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破窗理论构建高校英语和谐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908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更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课堂教学环境。本文以“高校英语和谐课堂”为中心议题,基于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 Theory),围绕如何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而进行的一次高校课堂管理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破窗理论 高校英语 和谐课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几乎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本科及二级学院的扩招,使得本科层次的新生数量急剧增加。当代大学生(主要指八十年代后的新一代学生群体)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比以往的大学生更加成熟,而且有着鲜明的个性化标志。但在他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此外,对于大学的学习环境、授课方式、学习方法和所学专业的不适应,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面临更多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更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课堂教学环境。我校的英语实行分级式小班教学,教学时间贯穿大一、大二两年。英语课堂将不同班级的学生聚在一起,面临着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的挑战的同时,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学业和德育均“有所得”也就成了众多教师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直在科研及教学改革方面孜孜以求的我们得到了启发,何不以“高校英语和谐课堂”为中心议题,发动一次基于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 Theory),围绕如何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而进行的高校课堂管理实证研究的革新呢?
  
  一、破窗理论的提出及内容
  
  犯罪学家凯琳和政治家威尔逊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博士的实验为基础,于1982年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一块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甚至会把所有的窗户打烂。久而久之,这栋由无玻璃、破窗户组成的建筑就会变得破烂不堪,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其最终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繁衍。
  “破窗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从而必须建立有效的防范管理机制。因此在“破窗理论”提出后,不仅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而且在学校管理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破窗理论指导高校英语和谐课堂构建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由于“破窗理论”自身的提出就是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且根据神经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理论,由众多学者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理论,因此具有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破窗理论”自身的优点体现了其指导高校英语和谐课堂的可能性和优越性。首先,“破窗理论”是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不是某种零敲碎打的理论假设,更不是没有坚实理论依据的猜想。目前,有关“破窗理论”的研究著作已有很多,它们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构筑起“破窗理论”的理论大厦。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可以保证教学研究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使其更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破窗理论”与我国所推行的“和谐社会”理念非常吻合。“破窗理论”虽是舶来品,但却很容易本土化,这一点就保证了该理论指导高校英语和谐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市场。再次,“破窗理论”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了其在构建高校英语和谐课堂中实践的可能性。再好的理论若是不能充分利用或是实际操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破窗理论”的实践性极强,因此只要将其具体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它就能真正发挥
  作用。
  
  三、破窗理论指导高校英语和谐课堂构建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英语教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相对脆弱,哪怕一个普通的课堂现象或是某事的处理决定都可能影响其今后的一生,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进行每一项教育措施时都必须非常慎重。教师应时刻以“爱学生”为准则,以“赏识教育”为指向,始终要以最终使学生更加健康成长为目标,进而体现教育的本质,从而顺利构建和谐课堂。
  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破窗理论”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并在应用过程中,将其本土化、具体化。同时应根据“和谐社会”的深层含义来定义“和谐课堂”,将二者紧密结合。“和谐课堂”应是师生关系融洽,有效沟通加强。课堂气氛活跃而生动,学生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团队理念和合作精神,大家和睦相处,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在英语学习得以提高的同时,在德育方面也能有所收获。
  其次,根据“破窗理论”的实施细则设计应有的课堂活动,作为构建高校英语和谐课堂的一个主要实施方案。同时辅助其他调研方法和实证研究步骤。积极拓展破窗理论的外延和内涵,以求得理论、实践双发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七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调查问卷、档案袋建立、观察法、访谈法、英语测试和统计分析法等。其中,为了使高校英语和谐课堂的构建能得以顺利进行,教师还可以使用任务教学法、多元智能理论、合作教学法、心理测验等多种教学法作为辅助。
  再次,在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把握住破窗理论的“暗示”作用。这种“暗示”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不容忽视的。如:当班级出现了“破窗”现象时,就对其他学生有一种“暗示”。如若不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补窗”,其他学生就会出现一种纵容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净化课堂环境、增强教师的号召力和加强学生彼此的凝聚力也就成了泡影。另一方面,由于该理论的可逆性,它还强调从内在的心灵育人。例如:在课堂建设和班级管理中有一种柔性管理原理,强调教师通过自身品行等魅力,对学生自觉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教师应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重新阐述在课堂建设中的“和谐”。“和”乃“和而不同”。“谐”乃“协调而个性突出”。因此,在此次具体运用中,教师应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不应为了“和谐”而“和谐”,更不要抹杀学生的天性和个性。
  事实上,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这段经历就是他们正式步入社会的前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导让学生在毕业后迅速地适应现代社会,学会待人接物,与社会、与他人共同而协调的发展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基于“破窗理论”构建“高校英语和谐课堂”就具有了更广泛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和应用、推广的价值。它不但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的课堂建设中,乃至于高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班级这个“小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使其更快地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同时还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侯识河.不可忽视的“破窗理论”[J].湖南教育,2006,(4).
  [2]蒋震远.“破窗理论”的运用[J].山东教育,2003,(3).
  [3]王金梅.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高等农业教育,1998,(10).
  [4]王轶.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1).
  [5]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汉、日、英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汉、日、英人称指示语。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外,其所指和用法有时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似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本文探讨了汉、日、英人称指示语语用功能异同。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 人称代词 语用功能    一、引言    指示语是语用学
摘 要:本文主要归纳了形容词作后置定语的情况以及某些形容词后置时发生的意思变化。  关键词:形容词 后置定语    形容词在句中作名词的修饰语时,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称为“前置定语”(pre-modifier),但有时也可以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称为“后置定语”(post-modifier)。哪些形容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后置,后置以后形容词本身的意思有无变化,可以后置的形容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前
会议
会议
会议
摘 要: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是一门专业课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应该与日新月异的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并且应突出其在本专业教学以及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所能发挥的作用。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能更好地进行施教?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英语和专业技术充分结合,有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的学习?作者通过对目前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就如何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
摘 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期待,所以对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被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弊端。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    1. 引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