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益课程对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影响状况探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群体,其道德状况是社会精神面貌的反映,移情能力是道德情感的重要催化剂,对激发积极社会情感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60名参加公益课程学生移情能力的研究表明,参加公益课程能提高大学生移情能力,想象、个人忧伤、同情关心三个移情子维度前后测有显著性差异。可见,在高校推广公益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益课程;大学生;移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041-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groups that makes contribution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ir moral conditions reflect the social spirit. Empathy is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moral emotion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timulating positive social emo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participation in public-service courses on students' empathy. The research includes 60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participating in public-service courses can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mpathy. Also, imagination, personal sadness and empathetic concern, which are three sub-dimensions of empathy, show grea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service courses. Therefore, generalizing public-service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actice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words: public-service courses; college students; empathy
  一、概述
  近年,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物质文明腾飞,而精神文明步伐相对滞后;关爱他人、同理之心、乐于助人等道德情感不足,而冷漠麻木、我行我素之风见长。此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个人价值越发受到关注,而社会责任感却遭到忽视,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却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不足的窘境,高校时有发生伤害他人事件,这不禁让人思考,如何才能改善道德滑坡的现状?高等教育采取怎样的措施提高大学生道德行为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培养大学生同理、关心、体谅他人情感的移情能力实有必要。
  移情最早于1906年由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Lipps)提出,一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识别和感受,二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Hoffman,2000)。移情包含认知、情感两个层面,认知上强调对他人角色和情绪的感知,情感上基于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而产生与之相似的情感反应,二者彼此独立又互相渗透。可见,移情是一种与他人产生共鸣、一致性情绪情感体验的能力,有助于消除人际情感阻力,而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相融合地培养大学生的移情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情感,是提升道德情感能力的“催化剂”。已有关于移情的相关研究表明:参加志愿活动的大一学生移情水平比对照组高(Bess,2002);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移情水平高者表现出更多利他行为(何安明,2007;王栋钦,2013;付琪琳,2014),观点采择和同情关心对利他行为有正向影响,想象和个人忧伤的回归作用不显著(王栋钦,2013),此外当出现道德和利己的两难选择时,移情作用不显著;移情水平高的儿童身体和言语攻击性行为较少(Strayer&Roberts,2003)。综上可见已有研究表明移情对增强利他行为和降低攻击性行为有积极作用。
  汕头大学公益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校“立德树人”、“知行统一”育人模式的有益探索,五年来的实践表明它是培育学生公益精神和公民道德意识的有效尝试,对提升學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公益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作用的量化研究较少,暂无公益课程对大学生移情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实证研究考察量化考评公益课程对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影响状况,以探索提升大学生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公益课程对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假设
  参加公益课程能提升大学生移情能力,表现为:公益课程结束后大学生移情能力显著高于参加公益课程前。
  (二)研究对象
  60名参加《关爱智障儿童》公益课程的学生,学分制系统随机选课的方式产生。
  (三)研究方法
  对选课学生在参加《关爱智障儿童》公益课程前后用《人际反应指标问卷》对移情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发放问卷60份,回收率100%。
  1. 测量工具
  本研究用1987年吴静吉等人修订的《人际反应指标问卷》(中文版),该问卷是现今测量移情最广泛使用的工具,英文版为Davis于1980年编制的人际反应指标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问卷包括观点采择、想象、同情关心、个人忧伤四个维度共22题,观点采择指个体能站在他人角度对他人观点、想法、情绪体验的倾向,想象指对书刊、影视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行为和角色进行想象的倾向,同情关心指关心他人和受困者的情绪情感、行为而产生的怜悯之心,个人忧伤指在紧急环境中因他人状况由自我中心式思维而引起的自我感受和倾向,四个维度中观点采择(6、9、15、19、22题)和同情关心(1、2、7、11、14、16题)较多情感成分,想象(3、5、10、12、17、20题)和个人忧伤(4、8、13、18、21题)则认知成分更多。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1=不恰当、2=有点恰当、3=还算恰当、4=恰当、5=很恰当,其中2、5、10、11、14题为反向计分题。   2. 课程实施
  《关爱智障儿童》公益实践的实施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科学程序和规范,实施形式包括服务研习、培训、公益实践活动、心得分享、评估五个教学环节。
  (1)服务研习:学生根据选课主题了解帮扶对象特征。
  (2)培训:对选课学生进行服务——学习模式介绍、智障儿童特点、成因、沟通和关爱方法等展开培训,使学生对人与社会、智障儿童、自身使命等有先导认识,在本环节植入利他精神的培育。本部分共13学时。
  (3)公益实践活动:每个学期的四个周六在指导教师陪同下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前往实践基地:揭阳市榕城区智障儿童康复训练部,与智障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关爱与陪伴,本环节强化利他精神和行为的培育。本部分共32学时。
  (4)心得分享:实践结束后,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尚存不足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照课程预期学习成果,总结在责任培养、社会参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收获。本部分共3学时。
  (5)评估:实践结束后,教师、学生、实践单位三方联合评估,客观评估实践活动的效果及学生的移情能力。
  (四)数据处理
  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组前后测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五)研究结果
  从表1可见,参加公益课前后学生移情能力的想象、个人忧伤、同情关心三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观点采择差异不显著,即参加课程后,学生对书刊、影视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行为和角色进行想象的倾向性提高,关心他人和受困者的情绪情感、行为而产生的怜悯之心更强,在紧急环境中因他人状况由自我中心式思维而引起的自我感受和倾向更低,可能的原因是通过课程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给予了学生更强的自我幸福感。
  三、和谐社会视野中培育大学生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
  (一)公益、移情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构建和谐社会,不但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要促进人内心和谐。友善是公民道德规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帮助他人是友善品质的重要體现。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和公益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公益,是服务他人、自我成长的过程,让大学生在帮扶有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获得个人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的提升,形成包容、诚信、负责、关爱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形成高雅精神情怀,促进身心和谐。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公益服务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成为全社会共建精神文明的风向标,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实有裨益。
  移情是设身处地识别、感受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人际反应能力,有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增加利他行为,对消除人际阻力、激发对他人的同理之心有重要作用,是提升道德情感能力的“催化剂”。移情研究的目的是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从而更加热爱生活,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也反应了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从本文关于公益课程前后大学生移情能力三个维度(想象、个人忧伤、同情关心)的变化可见公益课程对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有正向作用,而移情能力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推广公益课程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移情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1. 高校推广公益课程
  本研究从量化的角度考察了公益课程对学生移情能力的影响,参加公益课后学生更能体察和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更能主动关心别人、对他人的困难和需要更有同理怜悯之心,更少关注在紧急环境中的自我中心思维。时代在不断发展,新时代呼唤公益精神,大学生作为社会前进与发展的生力军,其通过公益课程不仅能提升自身道德文化素养、自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通过群体向心力在大学生同伴群体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自觉向善,还能给需要帮助的社会困难弱势群体带来温暖、减少两极分化,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国内除了汕头大学把公益课程当成本科生必修课外,只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开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少数院校零星开设公益课程,大部分高校未将公益课程纳入本科生课程科目,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对公益教育和公益文化未达成共识。我们希望通过个别高校对公益课程的实践、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指引其他高校推广借鉴,这是未来高校践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
  2. 公益类学生社团专业化指导
  蔡映辉等(2012)通过对645名参加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的学生的育人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公益课程的育人效果整体上优于公益活动,这说明学生公益活动有必要进行课程化建设。但考虑到各高校在实施公益课程中可能面临的软硬件条件限制,因此,可在尚不具备开展公益课程的高校对公益活动、公益类学生社团进行专业化指导,提高参加公益活动学生的公益认知、升华公益情操、磨练公益意志、强化公益执行力。指导教师在指引公益活动、公益类社团中进行移情能力建设,促进大学生提高对他人情绪情感能力的识别与感受,减少人际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Martin L. Hoffman. 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4.
  [2]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54-156.
  [3]蔡映辉,周艳华.大学生公益活动与公益课程育人效果的实证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2,5:70-73.
  [4]王栋钦.情绪智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D].浙江大学,2013.
  [5]付琪琳.大学生移情能力、利他行为及其相关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10-15.
  [6]罗列,刘在军,刘佳.公益课程友善品质培养功能探析[J].高教学刊,2016(07):31-32.
  [7]刘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高教学刊,2017(07):191-192.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时代极大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也对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和回顾访谈调查分析了互联网+形势下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类型、频率,以及促使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15种关注策略,旨在为新形势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电子文本的阅读频率略高于纸质文本;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中的阅读策略存在明显差异;目的、标注、规划、调整和总结是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重要策略
期刊
摘 要:基于项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翻转课堂和项目式教学的优点,弥补双方的局限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和师生活动三个环节进行设计,制定相关策略,为其他实践性课程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字: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工程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继电保护综合实验为对象,依托工程实际,围绕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从实验目标、任务安排和教学方法等3个方面对实验进行了设计。使得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稳步提高。  关键词:复杂工程问题;继电保护综合实验;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基于极域电子教室支撑下的教学方式转变,以及对教师的新要求,提出要用系统观点和方法规划教学过程和操作流程,合理选用教学媒介,引导“学”与“做”的有效结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断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化;极域电子教室;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长期以来单一的通用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以CBI理论为指导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章以南京晓庄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为例,提出了应对跨学科英语课程要求下教师发展的途径,包括:增强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利用慕课和网络资源促进自主发展和教学;组建教学团队,形成发展合力;制度保障。  关键词:内容
期刊
摘 要:实验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课程考核必须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实验课程考核还存在考核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不全、考核评价主体局限等问题,需要对实验课程考核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研究以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喀什大学为例,在研究该专业学生实验课程考核模式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建
期刊
摘 要:高校基层学院学生工作对口部门多,工作内容纷繁、杂乱、零散,很多工作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不强。面对头绪繁多的具体工作,一线辅导员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能很好把握工作的轻重缓急,影响工作质量、实效和效率,不利于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工作实践基础上,利用合并同类项、归纳、演绎的方法,对繁杂的学生工作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整合和架构,形成了“树人”学生工作体系,构
期刊
摘 要: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所在高校整体专业结构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存在专业科类结构性的矛盾、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上应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基础學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普通专业和优特色专业等关系,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应加强能够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加快专业群和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以促进地
期刊
摘 要: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速度的变缓带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就业压力和挑战。文章基于地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促进地方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188-03  Abstrac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un
期刊
摘 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挑战,我国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台湾中原大学全人教育理念及相应教学改革,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应切实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聚焦全球视野、吸收先进经验,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  关键词:人才培养;中原大学;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006-03  Abstra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