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cs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作用定位,而且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行为.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首先,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高.每节课都要有数学活动,活动要为探究某个问题而设计.(1)教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探索规律(尽可能是因为规律是有层次的).(2)怎样把学生的探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暴露出来,这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3)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学生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直接的关系.(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讲究过程的调控,帮助指导学生.(5)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如教学方法和情感经验).活动应落实到知识点上.
  其次,“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传统的教学中,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根据教学大纲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必须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和范圍保质保量地进行授课,让人感觉是“教教材”.而新课程中赋予教师更大的权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和教学程序.比如,如果觉得课本的引导或问题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当地实际,教师可以改变问题情境,“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就是说,新课程给予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专家所说:“新课程标准中只规定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至于怎么教,采用怎样的方法教,由教师自己选择.”当然,教师所采取的方法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感觉是“用教材教”.
  再次,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1)感“亲”.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和活动过程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境由心造”.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处环境相近,是自己喜欢的、关心的,甚至是爱好的事情,就会感到一种亲切感,唤起心灵的认同,激发愉快感,自然地接受知识.对于课本中那些乏味的知识,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变成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问题,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乐”学.(2)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同一问题,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境的产生也就不同,那么就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趣味性材料(如故事、谜语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学内容的情境,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分步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学习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大问题逼近,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另外,教师要兼顾学习好、中、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堂课中都有所学、有所获.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使学生通过探索、经历、交流获取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猜一猜”的题目,让学生在“做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到图书馆去查询,到计算机房去浏览,到校园中去讨论和验证.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习数学和学习其他的学科知识一样,需要寻找出学习知识的思路.类比推理注重的是思路学习,通过合理的推理进行总结、类比来证明思路的过程,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判断成因、预测结果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推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应用类比推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类比推理是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推理模式之一,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了解,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将已知
期刊
8、甲、乙两人同时从4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28 m记作 28 m,则乙向北走54 m记为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摘要:数学是研究空间观念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的独特和不可替代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 理性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仅就是让学生去听听、练练,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也不是体现在学生能完成作业的简单层面,它含有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教师就要周密思考和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进行思考以及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苏教版教材中的“潜台词”入手,整体把握教材的设计思想,找到切入点,带领学生探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潜台词”的设计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潜台词”的设计与应用,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有
期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0、正有理数、负有理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1、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于生活存在的,物理也一样源于生活,并应该是服务于生活的.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化,这种意识应该深深根植于师生的头脑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物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验物理的生活化,感受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贴近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物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学科的专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流、生存的工具.而对智力残疾的学生来说,语言缺陷是影响他们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障碍.在我校智力障碍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几种现状:说话咬字含糊不清、无法正确表达;说话颠三倒四、语言啰嗦;默默无语.长期这样下去,他们头脑中对数的概念将十分模糊,势必在分析、计算的过程中连猜带蒙瞎写,形成恶性循环,以至越学越难学,严重影响智力补偿、智力发展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把好语言关
期刊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