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意义重大。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中得到充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课堂;实验;微课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化学课堂上,是教育现代化中广大化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志向。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俗易懂。例如,离子键的定义较抽象且枯燥,可制作多媒体动画展示离子键的成键微粒的结构特点和成键的本质,巩固定义的内涵及延伸。
[多媒体播放]钠和氯气的反应视频。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设问]从现象上看我们知道金属钠与氯气发生了剧烈反应,那为什么它们可以发生反应呢?现在我们从微观来分析该反应是什么反应的?
[多媒体展示]请学生写出Na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容易怎么变化?
[学生活动]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
[多媒体展示动画]氯化钠中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问题一:离子键的成键粒子是什么?
问题二:钠原子和氯原子如何达到稳定结构?
问题三: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有吸引力吗?
将问题直观化,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听得清、弄得懂、看得到、问得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整合课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能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能很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部分课程可以完全走进电脑室,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材的更好解读。如苏教版必修2专题2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可以设计带学生进电脑室,每人一台电脑,教师可用信息软件控制全部电脑,也可通过电脑分配任务给学生,又可把电脑的支配权给学生,亦可实现一对多,也可实现一对一,本节课可让学生当场通过因特网查阅国内外有关太阳能利用研究的最新资料,从而让学生了解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学生还可以通过上网查到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在合作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
[投影]世界能源消耗情况视频。
[问题情境]如何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
[学生活动]查阅资料:太阳能的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途径。
[举例]光合作用:在太阳能作用下,植物体内叶绿素把水、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进而生成淀粉、纤维素。
[学生活动]生物质能的利用。
[总结]太阳能的优点;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课化学课堂
随着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广,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教学环节而展开的过程。适当的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让后进生对课堂不懂的地方回放视频,让一些缺席课堂的学生有机会能补上当天的课程。微课教学不仅适用于新课程,也适用于一些专题题目解决,如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内容多,学生又难理解,就可做些微课辅助学生课后解题。这样使课程更高效,所以,提倡微课教学很有意义。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但是现实中也有一些实验是学校目前没有能力完成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牢记实验过程并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工业制取硫酸为例,可设计如下:
[投影]工业制取硫酸的视频。
[思考]3个设备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请写出各个设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用浓硫酸来吸收SO3?
[板书]硫酸的工业制取。
二氧化硫的制取(沸腾炉)。
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
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吸收塔)。
硫酸的制取在课堂上是无法实现的,通过视频,学生对制取硫酸的流程有了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利用已学知识来实现工业生产、生活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感悟到化学来源于化学,化学又服务于生活。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模式是多样化的,化学教师应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教学,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齐群.浅谈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J].化学教学,2003(6).
[2]李美强.用信息技术打造学生主体性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3).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课堂;实验;微课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化学课堂上,是教育现代化中广大化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志向。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俗易懂。例如,离子键的定义较抽象且枯燥,可制作多媒体动画展示离子键的成键微粒的结构特点和成键的本质,巩固定义的内涵及延伸。
[多媒体播放]钠和氯气的反应视频。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设问]从现象上看我们知道金属钠与氯气发生了剧烈反应,那为什么它们可以发生反应呢?现在我们从微观来分析该反应是什么反应的?
[多媒体展示]请学生写出Na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容易怎么变化?
[学生活动]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
[多媒体展示动画]氯化钠中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问题一:离子键的成键粒子是什么?
问题二:钠原子和氯原子如何达到稳定结构?
问题三: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有吸引力吗?
将问题直观化,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听得清、弄得懂、看得到、问得出。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整合课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能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能很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部分课程可以完全走进电脑室,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材的更好解读。如苏教版必修2专题2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可以设计带学生进电脑室,每人一台电脑,教师可用信息软件控制全部电脑,也可通过电脑分配任务给学生,又可把电脑的支配权给学生,亦可实现一对多,也可实现一对一,本节课可让学生当场通过因特网查阅国内外有关太阳能利用研究的最新资料,从而让学生了解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学生还可以通过上网查到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在合作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
[投影]世界能源消耗情况视频。
[问题情境]如何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
[学生活动]查阅资料:太阳能的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途径。
[举例]光合作用:在太阳能作用下,植物体内叶绿素把水、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进而生成淀粉、纤维素。
[学生活动]生物质能的利用。
[总结]太阳能的优点;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课化学课堂
随着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广,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教学环节而展开的过程。适当的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让后进生对课堂不懂的地方回放视频,让一些缺席课堂的学生有机会能补上当天的课程。微课教学不仅适用于新课程,也适用于一些专题题目解决,如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内容多,学生又难理解,就可做些微课辅助学生课后解题。这样使课程更高效,所以,提倡微课教学很有意义。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但是现实中也有一些实验是学校目前没有能力完成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牢记实验过程并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工业制取硫酸为例,可设计如下:
[投影]工业制取硫酸的视频。
[思考]3个设备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请写出各个设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用浓硫酸来吸收SO3?
[板书]硫酸的工业制取。
二氧化硫的制取(沸腾炉)。
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
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吸收塔)。
硫酸的制取在课堂上是无法实现的,通过视频,学生对制取硫酸的流程有了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利用已学知识来实现工业生产、生活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感悟到化学来源于化学,化学又服务于生活。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课堂模式是多样化的,化学教师应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化学教学,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齐群.浅谈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J].化学教学,2003(6).
[2]李美强.用信息技术打造学生主体性课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