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自评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自评是教师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可知,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如何内化评价的结果,都根源于教师的需要,只有满足各阶段教师的各层次需要,才能促进其自评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需要层次;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做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要有未满足的需要就能够影响行为,充当激励工具。所以,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如何内化评价的结果,都根源于更层次教师的需要。
一、基本概念
(一)教师自评
1.教师自评的定义
教师自评是相对于对教师评价中的“他评”而言的,指的教师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内容,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是一种教师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实施教师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教师自评的必要性
(1)教师自评是教师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为其他评价教师的体系,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是外部评价的基础,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诊断,鞭策教师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2)教师自评更尊重教师的劳动
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常常根据其特殊的感受和体验,采取一些独特的工作方法与方式。由于条件的限制,其意图与最终效果,可能会有一些出入,他们的想法与努力,外人从表面上有的能够理解或了解,有些却难以理解或了解,如果仅仅由外人根据表面现象对教师进行评价,则很容易忽视教师的工作意图和初衷,评价结论也就难以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和准确。而在自我评价中,教师可以充分阐述他们的觀点、看法和工作依据,详细分析自己的工作成效与设想、意图之间的矛盾,对自己的努力状况加以分析,从而既增加了评估信息的广泛性、真实性,又使评价结果对教师本人更具效用性,提高评价质量。
(3)教师自评归还了教师的话语权
在传统教师评价活动中,教师评价目的偏向于对教师的考核与评定、评价标准强调统一和量化必然导致评价实施中缺少真实的对话与交流。教师本人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听从他人评价结果的评判,所以我们呼吁让教师在教育评价中有说话的机会与给予教师在教育评价中跟他评的评价主体一样的平等地位,那就是关注教师自评。真正的以他评为手段,自评为目的。
(二)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1943年在其《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指出:“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类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做事情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人类的需要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若不能得到满足,则个体的生理机能将无法运转,如空气、水、食物、衣物等。
安全的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会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社交的需要也被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只能通过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
二、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自评的启示
(一)关注不同阶段教师个体的需要层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的需要是不同的。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正是由于需要的存在,才推动了人的行为的动机。要使评价工作收到成效,不仅要了解教师的需要,还要了解教师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的采取各项措施通过满足教师的需要来激发教师参与自评的积极性,是教师评价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有效性。
作为个体,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层次的主导需要,一般来说,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侧重于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可通过完善工资福利保障制度,满足教师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使教师在开展自我评价时无后顾之忧,能够较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展型的教师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所以应该通过深化职称改革,满足其尊重的需要,对于成熟型教师而言,主导需要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更有深度。
(二)教师自评的最高目的就是满足作为教师职业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自我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并且愈来愈多的人希望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别人承认和尊重等;自我完善的需要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一个人需要发挥他最大的潜能,做他适宜的工作,实现他的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教师自我评价经过不断地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激励,最终达到自我提高,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这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展示了自我,实现了自我,满足了自己求真、向上、创新的需要,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和自尊。另外,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直接责任者,教学过程的构思及每个细节的安排只有他本人最清楚,外来研究者对这些实际情况往往了解不深,很难提出能切入关键的问题。与外在的评价者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教学背景和教学对象,最知道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困难。没有人喜欢被质疑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时,没有人愿意让别人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判。因此,只有建立在教师自我评价基础之上的教师评价,才会是比较准确全面并切合实际,教师也才容易接受。
(三)创设良好的教师自评的外部环境,满足全体教师爱和归属的需要,使教师更胆大的参与自评
教师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既可能有过低的自我评价也可能有过高的评价或不完全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自评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人际交往的需要指教师对于外部环境心理依赖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需要在他人或群体的有效交往中寻求个体对群体的归属和互爱。和谐的人际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个体对于群体环境的心理需要。
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教师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气氛中会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能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这时更愿意主动诚实的汇报自己的评價结果。相反,如果在一种不平等、权利横行的环境下,教师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的评价只是徒劳。教师的心理复杂多样,结果反馈应灵活多样,既要有启发式的反馈,要求自我客观认识,达到自知之明,也要有讨论式的反馈,来转移过分关注总结果的注意力;既要有模糊的反馈淡化过于强调等级,也要考虑反馈的范围。可见,良好的评价环境也是影响教师自评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更有效,更好的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必须要合理分析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并提供条件使其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孙灯勇,王梅等.教师自评自主支持和班级目标结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4(10).
[3]计巧.我国高校教师自我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6.
[4]蔡敏,叶颖.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模式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5(08).
[5]蔡敏,贾翠雅.美国中小学教师自我评价SSA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2).
作者简介:
孙元元(198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关键词:需要层次;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做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要有未满足的需要就能够影响行为,充当激励工具。所以,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如何内化评价的结果,都根源于更层次教师的需要。
一、基本概念
(一)教师自评
1.教师自评的定义
教师自评是相对于对教师评价中的“他评”而言的,指的教师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内容,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是一种教师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实施教师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教师自评的必要性
(1)教师自评是教师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为其他评价教师的体系,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是外部评价的基础,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诊断,鞭策教师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2)教师自评更尊重教师的劳动
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常常根据其特殊的感受和体验,采取一些独特的工作方法与方式。由于条件的限制,其意图与最终效果,可能会有一些出入,他们的想法与努力,外人从表面上有的能够理解或了解,有些却难以理解或了解,如果仅仅由外人根据表面现象对教师进行评价,则很容易忽视教师的工作意图和初衷,评价结论也就难以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和准确。而在自我评价中,教师可以充分阐述他们的觀点、看法和工作依据,详细分析自己的工作成效与设想、意图之间的矛盾,对自己的努力状况加以分析,从而既增加了评估信息的广泛性、真实性,又使评价结果对教师本人更具效用性,提高评价质量。
(3)教师自评归还了教师的话语权
在传统教师评价活动中,教师评价目的偏向于对教师的考核与评定、评价标准强调统一和量化必然导致评价实施中缺少真实的对话与交流。教师本人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听从他人评价结果的评判,所以我们呼吁让教师在教育评价中有说话的机会与给予教师在教育评价中跟他评的评价主体一样的平等地位,那就是关注教师自评。真正的以他评为手段,自评为目的。
(二)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1943年在其《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指出:“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类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做事情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人类的需要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若不能得到满足,则个体的生理机能将无法运转,如空气、水、食物、衣物等。
安全的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安全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会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社交的需要也被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只能通过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
二、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自评的启示
(一)关注不同阶段教师个体的需要层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的需要是不同的。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正是由于需要的存在,才推动了人的行为的动机。要使评价工作收到成效,不仅要了解教师的需要,还要了解教师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的采取各项措施通过满足教师的需要来激发教师参与自评的积极性,是教师评价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有效性。
作为个体,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层次的主导需要,一般来说,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侧重于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可通过完善工资福利保障制度,满足教师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使教师在开展自我评价时无后顾之忧,能够较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展型的教师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所以应该通过深化职称改革,满足其尊重的需要,对于成熟型教师而言,主导需要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更有深度。
(二)教师自评的最高目的就是满足作为教师职业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自我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并且愈来愈多的人希望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别人承认和尊重等;自我完善的需要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一个人需要发挥他最大的潜能,做他适宜的工作,实现他的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教师自我评价经过不断地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激励,最终达到自我提高,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这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展示了自我,实现了自我,满足了自己求真、向上、创新的需要,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和自尊。另外,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直接责任者,教学过程的构思及每个细节的安排只有他本人最清楚,外来研究者对这些实际情况往往了解不深,很难提出能切入关键的问题。与外在的评价者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教学背景和教学对象,最知道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困难。没有人喜欢被质疑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时,没有人愿意让别人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判。因此,只有建立在教师自我评价基础之上的教师评价,才会是比较准确全面并切合实际,教师也才容易接受。
(三)创设良好的教师自评的外部环境,满足全体教师爱和归属的需要,使教师更胆大的参与自评
教师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既可能有过低的自我评价也可能有过高的评价或不完全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自评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人际交往的需要指教师对于外部环境心理依赖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需要在他人或群体的有效交往中寻求个体对群体的归属和互爱。和谐的人际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个体对于群体环境的心理需要。
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教师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气氛中会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能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这时更愿意主动诚实的汇报自己的评價结果。相反,如果在一种不平等、权利横行的环境下,教师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的评价只是徒劳。教师的心理复杂多样,结果反馈应灵活多样,既要有启发式的反馈,要求自我客观认识,达到自知之明,也要有讨论式的反馈,来转移过分关注总结果的注意力;既要有模糊的反馈淡化过于强调等级,也要考虑反馈的范围。可见,良好的评价环境也是影响教师自评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更有效,更好的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必须要合理分析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并提供条件使其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孙灯勇,王梅等.教师自评自主支持和班级目标结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4(10).
[3]计巧.我国高校教师自我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6.
[4]蔡敏,叶颖.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模式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5(08).
[5]蔡敏,贾翠雅.美国中小学教师自我评价SSA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02).
作者简介:
孙元元(1987—),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