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器的守护神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空军正加紧寻求保护美航天器的方法,在高层领导的心中,那不再是所谓“太空控制”任务是否有必要的问题,而是多快能实现的问题。美空军领导已制定了一个提高美空军在任何时候对太空所发生一切的感知能力的近期目标,那将使美空军知道航天器是否真正遭到攻击。与此同时,美空军计划部署太空攻防系统来保护美卫星不受敌攻击,同时又能摧毁敌方卫星。
  美空军领导人已采取措施增强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目前军方对太空依赖程度有增无减。
  除军方外,美国依赖天基系统提供高速数据、语言通讯、导航、气象数据和其他服务。这些系统代表数千亿美元的投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的国家系统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太空情境意识
  
  美国非常注重改进其太空系统的薄弱环节,首先集中提高太空情境意识。
  美空军航天司令部跟踪并密切监视现役与退役卫星、小行星及废推进器等物体,一方面防止它们与航天器相撞,另一方面防止从中出现威胁美航天器的物体。美空军目前主要依赖由望远镜和雷达组成的、统称为太空监视网的地基传感器来跟踪这些物体。这些望远镜能提供大约800千米这一低地球轨道物体的清晰图像,但对于36000千米这一地球同步轨道的物体却无能为力,同时它们还受气象限制。被称作“海军栅栏”的巨大雷达综合装置能发现同步轨道区域内0.3米的物体,然而如同其它雷达一样不能提供视觉数据。地基传感器的另一个缺点就是看不清暂时脱离视野的物体,这就造成信息的漏洞。
  


  美空军打算采取三种不同方法来提高太空情境意识。一是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即用“光学眼”盯住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物体的轨道望远镜,它能提供远胜于以往的清晰图像。该系统不受气象或其它地基系统那样的限制,并能发现我们预料不到的太空活动。该系统虽处于起步阶段,但经过改进,将使美空军真正具备识别那些太空物体的能力。现在,美空军对于许多物体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天体表号数。二是轨道深空成像装置,这也是一个望远镜系统,但实际是一个“漂流物”,它将连续环绕地球同步轨道区域运行,并对感兴趣的美国或外国的物体进行拍摄。三是快速攻击识别、探测与报告系统,它能帮助区别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攻击。该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航天器,而是一项开发用于识别攻击卫星的“决策”工具的计划。它将与现有或在研卫星相结合,提供卫星控制员拥有数据以外的人工情报信息。
  
  


  保护措施
  
  美空军不仅越来越了解轨道上正在发生的一切,而且正为卫星和地面系统提供实际保护。军事卫星通讯系统非常重要,该系统的许多卫星已采取“加固措施”来防备电磁脉冲和其它反卫星频段,同时,计划将所有新卫星都经过一系列评估,以确定其重要性、易遭攻击性以及被毁后的影响。这为确定是增加卫星防御厚度还是采取其它自卫措施提供了依据。
  天基雷达是向部队提供作战信息的重要传感器,因此易受到攻击。美空军在计划部署该雷达时,询问各种可选择方案,包括操作程序和不同轨道,认为天基雷达部署在中地球轨道比较安全,因为该轨道处于许多目前能发射火箭的国家的射程之外。然而,将天基雷达部署在这个高度需要更大功率和更大尺寸天线才能确保清晰度。较好的选择应该是将更多天基雷达置于低地球轨道,同时采取某些防御措施。
  
  


  进攻性策略
  
  对美空军来说,阻止对手进入太空领域已成为实现国防部转型目标所需的关键能力。美空军在2004年2月发表的转型飞行计划中列举了两个旨在夺取太空优势的进攻性反太空计划:一是反通讯系统,即切断敌卫星通讯的近期地基机动系统,该系统目前已开始部署。二是反监视与侦察系统,即扰乱和削弱敌天基监视与侦察系统的近期地基机动系统,该系统的目标是在2009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美军方预计未来15~20年其太空系统将受到更严重的威胁,由此提出“护卫卫星”的概念:将“护卫卫星”置于重要情报监视侦察卫星的附近待命,由地面指挥其拦截任何设法接近卫星的危险飞行器。“护卫卫星”可以是用整个卫星与攻击目标相撞的“杀伤飞行器”,也可以是向攻击物体发射拦截火箭或破坏性激光束的“太空战车”。
  2004年4月中旬,美空军发现一颗多年前发射现在没有使用的、正处于休眠状态的国防气象卫星碎成6块,这件事充分说明了提高太空情境意识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6月14日,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美国航宇局航天员约翰·菲利普斯通过卫星参加了美国参议院科学委员会航天航空分委员会的听证会,从而成为第一位在太空参加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航天员。对大多数国会议员来说,这也是他们首次有机会与“太空客”直接对话。当天菲利普斯在国际空间站上回答了委员们提出的有关太空生活和工作的问题,重点是国际空间站为准备未来长期载人飞行发挥的作用。另外两名曾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过的美国航天员亲
期刊
2005年6月1日~4日,2005年度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特约通讯员会在烟台召开。  此次会议总结了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明确了太空探索杂志社与各理事单位特约通讯员的职能,制定了2005~2006年的工作计划。各理事单位的特约通讯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表示要尽心尽力,进一步加强与杂志社的联系,全力支持、合作办好《太空探索》杂志,促进航天科普工作的发展。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
期刊
冻结的一瞬时光    5月19日,美航宇局的火星漫游车勇气号得到了这张令人倾倒的照片,拍摄到太阳在火星的古谢夫撞击坑边缘落下的余晖。这张全景照相机的马赛克图片是在火星车的第489个火星日傍晚6:07拍摄的。勇气号被设定为在日落前向火星奥德赛轨道飞行器发送当日数据,并在此之后的短暂时间仍然保持工作。这张西方天空的全景图使用了全景照相机的750、530和430纳米波段的滤光片。这样就可以合成与人眼直观
期刊
苏联时期建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城,是世界上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的航天发射场。2005年6月2日,俄罗斯在这里举办了它建立50周年的庆祝活动。半个世纪中,从这里发射了约2500枚火箭,把3000多个航天器载入轨道,将130位航天员送上太空遨游,向世人展示了它航天发射的光辉历程。    草原上的明珠    拜科努尔原是哈萨克大草原上的一座农庄,后来在离它200千米的“荒凉一角”建
期刊
一个外柔内刚的老人,一个诙谐幽默的老人,一个宽厚仁慈的老人,一个历经挫折却永不言败的老人,一个功勋卓著却始终谦虚谨慎的老人,一个德高望重仍然不懈追求的老人。  虽然用这几句话不能概括他平凡而又曲折的一生,但这却是业内上上下下对他的评价和认可,他的高风亮节也一直为大家所称颂和敬仰,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航天导弹专家梁晋才院士。    加盟航天    梁晋才祖籍广东,1927年12月生于北京。他的家庭并不富
期刊
近日,陕西西安南郊。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台上,当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试车时间被定格在200秒时,在场的领导、专家和研制人员们都十分清楚这次成功具有多么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继年初考台试车成功后,这座堪称亚洲第一的试车台再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200秒试车时间虽转瞬即逝,但却浓缩了承担试验区建设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65所职工六年的心血。    过五关 为创一流    考台试
期刊
成功后的喜悦        飞行任务徽标            撞击器与轨道器分离        撞击器飞向彗星        接近彗星        冲刺        发射升空        艺术家笔下的坦普尔1号彗星        撞击点        撞击        喷射        撞击效果        轨道器观察撞击后的彗星        实验室中模拟的撞击效果图       
期刊
俄罗斯为伊朗造卫星    据伊朗媒体1月30日报道,俄罗斯将为伊朗建造一颗名为“金星”的通信卫星,合同价值1.32亿美元。该卫星具有数据处理、音频和视频传输功能,将在两年半后投入运营。伊朗的第一颗卫星预计今年4月份发射,将用于探测自然资源,控制电力和能源网络以及通信和灾害管理。(江山)    宇宙神3号火箭完成谢幕之作    2月3日,由美国洛马公司制造的最后一枚宇宙神3号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起
期刊
以色列将发射两颗军用卫星    由于2004年9月发射的地平线6卫星坠入地中海,以色列计划不久再发射两颗军用卫星。它们均由以军方研制。地平线6是一种先进的间谍卫星,原计划取代现役旧式卫星。(阳光)    日本研制小型间谍卫星    日本将从2005年财年起着手研制小型间谍卫星,以期提高卫星的机动能力,预计2010财年左右发射。日本媒体报道,此举表明日本希望提高其卫星拍摄朝鲜核设施照片的能力。  日
期刊
太阳光是有压力的    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