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研究背景
如何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发展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实验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积极推进学生的认知构建。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1.预则立——设计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前提
首先,把握实验的总轮廓,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找准需要运用多媒体弥补、完善的内容。同时,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容、方式、时间及地点,把信息技术用在该用的地方。例如,三年级的“温度计”中运用动画课件模拟液体柱的运动过程,就是将学生容易忽略的液体柱上升、下降的现象放大、减慢。
(1)化无为有
把教材上根本没有办法用实验探究、演示的内容,转换成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观察、理解实验过程。
【案例1】“山脉的变化”教学片段(如上页表2)。
(2)化有为无
正确的实验操作、迅速读取合理的实验结果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既能充分展示实验器材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又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2】运用多媒体提升实验操作测试复习的有效性(如上页表3)。
(3)化静为动
面对许多概念,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学生只会背诵“风化作用”的文字内容,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而运用信息技术能活化教材,对实验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能结合科学方法解释实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取概念内涵。
【案例3】“山脉的变化”教学片段(如上页表4)。
(4)化动为静
许多实验只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亦步亦趋的机械操作,效果较差。而把这些实验转化为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反复演练,建构新知。
【案例4】探究“杠杆的科学”(如表5)。
(5)化繁为简
山脉的变化是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既不可能让学生逐一探究,也不可能让教师一一介绍,但教师利用“山脉的变化”主题网站,能让学生在网络中自主获取知识。这样既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网站中自主获取知识,解答自己的疑问。
【案例5】“山脉的变化”教学片段(如上页表6)。
(6)化简为繁
运用多媒体弥补教材的缺陷,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使学生更丰富、更立体地把握文本。
【案例6】“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片段(如上页表7)。
3.存于心——运用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保障
在教学中达到“六化之妙,存乎于心”的境界是提升实验教学效率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六化”入手,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课堂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也使得课堂教学信息数量多、质量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气氛。课题组的做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是课题组始终不变的追求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课题组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研究与应用的经验,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课题组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方法,从“六化”入手,寻找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更多的切入点、提升点,并加以归纳。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形成实验教学资源库,以便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及研究成果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蔡铁权.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赵呈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平勇.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6).
如何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发展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实验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积极推进学生的认知构建。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1.预则立——设计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前提
首先,把握实验的总轮廓,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找准需要运用多媒体弥补、完善的内容。同时,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容、方式、时间及地点,把信息技术用在该用的地方。例如,三年级的“温度计”中运用动画课件模拟液体柱的运动过程,就是将学生容易忽略的液体柱上升、下降的现象放大、减慢。
(1)化无为有
把教材上根本没有办法用实验探究、演示的内容,转换成多媒体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观察、理解实验过程。
【案例1】“山脉的变化”教学片段(如上页表2)。
(2)化有为无
正确的实验操作、迅速读取合理的实验结果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既能充分展示实验器材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又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2】运用多媒体提升实验操作测试复习的有效性(如上页表3)。
(3)化静为动
面对许多概念,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学生只会背诵“风化作用”的文字内容,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而运用信息技术能活化教材,对实验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能结合科学方法解释实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取概念内涵。
【案例3】“山脉的变化”教学片段(如上页表4)。
(4)化动为静
许多实验只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亦步亦趋的机械操作,效果较差。而把这些实验转化为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反复演练,建构新知。
【案例4】探究“杠杆的科学”(如表5)。
(5)化繁为简
山脉的变化是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既不可能让学生逐一探究,也不可能让教师一一介绍,但教师利用“山脉的变化”主题网站,能让学生在网络中自主获取知识。这样既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网站中自主获取知识,解答自己的疑问。
【案例5】“山脉的变化”教学片段(如上页表6)。
(6)化简为繁
运用多媒体弥补教材的缺陷,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使学生更丰富、更立体地把握文本。
【案例6】“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片段(如上页表7)。
3.存于心——运用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保障
在教学中达到“六化之妙,存乎于心”的境界是提升实验教学效率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六化”入手,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课堂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也使得课堂教学信息数量多、质量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气氛。课题组的做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是课题组始终不变的追求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课题组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研究与应用的经验,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课题组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方法,从“六化”入手,寻找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更多的切入点、提升点,并加以归纳。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形成实验教学资源库,以便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及研究成果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蔡铁权.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赵呈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平勇.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