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明确2017-2020年安徽省参试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情况.用人工喷雾接种和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用剪叶接菌方法测得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 表明:659个水稻品种中,48.10%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高感,表现为抗病的品种仅占1.06%,没有高抗品种.51.59%表现为感白叶枯病,其次为中感、中抗、抗、高感,没有高抗品种.籼稻的抗稻瘟病率(42.78%)大于粳稻(17.89%),籼稻的抗白叶枯病率(4.81%)小于粳稻(22.81%).参试品种抗稻瘟病率逐年下降,抗白叶枯病率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兼抗两病的品种占比为1.16%~3.07%,逐年上升.可见,参试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一般,籼稻和粳稻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年度间抗病率变化较大.
其他文献
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籽粒收割机和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开展玉米籽粒机收收获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探索不同类型收割机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收获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籽粒收获收割机的选择和玉米籽粒机收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根据试验取得的数据,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主要特征中稳住高、密度、穗粒数、单产分别对玉米籽粒破碎率、损失率、杂质率产生显著影响,收获前含水率对破碎率产生极显著影响,对损失率、杂质率影响不显著.3种类型收割机作业的收获前含水率与破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损失率、杂质率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破碎率存在极显著
了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扶沟县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豫东典型农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做了研究.结果 表明:(1)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认知水平较低,52.7%的农户完全不了解国家的宅基地政策、47.3%的农户部分了解;受访农户对宅基地认知存在较大误区,超过50%的农户认为宅基地能够买卖.(2)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仅有28.57%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不愿退出的主要原因为“习惯在这里居住”、“退出后
研究旨在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探讨碱性电解水(Alkaline electrolyzed water,BEW)对采后果蔬表面农残去除的调控方案,以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果蔬采后清洗加工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试验以市售无籽八月桔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抑制率法测定果蔬表面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选择BEW稀释比、浸泡时间、浸泡体积为自变量,以酶抑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去除有机磷农残的稀释比-浸泡时间-浸泡体积工艺参数,建立了处理后酶抑制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研究了每个自变量及其
研究旨在开展探究田间试验条件下铜陵市矿区附近镉重度污染农田土壤经石灰和有机物料修复后土壤镉形态的变化,为农田镉污染提供依据.通过水稻和小麦生长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生物炭、生物肥3种有机物料与石灰配施对稻麦轮作土壤中镉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石灰配合有机物料施用后,小麦季土壤酸碱度范围为pH 4.72~5.39,水稻季土壤为pH 6.30~7.25,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P<0.05),降幅分别为1.27%~14.71%和17.72%~33.22%,土壤镉的酸溶态等活性形态向残渣态转换,实现
旨在减少药用石斛产业化发展中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筛选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种质,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以湖北英山引种收集的13个药用石斛原生种质为试材,采用物候期观测、茎叶形态和花形态等生物学特性观测方法,同时进行生长适应性比较.结果 表明: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物候期不同,花期最早在3月底,多数集中在4-5月,最晚可到7-8月.不同种质间茎叶形态和花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高大型、普通型和小型3个类型.不同药用石斛种质的花瓣和唇瓣颜色主要在白色到黄绿色之间变化.花瓣质地以革质为主,少数为
印度梨形孢(Serendipita indica)是一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的根内生真菌.为了提高S.indica的生长速率,进一步优化S.indica培养基.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6种影响因子对S.indica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S.indica培养基进行精细优化.结果 表明,S.indica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1±4-2℃,最适pH为6.9±0.2,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aNO3,最佳无机盐为MgSO4·7H2O.应用RSM最终确定S.indica菌株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如下:MgSO
本研究分别从生产、消费、价格波动以及贸易等角度对云南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产业基础优势、区位商、产业集中度及专业化系数等多方面对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 表明,云南省肉羊产业区位商得分均在1以上,且表现为逐年增强的趋势;肉羊产业集中指数和专门化系数也均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主要结论:首先,云南省具有优越的肉羊养殖条件和稳定的羊肉消费市场;其次,区位商及其变化反映出云南省发展肉羊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在全国平均水平以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以及天然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来源广泛的特性.为充分理解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的4种作用机制:电荷作用、沉积作用、螯合作用和诱导作用,分析了影响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病原体、壳聚糖、使用条件及其他方面.同时,指出了目前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作用研究领域的问题:研究方法多样、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结论.建议通过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三维生物细胞模型以及采用统一研究方法或制定研究标准等措施来强化壳聚糖对植物病
为了探明唑虫酰胺用于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的可行性和合适剂量,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测定了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防治效果.2018年和2019年试验中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对小菜蛾药后7天防效达85.63%、89.17%和88.54%、91.34%,略高于或显著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13.5 g/hm2;该两处理对蚜虫药后7天的防效达79.67%、88.03%和83.28%、90.16%;而112.5 g/hm2处理2天对黄条跳甲成虫的防效为7
为了探究益蝽Picromerus lewisi对粘虫Mythimnaseperata的生防潜能,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益蝽5龄若虫对不同密度粘虫3~6龄幼虫的捕食量.结果 表明:益蝽5龄若虫对粘虫3~6龄幼虫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方程,其中日最大捕食量为3龄(24.390)>4龄(7.042)>5龄(6.061)>6龄(3.690);瞬时攻击率为3龄(1.303)>4龄(0.404)>5龄(0.581)>6龄(0.554);随着粘虫不同龄期密度的增加,益蝽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其中对3龄幼虫的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