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基于传播过程的五要素,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对《你达标了吗》这档电视节目进行深度解读,探析其成功之道,分析它给中国学校体育政策传播带来的启示。并认为该电视节目具有以下特征:传播者身份多元化、传播内容中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播共同作用、全媒体传播渠道联动推广、受众双重身份的融合等是该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它对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传播带来新的视角和启示:(1)学校体育政策传播应打破单一的传播平台,构建全媒体的传播通道,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2)学校体育政策制定者应构建多维传播内容。文本信息传播是基本、知识传播是保障。(3)学校体育政策传播者应设置政策相关的重点议题,引起关注与讨论,激发受众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你达标了吗》 青少年 CCTV-5 体育政策 传播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160-03
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就“青少年体育”议题提出了“强化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健身意识、倡导他们形成科学的、健康的健身生活理念,一些相关部门紧密联合,紧密、持续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青少年身体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2015年2月,教育部体艺卫司、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等三部门联合制作推出体育公益类电视节目《你达标了吗》。它是一档明星帮助体育未达标少年实现目标,开发身体潜能,从体能锻炼的过程中发掘内心力量与意志光辉的大型校园体育公益类电视节目,旨在宣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动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1 研究结果及分析
1.1 《你达标了吗》的传播特征分析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传播活动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著名的传播过程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s)。在今日新媒体、全媒体快速发展的传播环境中,“5W”除了揭示出传统的传播要素、传播关系外,更被赋予了更多的特色。文章将基于“5W 模式”的理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效果5个方面阐述《你达标了吗》的传播关系及传播特征。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
1.1.1 传播者:身份多元化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者,是指以主动发出讯息的方式作用于他人或机构。《你达标了吗》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的传播者不仅局限于电视节目制作者,而是呈现出传播者多元化的特点。传播者既包括节目制作方本身,也包括大众传播媒介,还包括广大的受众群体。
节目制作团队:《你达标了吗》是由教育部体艺卫司、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电视台三部门联合制作推出的。在节目正式播出前,节目制作方充分开展公关和宣传活动,如教育部体艺卫司的官方微信推介、CCTV-5频道的年度节目预告等。节目制作团队通过对该节目的前期宣传,使其在播出前就吸引了一定关注度。因此从这一角度,该节目的制作宣传团队是原始传播者。
大众传播媒介:《你达标了吗》在CCTV-5频道首播当天就引起了吸引了受众的高度关注,并引起了强烈反响。电视、网络、广播各大媒体的报道使更多的受众快速了解到这一节目,大众传播媒介是该节目运用的最直接的传播者。
受众: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新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传播中的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他们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你达标了吗》在微博、百度贴吧等社交网站上引发了受众的热烈讨论,具有“意见领袖”作用的体育专业人士及体育爱好者在讨论中发挥重要的多级传播媒介作用,从而引发了广大受众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强烈关注。
1.1.2 传播内容: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播共同作用
“内容为王”,节目内容的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你达标了吗》利用奥运冠军的明星效应,由李小鹏、李娜、鲍春来、王楠作为教练员,带领体能未达标的12名学生选手进行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旨在开发其身体潜能、锻炼其意志品质,最终实现体能达标。该节目由央视全程录制,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出10期节目在央视5频道进行播出。除了宣传手段等外在因素的推動外,该节目本身不仅注重体育信息传播,也重视与体育信息相关的知识传播,节目内容的高品质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节目的信息传播是传播内容的根基。通过对节目中奥运冠军教练员、夏令营营长、心理医生的词频分析,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加油”“坚持”“体质\体能”“训练”“达标”。节目中学生通过参与多种运动项目,锻炼其耐力、速度、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据此可以发现,该节目成功地诠释了节目制作的重要目的,即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传播。
节目的知识传播是传播内容的保障。知识含量越高,信息的说服力越强。《你达标了吗》节目过程中,通过教育部体艺卫司专家刘海元教授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的解读、运动领域专家张一民教授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概念的解读以及每次训练考核的旁白中对训练方法、训练环境、考核标准的解读等,将该节目的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播高度融合,成为该节目的亮点。面向受众系统地诠释了青少年体质锻炼的目的、知识与方法,有效推动了该节目的传播效果。
1.1.3 传播渠道:全媒体联动推广
传播渠道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连接起来的纽带,是传播内容的搬运者。《你达标了吗》在节目播出前,通過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央视推荐会等形式进行了前期宣传;节目播出时,节目制作方与央视网、新浪、百度、悠视网等知名门户网站合作,特别是通过《CCTV5你达标了吗》微博平台“裂变式”的传播,最大限度地传播节目相关信息。
该节目自2015年2月1日至2月12日在CCTV-5连续播出10期,根据央视-索福瑞统计的收视率显示,该节目播出第一天收视率0.29%,市场份额占1.54%[1],随后稳重有升。截至2015年2月12日,CCTV-5《你达标了吗》新浪微博平台被近6万人次关注,通过与粉丝(受众)的互动,掀起关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讨论的热潮。同时,央视网、暴风影音、悠视网等网络影音平台对该节目进行播出。 在传媒技术领域发生巨大变革,新媒体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你达标了吗》综合运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节目进行强势宣传,并通过与受众的及时地、充分地互动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这种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方式的成功运用为我国的体育公益类媒体节目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开拓了崭新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模式,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的顺利、高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4 受众:双重身份的融合
受众是传播者作用的对象,即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你达标了吗》的传播对象面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家长及体育专业人士。
该节目中的12名未达标的学生、冠军教练员等角色,既是节目的受众,又是节目的传播者。他们以自身行动,向广大青少年诠释了体能达标的过程及意义。该节目借助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覆盖了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大受众;通过建立紧密的传播关系,从认知和思想层面引起受众对青少年体质锻炼的改观,加深受众对青少年体育的深层理解,进而引发受众采取传播行动。广大受众又通过各自的人际关系群体进一步扩散传播内容,引发传播内容的多级传播,使得自媒体成为大众传播的有力补充。
1.1.5 传播效果:强调即时反馈,争取长期效果
《你達标了吗》通过新浪微博、贴吧论坛等双向互动性极强的传播媒介与节目受众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受众对该节目的评价与反馈。节目制作方通过反馈信息,进行问题解释,并追加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传播,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良性循环。
传播效果理论中的“涵化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也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大众传媒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将传播内容传达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社会观、现实观。同时,大众传媒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该理论还认为电视媒介在“教养”受众的过程中发挥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
传播效果理论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对事物的强调程度与受众对事物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并强调受众会因为大众媒介提供的议题而改变对该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并会对大众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你达标了吗》通过准确定位受众,扩大了受众数量;设置重点议题,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讨论;报道成功案例,激发了受众参与。并运用这些传播手段对受众产生长期的影响,以期起到宣传《国家体质锻炼标准》,促进青少年形成锻炼意识、积极参与锻炼的强效果。
2 《你达标了吗》对学校体育政策传播的启示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政策传播存在严重缺失。《你达标了吗》作为宣传体育政策的崭新形态,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成功。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政策的传播带来新的视角与启示。
(1)打破單一的传播平台,构建全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
以往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中,“政策传达”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体育政策主要通过多级的“组织传播”形式进行“由上而下”的传播,不能满足多层次受众(比如家长)的政策知情需求与参与需求。
通过全媒体联动的传播渠道,借助论坛、微博等平台的超强互动性,促进受众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参与。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及时制止负面舆情及政策谣言,形成民间正向舆论场,以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
(2)构建多维传播内容,文本信息传播是基本、知识传播是保障。
以往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中,体育政策传播主体只关注政策文本信息的传达,忽视关联的知识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对政策的报道缺少“把关人”,媒体与受众存在对学校体育政策的认知偏差。
通过构建多维传播内容,以文本、视频、体育娱乐节目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体育政策关联的知识传播。学校体育政策制定者既注重信息发布,又注重对体育政策的解读,增强政策的说服力。
(3)设置政策相关的重点议题,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讨论,激发受众的积极参与。
以往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中,教育部门作为政策制定者及传播主体逐级向下传递政策文件,经多级传播,政策的权威性及效力逐级减弱;政策实施者(学校校长、体育教学组长、体育教师)只是获知政策文本,并继续转发或复制,并未将政策规定的任务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具体体育目标;尽管政策实施机关(学校)再生产了政策文本,但并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去落实政策内容,以实现政策目标。
学校体育政策的传播主体可以通过讨论会、校际交流、政策知识竞赛等形式,设置政策相关的重点议题,提高受众对政策的关注程度,并采取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 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数据[Z].2015.
[2]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诊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丹尼斯·麦奎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杜涛.影响力的互动——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 季雪峰.广泛开展青少年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N].中国体育报,2015-03-30(001).
关键词:《你达标了吗》 青少年 CCTV-5 体育政策 传播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160-03
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就“青少年体育”议题提出了“强化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健身意识、倡导他们形成科学的、健康的健身生活理念,一些相关部门紧密联合,紧密、持续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青少年身体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2015年2月,教育部体艺卫司、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等三部门联合制作推出体育公益类电视节目《你达标了吗》。它是一档明星帮助体育未达标少年实现目标,开发身体潜能,从体能锻炼的过程中发掘内心力量与意志光辉的大型校园体育公益类电视节目,旨在宣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动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1 研究结果及分析
1.1 《你达标了吗》的传播特征分析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传播活动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著名的传播过程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s)。在今日新媒体、全媒体快速发展的传播环境中,“5W”除了揭示出传统的传播要素、传播关系外,更被赋予了更多的特色。文章将基于“5W 模式”的理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效果5个方面阐述《你达标了吗》的传播关系及传播特征。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
1.1.1 传播者:身份多元化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者,是指以主动发出讯息的方式作用于他人或机构。《你达标了吗》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的传播者不仅局限于电视节目制作者,而是呈现出传播者多元化的特点。传播者既包括节目制作方本身,也包括大众传播媒介,还包括广大的受众群体。
节目制作团队:《你达标了吗》是由教育部体艺卫司、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电视台三部门联合制作推出的。在节目正式播出前,节目制作方充分开展公关和宣传活动,如教育部体艺卫司的官方微信推介、CCTV-5频道的年度节目预告等。节目制作团队通过对该节目的前期宣传,使其在播出前就吸引了一定关注度。因此从这一角度,该节目的制作宣传团队是原始传播者。
大众传播媒介:《你达标了吗》在CCTV-5频道首播当天就引起了吸引了受众的高度关注,并引起了强烈反响。电视、网络、广播各大媒体的报道使更多的受众快速了解到这一节目,大众传播媒介是该节目运用的最直接的传播者。
受众: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新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传播中的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他们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你达标了吗》在微博、百度贴吧等社交网站上引发了受众的热烈讨论,具有“意见领袖”作用的体育专业人士及体育爱好者在讨论中发挥重要的多级传播媒介作用,从而引发了广大受众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强烈关注。
1.1.2 传播内容: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播共同作用
“内容为王”,节目内容的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你达标了吗》利用奥运冠军的明星效应,由李小鹏、李娜、鲍春来、王楠作为教练员,带领体能未达标的12名学生选手进行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旨在开发其身体潜能、锻炼其意志品质,最终实现体能达标。该节目由央视全程录制,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出10期节目在央视5频道进行播出。除了宣传手段等外在因素的推動外,该节目本身不仅注重体育信息传播,也重视与体育信息相关的知识传播,节目内容的高品质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节目的信息传播是传播内容的根基。通过对节目中奥运冠军教练员、夏令营营长、心理医生的词频分析,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加油”“坚持”“体质\体能”“训练”“达标”。节目中学生通过参与多种运动项目,锻炼其耐力、速度、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据此可以发现,该节目成功地诠释了节目制作的重要目的,即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传播。
节目的知识传播是传播内容的保障。知识含量越高,信息的说服力越强。《你达标了吗》节目过程中,通过教育部体艺卫司专家刘海元教授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的解读、运动领域专家张一民教授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概念的解读以及每次训练考核的旁白中对训练方法、训练环境、考核标准的解读等,将该节目的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播高度融合,成为该节目的亮点。面向受众系统地诠释了青少年体质锻炼的目的、知识与方法,有效推动了该节目的传播效果。
1.1.3 传播渠道:全媒体联动推广
传播渠道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连接起来的纽带,是传播内容的搬运者。《你达标了吗》在节目播出前,通過新浪官方微博和微信、央视推荐会等形式进行了前期宣传;节目播出时,节目制作方与央视网、新浪、百度、悠视网等知名门户网站合作,特别是通过《CCTV5你达标了吗》微博平台“裂变式”的传播,最大限度地传播节目相关信息。
该节目自2015年2月1日至2月12日在CCTV-5连续播出10期,根据央视-索福瑞统计的收视率显示,该节目播出第一天收视率0.29%,市场份额占1.54%[1],随后稳重有升。截至2015年2月12日,CCTV-5《你达标了吗》新浪微博平台被近6万人次关注,通过与粉丝(受众)的互动,掀起关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讨论的热潮。同时,央视网、暴风影音、悠视网等网络影音平台对该节目进行播出。 在传媒技术领域发生巨大变革,新媒体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你达标了吗》综合运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节目进行强势宣传,并通过与受众的及时地、充分地互动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这种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方式的成功运用为我国的体育公益类媒体节目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开拓了崭新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模式,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的顺利、高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4 受众:双重身份的融合
受众是传播者作用的对象,即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你达标了吗》的传播对象面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家长及体育专业人士。
该节目中的12名未达标的学生、冠军教练员等角色,既是节目的受众,又是节目的传播者。他们以自身行动,向广大青少年诠释了体能达标的过程及意义。该节目借助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覆盖了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大受众;通过建立紧密的传播关系,从认知和思想层面引起受众对青少年体质锻炼的改观,加深受众对青少年体育的深层理解,进而引发受众采取传播行动。广大受众又通过各自的人际关系群体进一步扩散传播内容,引发传播内容的多级传播,使得自媒体成为大众传播的有力补充。
1.1.5 传播效果:强调即时反馈,争取长期效果
《你達标了吗》通过新浪微博、贴吧论坛等双向互动性极强的传播媒介与节目受众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受众对该节目的评价与反馈。节目制作方通过反馈信息,进行问题解释,并追加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传播,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良性循环。
传播效果理论中的“涵化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也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大众传媒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将传播内容传达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社会观、现实观。同时,大众传媒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该理论还认为电视媒介在“教养”受众的过程中发挥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
传播效果理论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对事物的强调程度与受众对事物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并强调受众会因为大众媒介提供的议题而改变对该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并会对大众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你达标了吗》通过准确定位受众,扩大了受众数量;设置重点议题,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讨论;报道成功案例,激发了受众参与。并运用这些传播手段对受众产生长期的影响,以期起到宣传《国家体质锻炼标准》,促进青少年形成锻炼意识、积极参与锻炼的强效果。
2 《你达标了吗》对学校体育政策传播的启示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政策传播存在严重缺失。《你达标了吗》作为宣传体育政策的崭新形态,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成功。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政策的传播带来新的视角与启示。
(1)打破單一的传播平台,构建全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
以往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中,“政策传达”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体育政策主要通过多级的“组织传播”形式进行“由上而下”的传播,不能满足多层次受众(比如家长)的政策知情需求与参与需求。
通过全媒体联动的传播渠道,借助论坛、微博等平台的超强互动性,促进受众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参与。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及时制止负面舆情及政策谣言,形成民间正向舆论场,以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
(2)构建多维传播内容,文本信息传播是基本、知识传播是保障。
以往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中,体育政策传播主体只关注政策文本信息的传达,忽视关联的知识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对政策的报道缺少“把关人”,媒体与受众存在对学校体育政策的认知偏差。
通过构建多维传播内容,以文本、视频、体育娱乐节目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体育政策关联的知识传播。学校体育政策制定者既注重信息发布,又注重对体育政策的解读,增强政策的说服力。
(3)设置政策相关的重点议题,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讨论,激发受众的积极参与。
以往的学校体育政策传播中,教育部门作为政策制定者及传播主体逐级向下传递政策文件,经多级传播,政策的权威性及效力逐级减弱;政策实施者(学校校长、体育教学组长、体育教师)只是获知政策文本,并继续转发或复制,并未将政策规定的任务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具体体育目标;尽管政策实施机关(学校)再生产了政策文本,但并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去落实政策内容,以实现政策目标。
学校体育政策的传播主体可以通过讨论会、校际交流、政策知识竞赛等形式,设置政策相关的重点议题,提高受众对政策的关注程度,并采取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 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数据[Z].2015.
[2]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诊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丹尼斯·麦奎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杜涛.影响力的互动——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 季雪峰.广泛开展青少年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N].中国体育报,2015-03-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