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字句中疑问代词的分配索引功能

来源 :语言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有文献把“都”看作局域性名物量化,“都”后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是不是量化对象等难题无法解决。以“都”全局性量化事件为出发点,本文全面考察了疑问代词在“都”前后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句法位置、信息结构对“都”字句中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具有明显的限定作用,不同语义类别的疑问代词与句法分布呈现出不同的互动关系。在“都”前,表任指义的疑问代词充当分配索引,与分配算子“都”之间是分配性依存关系;在“都”后,当且仅当分配项有差异且分配域、分配索引在“都”前都隐含时,疑问代词才须作复数性
其他文献
《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以现有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戏曲发展史为主线,从古代演剧史、古戏台历史演变、戏台演进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古戏台建筑形制及建筑艺术、古戏台
期刊
论文主要通过梳理和讨论前人对汉语外来词的术语使用、创制范式、规范问题、词源考证及其对汉语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研究显示"汉语外来词"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学者应尊重语言使用事实,以避免术语混乱;汉语语言和书写系统本身的特点和封闭性使其具有先天的意译倾向,对已经创制的音译词也具有强大的改造功能;对于当代汉语外来词的规范问题,应灵活掌握前人提出的原则并有创造性补充;外来词的词源考证有助于了解中外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为现在和将来的国际交往及外来词创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外来词的引进不仅扩
摘要:“音乐类”非遗是民族音乐文化及群体音乐文化生命意识、精神流转、文化智慧的流动性体现,是近年来音乐学术界持续给予核心关注的可讨话题之一。作为东北地区新兴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大庆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依托于其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注入的崭新动力,为大庆市“音乐类”非遗的音乐传播、遗产传承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护载体。“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无疑为大庆市“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可利用”的
本文通过对当代口语例证的大量调查,探讨新兴的谓语动词标记"给"的语法功能.目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观点分歧很大,但大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的分析表明,"给VP"的核心功能是标记动作行为矢量方向的改变,要求谓语动词所关涉的受事名词必须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所涉及的句型包括被动句、处置式、受事主语、话题结构等,但是这个谓语标记"给"不是任何特定句型的语法标记,而是这些句型的共同语法标记.从历时的角度看,这种语法标记的产生与汉语受事名词大量前置的发展趋势有关.
摘要:经典可能是舞蹈观看“入门”的产品,所以在基础教育建构认知的期间,被经常提及的大多都是那种“有所依据”的,大家都说好、大家都认同的、有辨识度的经典作品,这就是经典不可忽视的“权威性”。经典作品在大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耳濡目染,它会在潜移默化形成一般观众的评价基础,所以“经典”看起来是某些存在已久且影响深远的作品,实际上它指的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某一类型的审美观和艺术价值观。本文从经典纬度出发,对当
昆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几百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昆曲的起起落落.新世纪以来,“申遗”成功、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昆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素质教育发展事业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更多的家庭开始注重早教问题。音乐教育是幼儿早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艺术情操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早教的定义、音乐早教的重要性、音乐早教的需求、音乐早教对幼儿的影响以及早教音乐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音乐早教 幼儿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
摘要:在中西绘画艺术中,镜子都是在画面中经常出现的题材。中西艺术中的镜子,由于艺术土壤的差别,逐渐发展出不同的内涵。由此,本文阐释了中西美术中的镜子及其背后的深层内涵与差异,并且探究其原因所在。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探讨了镜子物象在文学、艺术中出现的渊源,中西方主要在绘画中塑造镜子物象的不同题材,以此引出中西方绘画中镜子物象不同的内涵。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中镜子物象各自所
摘要:肖像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明代肖像画大师曾鲸的《葛一龙像》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作品,通过这个作品可以看出曾鲸肖像画的表现手法——“墨骨法”,本文以《葛一龙像》为基础,对曾鲸“墨骨法”进行了研究,“墨骨法”是重要的肖像画技法,并且对后世肖像画影响深远。  关键词:曾鲸 肖像画 《葛一龙像》 “墨骨法”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31-03 
摘要:文场属于广西的民间曲艺,从演奏、表演的方式以及唱腔曲牌和曲目唱本来看,是由明清时期的俗曲发展起来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入了时代和地方的特色。文场有着超过20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在桂北地区流行,并代代流传了下来。文场唱腔语言独特,曲体结构和节拍板眼都很与众不同,既能够发挥其价值,也能够给聆听者带来美的享受。本文将详细讨论广西民间曲艺文场的历史沿革,并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场 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