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平程度的高低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不同角度理解教育公平的含义,便于建立衡量教育公平的指标。以各年6岁及6岁以上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人数为基础,计算2004—2012年的教育基尼系数,来衡量教育公平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教育公平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每年改善幅度不大。通过了解我国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的入学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分析我国教育公平得到改善和改善幅度不大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以求改善教育公平的现状。
关键词:教育公平;基尼系数;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211-03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平问题也日益显著。社会公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就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百年大计,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其在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最初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扩大教育规模,用以解决人们“有学上”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基本解决,而如何合理、科学、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成为了新的社会焦点。教育公平成为了人们新的诉求,为此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教育公平问题。至于教育公平程度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缓解,则需要对其进行测度。现如今针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测度方法主要有级差率、变异系数、麦克劳伦指数、基尼系数等。本文选取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程度的指标,对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做实证研究。
二、教育公平的含义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备受关注,社会各界对此各抒己见。关于教育公平的定义,社会各界表述不一。而持有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教育公平问题的成因复杂,是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对教育公平进行诠释。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水平,但对教育公平程度的影响不大,而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程度影响较大,所以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制约程度。从伦理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二是在某方面处于劣势的人,能够得到补偿。从历史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体现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就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法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问题属于人权范畴,教育公平体现在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以及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平等待遇的权利。
三、我国教育基尼系数的计算:2004—2012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的获取
以历年来6岁及6岁以上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人数为基础,计算2004—2012年历年来的教育基尼系数。选用毕业人数为数据基础,排除各级各类学历教育中学生辍学的因素,以毕业人数为准,计算教育基尼系数比较合适。6岁及6岁以上的人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人数,可以从中国统计局年度数据库中获得。按照受教育程度分为未上过学(含扫盲班)、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其中小学学历人数包括普通小学毕业人数和成人小学毕业人数;初中学历人数包括普通初中毕业人数和成人初中毕业人数;高中学历人数包括普通高中毕业人数、成人高中毕业人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人数;大学学历人数包括普通本专科毕业人数、成人本专科毕业人数、网络本专科毕业人数;研究生学历人数包括硕士毕业人数和博士毕业人数。各级各类学历毕业人数如表1。
(二)教育基尼系数的计算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基尼系数不是仅限于用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测量,还可以用于其他分配差异程度的分析研究。目前,教育基尼系数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衡量教育公平。
由表1知6岁及6岁以上全国受教育程度分为6个层次,用n表示;分别计算出各年以累积到第i类人口占该年6岁及6岁以上全国受教育总人数的百分比,用Wi表示,根据n、Wi计算出反映教育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G,G的计算采用张建华推荐的一种较为简易的公式计算,如公式(1)所示: G=1-
教育基尼系数G反映各年度各类人群教育公平程度,G值越低教育公平程度越高。按照公式(1),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4—2012年的中国教育系数,结果见表2。
(三)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分析:2004—2012
根据表2可以绘制出2004—2012年我国教育基尼系数趋势图,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在2004—2012年的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表2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基尼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降低,但是下降速度缓慢。说明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有所改善,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变化幅度趋于平缓。
教育基尼系数逐年降低,这是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合理科学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以求缓解教育公平问题。从各类教育阶段的入学率、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来看,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得到改善是有原因的。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入学率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如下表3所示,各阶段教育入学率数据来源于教育局公布的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各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从表3可看出,我国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的学生入学率逐年上升,這就保证了学生有均等的入学机会,使学生在教育起点上得到了公平对待。同时我国各阶段教育的入学率基本均等,说明各阶段教育的入学机会发展趋向于越来越公平。每年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都会在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以支持教育的发展。2004—2012年我国各个教育阶段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用逐年增多,说明每个学生在各阶段教育中得到的教育补助增多,有助于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学生可获得均等的入学机会和公平的教育机会,促使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得到了提高。我国2004—2012年三级教育的投入比重严重失衡,对初等教育的投入较少。理论上在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2004—2012年我国初、中、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在逐年缩小,但各阶段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过大。这可能是我国教育基尼系数增速缓慢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2004—2012年全国受教育程度及全国基尼系数的计算,可以看出,这9年间我国教育基尼系数逐年降低,但是下降速度缓慢,表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逐年改善,但是每年的改善幅度不大。后又了解了我国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的入学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可知每个学生在我国各阶段教育中,可获得均等的入学机会和公平的教育机会,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我国各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严重失衡,导致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改善幅度不大。当然影响教育公平问题改善幅度的因素很多,三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只是原因之一。
教育公平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教育公平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我国应从国民经济角度出发,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情况,从而削弱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程度的制约作用。社会高层更容易占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从本质上改善,即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情况,才能缓解教育公平问题。其次,合理科学地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根据各地区、不同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分配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现状。同时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最后,调整三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以求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匹配,保障教育的公平。从长远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依旧是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基础教育,改善高学历人才积压、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教育的公平,还能缓解就业问题,从各方面入手改善教育公平情况,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教育公平概念辨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2]曾晓洁.教育公平的定义考察及多向度分析[J].教育评论,2009,(05).
[3]崔盛.对于教育公平的度量[J].教育导刊,2007,(10).
[4]韩春梅.欧盟教育公平指标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5).
[5]孙阳,杨小微,徐冬青.中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之探讨[J].教育研究,2013,(10).
关键词:教育公平;基尼系数;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211-03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平问题也日益显著。社会公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就有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百年大计,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其在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最初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扩大教育规模,用以解决人们“有学上”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基本解决,而如何合理、科学、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成为了新的社会焦点。教育公平成为了人们新的诉求,为此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教育公平问题。至于教育公平程度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缓解,则需要对其进行测度。现如今针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测度方法主要有级差率、变异系数、麦克劳伦指数、基尼系数等。本文选取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程度的指标,对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做实证研究。
二、教育公平的含义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备受关注,社会各界对此各抒己见。关于教育公平的定义,社会各界表述不一。而持有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教育公平问题的成因复杂,是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对教育公平进行诠释。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水平,但对教育公平程度的影响不大,而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程度影响较大,所以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制约程度。从伦理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二是在某方面处于劣势的人,能够得到补偿。从历史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体现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就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法学角度来讲,教育公平问题属于人权范畴,教育公平体现在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以及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平等待遇的权利。
三、我国教育基尼系数的计算:2004—2012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的获取
以历年来6岁及6岁以上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人数为基础,计算2004—2012年历年来的教育基尼系数。选用毕业人数为数据基础,排除各级各类学历教育中学生辍学的因素,以毕业人数为准,计算教育基尼系数比较合适。6岁及6岁以上的人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毕业人数,可以从中国统计局年度数据库中获得。按照受教育程度分为未上过学(含扫盲班)、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其中小学学历人数包括普通小学毕业人数和成人小学毕业人数;初中学历人数包括普通初中毕业人数和成人初中毕业人数;高中学历人数包括普通高中毕业人数、成人高中毕业人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人数;大学学历人数包括普通本专科毕业人数、成人本专科毕业人数、网络本专科毕业人数;研究生学历人数包括硕士毕业人数和博士毕业人数。各级各类学历毕业人数如表1。
(二)教育基尼系数的计算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基尼系数不是仅限于用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测量,还可以用于其他分配差异程度的分析研究。目前,教育基尼系数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衡量教育公平。
由表1知6岁及6岁以上全国受教育程度分为6个层次,用n表示;分别计算出各年以累积到第i类人口占该年6岁及6岁以上全国受教育总人数的百分比,用Wi表示,根据n、Wi计算出反映教育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G,G的计算采用张建华推荐的一种较为简易的公式计算,如公式(1)所示: G=1-
教育基尼系数G反映各年度各类人群教育公平程度,G值越低教育公平程度越高。按照公式(1),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4—2012年的中国教育系数,结果见表2。
(三)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分析:2004—2012
根据表2可以绘制出2004—2012年我国教育基尼系数趋势图,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在2004—2012年的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表2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基尼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降低,但是下降速度缓慢。说明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有所改善,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变化幅度趋于平缓。
教育基尼系数逐年降低,这是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合理科学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以求缓解教育公平问题。从各类教育阶段的入学率、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来看,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得到改善是有原因的。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入学率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如下表3所示,各阶段教育入学率数据来源于教育局公布的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各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从表3可看出,我国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的学生入学率逐年上升,這就保证了学生有均等的入学机会,使学生在教育起点上得到了公平对待。同时我国各阶段教育的入学率基本均等,说明各阶段教育的入学机会发展趋向于越来越公平。每年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都会在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以支持教育的发展。2004—2012年我国各个教育阶段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用逐年增多,说明每个学生在各阶段教育中得到的教育补助增多,有助于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学生可获得均等的入学机会和公平的教育机会,促使2004—2012年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得到了提高。我国2004—2012年三级教育的投入比重严重失衡,对初等教育的投入较少。理论上在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2004—2012年我国初、中、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在逐年缩小,但各阶段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过大。这可能是我国教育基尼系数增速缓慢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2004—2012年全国受教育程度及全国基尼系数的计算,可以看出,这9年间我国教育基尼系数逐年降低,但是下降速度缓慢,表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逐年改善,但是每年的改善幅度不大。后又了解了我国2004—2012年各阶段教育的入学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可知每个学生在我国各阶段教育中,可获得均等的入学机会和公平的教育机会,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我国各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严重失衡,导致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改善幅度不大。当然影响教育公平问题改善幅度的因素很多,三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只是原因之一。
教育公平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教育公平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我国应从国民经济角度出发,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情况,从而削弱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程度的制约作用。社会高层更容易占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从本质上改善,即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情况,才能缓解教育公平问题。其次,合理科学地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根据各地区、不同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分配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现状。同时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最后,调整三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以求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匹配,保障教育的公平。从长远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依旧是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基础教育,改善高学历人才积压、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教育的公平,还能缓解就业问题,从各方面入手改善教育公平情况,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教育公平概念辨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2]曾晓洁.教育公平的定义考察及多向度分析[J].教育评论,2009,(05).
[3]崔盛.对于教育公平的度量[J].教育导刊,2007,(10).
[4]韩春梅.欧盟教育公平指标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5).
[5]孙阳,杨小微,徐冬青.中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之探讨[J].教育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