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廉洁楷模 两袖清风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im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同样,做一辈子的清官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古代就有一位为官数十年一尘不染、理财数载两袖清风的廉洁楷模,他就是东晋的吴隐之。吴隐之耿介自立,操行端正,清廉了一辈子。

出身贫寒 刚毅勇敢


  吴隐之的父亲是最下层的寒门士族。家中本来就不富裕,到吴隐之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死,家境就更加困难了,全靠哥哥吴坦之支撑,一家人常常以粗糙的豆类和咸菜充饥度日。贫苦的生活磨炼了吴隐之吃苦耐劳的品格,他少年老成,勤奋好学,孝顺母亲,敬重兄长,为人处事品行端正,从不贪图非分的财物。后来,母亲也去世了,吴隐之悲痛欲绝,感动得过路行人都为之落泪。吴隐之邻居韩康伯,官拜太常,韩康伯的母亲很是贤惠明达,被吴隐之的操行所感动,就对康伯说:“如果你以后承担了负责挑选官吏的工作,一定要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后来韩康伯当上吏部尚书后,立即举荐吴隐之担任了辅国功曹。
  吴隐之是个刚毅勇敢、敢于担当的人。他的哥哥吴坦之是豫州刺史袁真的功曹。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冬,据守寿春的袁真叛变,投降了前燕。两年后,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兵平定了叛乱,俘虏了叛乱首领袁真,许多人遭到了牵连,被以叛逆的罪名押送京师建康(今南京)斩首示众,吴坦之也在其中。吴隐之听到哥哥就要被斩首的消息后,向大司马桓温请求,自己愿意代替哥哥赴死。桓温被吴隐之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动,最终赦免了他哥哥。不久,吴隐之官拜奉朝请、尚书郎。


■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严管家人 自持不苟


  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吴隐之以奉朝请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聘请为卫将军主薄。这期间,吴隐之的女儿要出嫁,这在一般人家中也是件大事,何况是官宦人家。谢石知道他一向清贫,就派了自家的厨师带着物品去吴家帮助操办婚事。当厨师来到吴家时,发现家里很安静,根本看不出官宦人家嫁女的喜庆场面。原来吴隐之很简朴地把女儿的婚事办了,没收任何人的礼金,没办酒席。一次,吴隐之和妻子在湖畔观览风光,妻子乘兴把买来的一斤沉香给他看。吴隱之接过一看,嫌是奢侈之物,便随手抛入湖中。他就是这样对家人和子女言传身教的。
  不仅是对家人严管,对自己也是如此,寒冬腊月,吴隐之没有一床像样的新被,身上穿的衣服不仅破旧,而且没有替换的。妻子给他洗衣时,他经常披一块棉絮等待衣服晾干再穿,清贫俭朴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吴隐之每月领到俸禄后,除留下自己的口粮外,其余的资助贫苦的亲族,而自己一家的生活全靠妻子纺织供给。有时粮食缺乏了,就三餐改为两餐。

赋诗自励 坚定廉心


  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春,素有廉洁美名的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广州物产丰富,而且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是最发达富庶的地区。历任刺史几乎没有不贪渎成风、大发横财的,因此吏治风气很不正。朝廷也深知这种弊端,并想整治革除,而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吴隐之接到任命后,立即带家眷起程上路。
  在距广州20里外的石门有处泉水,人称贪泉。传说喝了贪泉水的人,就会变得贪得无厌。因此,路过此泉的人,为了标榜自己清白,宁肯忍着口干舌燥之苦,也不饮贪泉水。吴隐之途经此泉时,却感慨地说:“不被私欲驱使,心绪就不会错乱。过了岭南而丧失清白的人,我是知道其中原委的。”于是他一面酌泉而饮,一面赋诗咏怀:“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这首诗表达了他以伯夷、叔齐为自律榜样,不易节操的情怀。
  吴隐之上任后,非常注意自己的操行,平时饭菜没有酒肉,仅以咸菜和干鱼就餐。他手下有个小官知道吴隐之爱吃鱼,就经常进献去了骨刺的鱼,想讨好吴隐之,以利于升迁。当吴隐之发现此人动机不良后,不仅没有领情,还处罚和贬降了他。从此,再也没人敢向吴隐之送东西了,官府的行贿之风也有了收敛。由于吴隐之自身廉洁俭朴,又严于吏治,手下官属大都不敢搜敛骚扰百姓,素以贪渎闻名的岭南,吏治有了新的改观。
  为此,晋安帝特下书予以表彰:“吴隐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超过常人,俸禄分九族共享,俭朴过人。”称他本来处在可以发财的地域,却不改清操。恪守自律,革奢务俭,致使岭南腐败的吏治大为改观。因此给予嘉赏,进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谷千斛。

功成业就 清操不改


  吴隐之在广州当了两年多的刺史,回建康时还和南来赴任时一样,两袖清风而归。后来,吴隐之官拜度支尚书、太常等职。度支尚书是主管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要职,对一般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而吴隐之抱定不取非分之财的宗旨,尽管家徒四壁,家中以竹篷为屏风,座位上连张毡席都没有,他依然清节如故,从不染指经手的财物。吴隐之身居高位多年,却不贪恋权势,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因年迈申请辞官,得到准许。第二年,吴隐之死于家中,朝廷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吴隐之身居高官数十年,妻儿没有因为他的官职沾上任何好处,反而养成了廉洁自律的好门风。吴隐之以清廉节俭名垂青史,他的妻子也以贤德载入史册,儿孙则以廉慎孝悌闻名。
  吴隐之练就一生的廉政不坏之身,绝不是偶然的,他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持正不苟,廉洁勤政,以国家和百姓所需为己任,在自己从政的道路上走出了铁骨铮铮的历史回响,令今人钦佩。(资料来源:《天津日报》)


■ 吴隐之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盔甲厂胡同,特意去小时候的母校看看。令人欣慰的是,母校还在,只是校名由“盔甲厂小学”改为“北京汇文第一小学”,另外还有一块牌子:“大方家回民幼儿园站东分园”。后来才知道,几年前,盔甲厂小学并入汇文一小,成为其分校。清代书法家铁保在此居住  盔甲厂胡同是一条小胡同,知道的人不太多,但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元代,这一带是元大都南垣外护城河与通惠河之间的
期刊
“10年任期内,我最满意的是澳门的教育政策。”日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举行记者会总结10年施政工作时,应询如是表示。  崔世安指出,教育是长期系统工程,乃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基石,也是全面提升居民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澳门特区政府向来重视优先发展教育。  如今的澳门,市民从3岁至18岁均享有免费教育福利,高中学生升读大学率已经接近95%,全体就业居民中有近四成完成高等教育……这些让人羡慕的数字,如
期刊
12月11日一早,游客还没来,澳门官也街上的食肆后厨已开始忙碌。猪扒“滋”的一声滑进热油里,蛋液被搅拌器打得哒哒响,水蟹粥咕嘟咕嘟地吐着泡……  官也街,一条有味道的老街,满眼是葡萄牙风格的建筑。游走街头,你会闻到猪扒包的焦香、蛋挞的甜、水蟹粥的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的澳门,有很多美食老店。  澳门回归后,旅游业蓬勃发展,很多老店已经开始续写年轻一代的故事。他们是澳门“回家”后
期刊
很多人都有一些奇葩的小癖好,并且很难摆脱掉。有时癖好会成就一个人,有时癖好也会毁灭一个人,我们普通人如此,那么古人若是有了些小癖好,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蔡京:美食欲、囤积癖  提及北宋最佳吃货,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苏东坡,想起他的东坡肉、烤羊蝎、烤生蚝等等。于一个旷达乐观的人,美食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但于一个工于心计的人而言,他所热爱的美食,其制作工序也往往是繁多复杂,千奇百怪。  这个人就是北
期刊
台当局“驻日代表”谢长廷亲信、“卡神”杨蕙如涉嫌豢养网军带风向害死“大阪办事处处长”苏启诚,日前遭到检方起诉。“卡神案”让民进党网军议题连环爆,也让岛内政治人物常年养网军的“旧闻”再次浮出水面。台媒早就爆出柯文哲2014年当选台北市长,很大程度是依靠网军,因他长期培养PTT(台湾知名网络论坛)网军战队带风向,账号多达3000个,引发热议。  网军罔顾伦理道德,恶意带风向,为人所不齿。他们究竟其有何
期刊
2019年12月1日,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克勤被“双开”,通报直指其“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问题。  同一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第1起就是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委原书记苏树锋等人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力致使该区连续发生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吃喝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因“嘴上不慎”跌入陷阱。我们梳理了一些典型
期刊
12月的澳门阳光灿烂。半岛最高处松山山顶,东望洋灯塔像一位安详的老人,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洋船队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也见证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洋化碧波为通途,见证填海新区上公屋拔地而起……  时间回到1999年12月20日零点零分,五星红旗在澳门的夜空徐徐升起,离散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那一刻起,这个南海之滨的莲花小城便踏上了不断刷新纪录的发展快车道。◎ 每一步,都充满收获的喜悦  
期刊
“长久以来,心口一直压着块石头,挥之不去。如今终于能够放下包袱,重新出发!”近日,曾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的天津市东丽区原副区长李洪艳,提起市纪委监委对其开展的两次回访,感触颇深。  2017年8月,李洪艳作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因对大气污染防治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对原环境保护部督办问题未及时推动解决,被严肃问责。  自责、痛苦、消沉……作为一名市管干部,李洪
期刊
1999年12月20日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随着那一声激情澎湃的宣告,继香港之后,在外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游子澳门也回家了!自此,澳门走上了“一国两制”的康庄大道,开辟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1999—2019年。今年,澳门回归祖国20年。  澳门滴水入海,祖国拥子入怀。海浪吞吐历史烟云,阳光洒满锦绣大地。  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催人泪下的感动,是万众一心“回归精神”的
期刊
近年来,一些村庄发展得法、成绩斐然,各项工作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因之集各种荣誉于一身,百姓俗称为“明星村”。但是,记者走访部分这样的先进村发现,高光之下,“明星村”也有自己的烦恼,不止一位村支书向记者倾诉了他们当“盆景”的辛苦。  打造“明星村”,是要种一盆面子好看的“盆景”,还是耐心培植一片光彩长存的“风景”?“一难三多”心里苦  在一般人看来,“明星村”十分风光,村支书有资源、有门路,可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