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华:在救死扶伤中砥砺前行

来源 :理财·市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曾经参加过战争轻伤不下火线,用一件秋衣抢救了四位战友的老兵;他是一位不愿给组织添麻烦自愿停薪留职,敢闯敢干带领军转南下行医的老党员和老军医;他是一位爱病人胜过爱自己,把医者仁心融入血脉的白求恩式军转干部——他就是何维华。
  难忘硝烟
  何维华出生在豫南大别山区,兄妹8人,他排行老大,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半个大字不识。因兄弟姐妹太多,家庭特别困难,父母的艰辛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中学毕业后他暗下决心:参军报国,为父母争光。
  1972年12月20日,天气晴朗,何维华和罗山籍1000多名新战士在县委大院门口集合待命。刚登上车,他的父亲和堂嫂从乡下赶来送行。临行前父亲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到部队后要听党的话、听首长的话,好好干。”说着说着,声音哽咽,热泪盈眶。眼看汽车快要启动了,堂嫂小心翼翼地从提篮里拿出了一件新秋衣,作为参军留念礼物送给他。直到现在他都记得很清楚,秋衣是淡黄色的,全棉圆领。堂嫂哽咽着说:“三弟呀,在部队当兵肯定很苦,冬天冷了就把这件秋衣穿上吧,也可挡点风寒。”何维华满怀参军报国的理想,怀揣着堂嫂送给的秋衣,来到了军营这所大学校,一段秋衣的故事终身难忘。
  1978年8月,何维华从武汉军区军医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医。而堂嫂送他的那件秋衣仍然没舍得穿,整整保存了6年!直到1979年2月17日,战争打响,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参战,此时此刻他才拿出了那件珍藏多年的秋衣穿到身上,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直到现在,战争的场景何维华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据他回忆,1979年3月3日,他作为野战医疗所的军医迅速投入到抢救伤员的战斗中,急救包很快用完了,白毛巾也很快用完了,在战场的恶劣环境下,找不到任何急救伤员所需的绷带,他突然想到身上穿的秋衣。一位战友右肘部受伤,伤口用盐水清洗消毒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地把心爱的秋衣下半部撕下一条,把战友的伤口包扎好。3天内他用这件秋衣救治了4名战友。
  战争期间,他右脚从脚心到脚背被越军埋设的竹扦贯穿,但轻伤不下火线,身上背着药箱和枪支,一手撑着木棍,一瘸一拐地跟随大部队行军作战救治伤员。1979年3月14日,他隨大部队回到了祖国,荣立三等战功一次。
  南下行医
  战争结束后,何维华又在原54军160师服役了11年,先后任营卫生所所长、师医院门诊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和医疗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多次立功受奖,1990年光荣退役。转业后,他回到老家信阳,夫妻俩都被安置到企业,他被安置到信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职工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妻子进了地运公司招待所。两口工资很低,加起来还不到200元,既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除掉日常开支所剩无几,生活十分艰辛。
  1990年10月至1995年3月,在职工医院做外科医生期间,他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以医院为家,创造性的开展了普通外科、骨外科等大中手术,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5年企业改制,妻子下岗,生活重担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不久,地运公司改为信运公司,公司医院效益不好,急需裁人,好多年迈的医护人员想留在医院,组织考虑他转业时间不长,又是主刀医生,想让他留下。转业没几年,刚稳定下来,他何尝不想留下啊!但看到许多同事不愿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停薪留职南下行医。大家都想留,他却主动要走,院长想不通,找他谈话,他说:“我是党员,受党培养多年,面对改革和裁员,应该为民解难,替党分忧。”
  同年3月南粤大地木棉花盛开,他却无心欣赏美景。乘着改革开放春风,首次来到这个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广东汕头市,想找份满意的工作很难,但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凭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本领,凭军人特有的血性和坚忍毅力,他从汕头市潮阳区贵屿医院外科主任做起,一干就是9年多,没有节假日,白天黑夜都在手术台和病房度过。曾记得为了病人,他三天三夜没合眼,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他最大的幸福。病人郭老汉,70多岁,以腹痛腹胀、呕吐、无大便、无肛门排气7天入院,当值班医生收入院后,经X光片诊断为肠梗阻,需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值班医生叫他术前会诊,他及时赶到病人面前,详细询问了病情,仔细做了体格检查,通过视、触、叩、听,他确诊病人是低位结肠梗阻。随即叫护士清洁灌肠,经灌肠后病人仍没有排出大便。他二话没说,戴上检查手套,用手将直肠内的干粪块一点一点抠出,抠出干粪块量足有一斤多,病人肠梗阻病状很快解除,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手术。遇到来看病的穷人,他总是自己垫钱帮人抓药。不到一年时间,他很快就在当地方圆百里小有名气。
  何维华下海行医9年多,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找他来看病的病人络绎不绝,收到的锦旗和镜框挂满了科室,为医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他决定离开贵屿医院时,当地群众含着感激的热泪为他送行。
  不忘初心
  何维华在潮阳区行医的9年时间里,为医院创造了许多第一,实现了医者仁心的价值追求。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是牵挂年迈的父母,思念老家的妻儿,每次回家探家时,看到父母和妻儿那不舍的眼神,看到家乡亲人看病难看病贵,小病拖成大病,他的心里总不是滋味。特别是2003年10月他的父亲去世,也没能尽孝送终,对他触动很大,他决定离开贵屿医院回老家创业。
  2004年8月,何维华带着无限留念离开了他曾经工作生活达9年多的贵屿医院回到了老家,在信阳市区租下了一套门面房,创办了“何维华诊所”。刚开始的时候,来看病的人并不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凭着精湛的医术,价廉质优的服务,诊所很快聚起了人气。十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手机24小时畅通,有了病人随叫随到。带病工作是常事,为老百姓解除了许多痛苦。
  2011年3月何维华关闭了诊所,又返聘回信运医院工作。因为他精通全科,医有专长,医德高尚,深受病人信任。他根据信阳地区是泌尿系统结石高发区的特点,在医院创办了体外碎石科,并负责外科工作。他每天准时上班,尽心尽力地为病人看病,几元钱的药能治好病的,他绝不开几十元的,能让病人跑一趟的绝不让病人跑第二趟,不需要检查的直接通过四步法检查做出诊断开出药方,总的原则就是花小钱看好病。他从不收取病人给的红包或礼品,每次他的科室前都是门庭若市。
  开设碎石科后,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不仅信阳地区的人知道,就连外地的病人也会不惜驱车几百公里过来找他看病。病人董先生,男,26岁,在郑州打工急患尿结石病,在郑州某医院体外碎石2次,肾绞痛并没有缓解。他通过精准定位,细致操作,40分钟即将结石震碎,肾绞痛立即缓解,病人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一年到头,电话总是不断,对待病人非常细心、耐心。他常说:“救人要紧,一刻不能耽误,救人的事得分秒必争啊!”他始终保持着军人冲锋的姿态,始终保持着医者仁心,始终坚守着心中那份圣洁,为医院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
  何维华行医46年来,经他抢救的生命无数,培养了很多独当一面的全科医生。他始终初心未改,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兵,在救死扶伤的路上砥砺前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探讨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
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好“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十三师党委按照兵团党委总体部署,通过严把“六道关口”,深入查摆问题、掏心窝子交心谈心、深刻进行自我剖析,确保专题民主
目的:探讨实施强化健康宣教在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模式,观察组采
自我建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全球化背景下,受中西双重文化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自我建构呈现新的特征。文章通过2×2×2的实验设计检验了消费者自我建
我国近些年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业,同时也淘汰了许多落后的行业,而行业与行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导致各行业间存在复杂交错的关系,而行业间的复杂交错也导致
目的:在耳鼻喉科的护理工作中,也在追求着更加完善的护理效果.现将耳鼻喉科日常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与帮助.方法:随机选取曾
目前,未成年人在校外接受安全自护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少年宫一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对未成年人实施安全自护教育的主体是这类公益性教育单位内的教师。笔者认为校外教师只有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提高自身认识与能力,才能切实提升安全自护教育的水平和实效。  一、职业自信与热情  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是维护生命安全这一最基本人权的教育,是关系无数家庭完满幸福的教育,更是关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千秋大计的教育。这是一项光荣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过的过程.”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写作教学的规定.一个人语文素养到底如何从一篇文
性生活不完美是一些人失眠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女性.当一个人正处于性欲旺盛时期而又长时间得不到宣泄时,神经系统便处于高度亢奋状态,焦虑不安、烦躁甚至无事找事,于是失眠便
当15岁的女儿说“我是双性恋”时,母亲陈女士大吃一惊!继而不胜忧虑.rn女儿是高一学生,170厘米的个头,不胖不瘦,惯常的打扮是:白衬衣扎深色领带,外套一件黑色短马甲,下穿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