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考虑,使知识进行有效地传授。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对孩子的个性做好把握,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实现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对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此外,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学校教育主要体现在了知识层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则要围绕孩子的性格、行为、品德等方面展开,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互补,实现孩子德艺双馨目标。
(2)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实现信息互通,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进行把握,也使教师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进行转变,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如加强家校之间联系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邀请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微信群和QQ群,对孩子在校情况进行反馈。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和QQ群,对家庭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反馈。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使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把握小学生的教育情况。这样一来,家长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并使家庭教育做出针对性的改善,以提升小學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较好把握,从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妥善的安排。
(3)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要立足于小学生成长发展情况,从“德”、“学”两个层面入手。“德”这一方面,主要以德育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如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等;“学”这一方面,主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地教育,促进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使学生“德才兼备”。通过家校合作,使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和进步,以满足当下教育形势的需要。这一过程中,加强家长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从学习、道德、体育等方面,对学生做好教育和辅导,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结束语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及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更加突出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家庭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因此,要注重把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及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地发展和进步,以更好地满足当下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和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柳正赟,邢瑾.浅谈新时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23+28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20-01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意识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小学生家庭教育缺位,家长没有对孩子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而是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一些家长眼中,孩子的教育工作应该完全由学校负责,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多大影响,甚至起不到作用。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孩子行为、品德,导致一些孩子不听话、行为不规范、道德素质较低等问题。
(2)施加过大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压力增加,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过高,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反映出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也正因如此,一些家长将家庭教育变成第二课堂,使孩子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现阶段,一些家长为了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聘请家教给孩子补课,甚至一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追赶进度,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学习乐器、美术等知识,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学习负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3)关注点较为单一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二者虽然能够有效结合,但不能够合二为一。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教育工作不到位,对孩子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学习方面。这一过程中,家长对孩子情感方面的关注度较低,缺乏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完全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这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孩子觉得成绩好才是好孩子,从而给孩子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对策分析
(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
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家长也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要突出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对家校合作予以正确的认知。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考虑,使知识进行有效地传授。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对孩子的个性做好把握,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实现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对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此外,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学校教育主要体现在了知识层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则要围绕孩子的性格、行为、品德等方面展开,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互补,实现孩子德艺双馨目标。
(2)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实现信息互通,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进行把握,也使教师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进行转变,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如加强家校之间联系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邀请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微信群和QQ群,对孩子在校情况进行反馈。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和QQ群,对家庭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反馈。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使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把握小学生的教育情况。这样一来,家长可以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并使家庭教育做出针对性的改善,以提升小學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较好把握,从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妥善的安排。
(3)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要立足于小学生成长发展情况,从“德”、“学”两个层面入手。“德”这一方面,主要以德育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如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等;“学”这一方面,主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地教育,促进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使学生“德才兼备”。通过家校合作,使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和进步,以满足当下教育形势的需要。这一过程中,加强家长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从学习、道德、体育等方面,对学生做好教育和辅导,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结束语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及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更加突出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家庭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因此,要注重把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及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地发展和进步,以更好地满足当下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和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柳正赟,邢瑾.浅谈新时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