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工作探析——以大学生求职服务原创空间为例

来源 :就业与保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zjhzjh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但由于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不匹配,导致一方面寒窗苦读后拿到本科文凭的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就业难和用工难并存,归根到底是求职者与职业不匹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湛江科技学院大学生求职服务原创空间开展了帮助大学就业的实践探讨,力求做到人与职业相互匹配,以此帮助大学生找到较理想的工作,帮助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
其他文献
<正>赵紫宸先生(1888—1979),浙江德清人,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他曾担任过东吴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等职,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英国牛津大学讲学,并分别于1928年、1938年、
期刊
<正>2021年,第一批“00后”大学生正式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走向就业市场。与“80后”“90后”相比,一线教育工作者发现,“95后”特别是“00后”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呈现出“慢就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推动当代大学生就业,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特点,需要更深层次地剖析隐藏在其背后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问题,从而提出更加科学的就业促进政策。《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一书积极关注了当前大学
期刊
作为近代商品经济的产物,稿酬制度由古代带有酬谢性质的“润笔”“润资”逐步发展而来,随着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制度的形成而形成,经历了“一个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稿酬制度的发展也曾历经波折,作为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从办刊实践、观念宣传及组织建构等方面持续推动稿酬制度的建设,成功破除革命与稿酬之间的悖论,从经济角度推动了中国职业作家制度的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关联企业合并已成为市场上的普遍现象。但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某些关联企业存在不当交易。这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与公司原来的发展轨迹偏离,它不仅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损害管理者和员工的合法利益,更重要的是会对企业文化和员工的道德素质形成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和规范公司关联交易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利润操纵的
马克思科技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科技异化,即科技在资本非理性应用下呈现出异化的状态,成为反对和控制人的力量。科技异化在当代社会表现为科技对于自然的破坏及对人主体性的消解,使人陷入一种生存文化困境。基于马克思科技观视角思考,克服当代科技异化应立足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目标,实现科技向人性化、人文化和人道化的归复,促进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引领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鼓励青年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参与。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不仅是个体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社会持续发展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保障。而素养的培育是学生在体验中内化的结果,是学生对
以主流党报媒体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从报道2022年全国两会的角度与方式分析党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传播特点与话语和内容表达,探究强化党报在自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持影响力、提高传播力与维持话语权。
基于高校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养成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上高度契合,提出“融工匠精神的劳动教育”概念,力图从二者统一的逻辑视角审视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属性和应然表征。进而追问“工匠精神的劳动教育”的内在契合性、育人创新性和时代选择性的价值所在;给出了融高尚匠魂的劳动素养的思政育人、融专业匠心的专劳融合的课程育人、融精湛匠能的劳模示范的实践育人、融工匠氛围的劳动文化的环境育人的“四融”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