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就像“月亮脸”,不断地“偷偷地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慢慢退出课堂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交流沟通的新情境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给力语文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巧用导语,创设情境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造最佳时机。它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它像一块磁石,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起来;它更像一道电石火花,能给孩子以智慧和启迪,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巧用导语,能巧妙地调动学习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初步领悟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巧设疑难,创设情境
有时,一个有思考价值或意蕴丰富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古诗,诗人于谦借制作石灰的艰辛过程及石灰的品质暗喻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在学生初步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可用下面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旨意:《石灰吟》是一首吟颂石灰的古诗。但它的插图画的却是一位老者昂首挺胸站在悬崖边,面对陡峭的山峰沉思,背后是一棵苍劲的古松。为什么图文不符?教师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如果学生看懂了这幅图,就能很好地体会诗的旨意。原来插图作者是根据诗的后两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含义来画的,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愿为民众的利益做出牺牲的精神和永留高洁品格的崇高追求。
三、巧用音像,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穿插音乐犹如“美酒配佳肴”,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课堂实效。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在欣赏优美动听音乐的同时,体会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同时,本节课在美好的音乐声中结束,令学生回味无穷,也为这节课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时。还可以选取生活中这样例子的视频,如“最美公交司机”、“最美消防员”等先进人物的视频资料,重现英雄形象,感悟英雄伟大的灵魂,激起学生无限的爱戴和敬佩之情,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四、品词读句,创设情境
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我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词读句,创设情境。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在品词想象、体验“被欺”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丑小鸭受欺负的词语。然后,又让学生看图,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咬丑小鸭的,公鸡是怎么啄它的,养鸭的小姑娘又是怎么讨厌它的。最后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这只可怜的丑小鸭,当你望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时,你会想些什么呢?通过教师的引导,读文品词——看图品词——读句想象,深深地拨动了学生内心的“琴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五、情境迁移,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中,运用相似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可以加强对文章内容的内心体验。相似的情境、相同的经历和感受,才会激发起相同的情感。如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在快要结束全文之际,可以穿插这样一个环节,“天下每一位母亲。虽然她们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但对子女的爱却是相同的,请同学们谈谈母亲对你的爱!”我想这个话题一旦抛出,学生的心中一定会翻江倒海,继而也一定有说不完的话,因为每一位学生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们对子女的爱又怎能用三言两语来表达?每一位学生自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又怎能离开母亲对他的爱,我相信,每位学生都一定感受到了来自母亲那浓浓的、真挚的爱!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回味了母爱,懂得了感恩,还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语文课堂运用“创设多种情境”教学艺术,创设新型课堂氛围,能有效地展开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认识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乐学、好学,从而给力语文课堂。
编辑 聂蕾
一、巧用导语,创设情境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中,为教学创造最佳时机。它像一座桥,架在理解课文内容与获得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它像一块磁石,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起来;它更像一道电石火花,能给孩子以智慧和启迪,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巧用导语,能巧妙地调动学习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初步领悟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巧设疑难,创设情境
有时,一个有思考价值或意蕴丰富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比如,《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古诗,诗人于谦借制作石灰的艰辛过程及石灰的品质暗喻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在学生初步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可用下面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旨意:《石灰吟》是一首吟颂石灰的古诗。但它的插图画的却是一位老者昂首挺胸站在悬崖边,面对陡峭的山峰沉思,背后是一棵苍劲的古松。为什么图文不符?教师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如果学生看懂了这幅图,就能很好地体会诗的旨意。原来插图作者是根据诗的后两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含义来画的,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愿为民众的利益做出牺牲的精神和永留高洁品格的崇高追求。
三、巧用音像,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穿插音乐犹如“美酒配佳肴”,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课堂实效。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在欣赏优美动听音乐的同时,体会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同时,本节课在美好的音乐声中结束,令学生回味无穷,也为这节课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时。还可以选取生活中这样例子的视频,如“最美公交司机”、“最美消防员”等先进人物的视频资料,重现英雄形象,感悟英雄伟大的灵魂,激起学生无限的爱戴和敬佩之情,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四、品词读句,创设情境
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我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词读句,创设情境。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在品词想象、体验“被欺”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丑小鸭受欺负的词语。然后,又让学生看图,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咬丑小鸭的,公鸡是怎么啄它的,养鸭的小姑娘又是怎么讨厌它的。最后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这只可怜的丑小鸭,当你望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在空中翩翩起舞时,你会想些什么呢?通过教师的引导,读文品词——看图品词——读句想象,深深地拨动了学生内心的“琴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五、情境迁移,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中,运用相似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可以加强对文章内容的内心体验。相似的情境、相同的经历和感受,才会激发起相同的情感。如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在快要结束全文之际,可以穿插这样一个环节,“天下每一位母亲。虽然她们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但对子女的爱却是相同的,请同学们谈谈母亲对你的爱!”我想这个话题一旦抛出,学生的心中一定会翻江倒海,继而也一定有说不完的话,因为每一位学生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们对子女的爱又怎能用三言两语来表达?每一位学生自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又怎能离开母亲对他的爱,我相信,每位学生都一定感受到了来自母亲那浓浓的、真挚的爱!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回味了母爱,懂得了感恩,还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语文课堂运用“创设多种情境”教学艺术,创设新型课堂氛围,能有效地展开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认识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乐学、好学,从而给力语文课堂。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