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交恐惧症以过度恐惧、回避自己认为易受他人注视的场所以及担心他人的负性评价为特征,伴有许多植物神经症状,如脸红、出汗、心跳和类似惊恐发作时的颤抖。本案例应用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合理情绪疗法等综合咨询方案,对求助者的社交恐怖症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半年后,社交恐怖症状消失,能正常地人际交往和学习。
【关键词】社交恐怖;心理咨询治疗;RET与系统脱敏法
【中图号】B849【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1-0033-01
1一般资料
1.1人口学资料王某,女性,21岁,未婚,在读大三学生,父亲去世,母亲健在,无恋爱史。
1.2精神状态性格较内向,胆小敏感,言谈举止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
1.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低,经常出差错;不参加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社会交往很少,人际关系不良,与外界接触不良。
1.4心理测验结果①做SAS量表(标准分为60分),说明焦虑症状比较明显;②做SDS量表(标准分为46分),抑郁症状存在。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与人交往时紧张,害怕,自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1年多,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3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王某自己前来咨询,咨询师观察其着装整洁得体,与年龄和学生的身份很相称。谈话过程中,意识清晰,思维、逻辑有层次,有礼貌,频繁使用敬语;语速较慢,开始交谈时语音有颤抖,说话声音小。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人,更不敢与人对视,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并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脸红,甚至气促等。
4评估与诊断
4.1诊断结果社交恐怖症。
4.2诊断依据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和强烈的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②根据求助者紧张、不安、恐惧、心慌、出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持续时间较长,为1年多,已出现泛化及回避,已影响了社会功能,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4.3病因分析
4.3.1生物原因求助者,女性,21岁。
4.3.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亲去世后,使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把本该由父母承担的责任自己承担下来。母亲脾气不好,缺乏正确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自己以学习为中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4.3.3心理原因①在认知评价方面,存在不合理思维方式和观念,认为自己没考好就无颜见人,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关注。②在情绪方面,受紧张、恐惧困扰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形成恶性循环。③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不能成功与人沟通、交流,当被误解时不知所措,行为退缩。④在人格方面,自幼性格内向、自卑、胆小敏感、爱面子,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又屈服于权威。
5咨询目标的制定
5.1具体目标通过治疗改变求助者错误的认知,帮助她形成对自我的一个适当的评价,以消除恐惧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2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心理全面健康发展。能运用所学到的、建设性的应对方法和认知模式调适心理状态,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和问题。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方法与原理
6.1.1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最早的认知-行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之一,是由心理学家、哲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积极的、直接的、有心理教育作用的、充满哲学色彩的和多模型的认知行为疗法,所以这一疗法强调使用认知的、情绪的、想象的、行为的和系统的咨询与治疗技术。
6.1.2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建的,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基本方法:让求助者用松弛训练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练习,让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7咨询过程
7.1咨询阶段①诊断评估和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2次咨询;②心理帮助阶段:第3-8次;③结束与巩固阶段:第9~10次。
7.2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①诊断评估和咨询关系建立阶段,重点:收集信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调节求助者紧张和恐惧情绪。②心理帮助阶段。
7.3结束与巩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强化求助者的正性行为,继续巩固已有的疗效,并做好结束准备。求助者在最后一次咨询时称:“睡眠已明显改善,也能和同学、老师一起沟通,虽仍会感到紧张,但程度轻多了,并且能通过深呼吸来调整。对自己也有了正确的认识,觉得别人对自己还是肯定的。
8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自我评估王某反映,她也能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差错率降低,已达到预期的目标。
8.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了解到求助者已经能与人正常交往,不再出现回避行为,性格也比过去开朗多了。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9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关键词】社交恐怖;心理咨询治疗;RET与系统脱敏法
【中图号】B849【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1-0033-01
1一般资料
1.1人口学资料王某,女性,21岁,未婚,在读大三学生,父亲去世,母亲健在,无恋爱史。
1.2精神状态性格较内向,胆小敏感,言谈举止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
1.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低,经常出差错;不参加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社会交往很少,人际关系不良,与外界接触不良。
1.4心理测验结果①做SAS量表(标准分为60分),说明焦虑症状比较明显;②做SDS量表(标准分为46分),抑郁症状存在。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与人交往时紧张,害怕,自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1年多,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3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王某自己前来咨询,咨询师观察其着装整洁得体,与年龄和学生的身份很相称。谈话过程中,意识清晰,思维、逻辑有层次,有礼貌,频繁使用敬语;语速较慢,开始交谈时语音有颤抖,说话声音小。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人,更不敢与人对视,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并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脸红,甚至气促等。
4评估与诊断
4.1诊断结果社交恐怖症。
4.2诊断依据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和强烈的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②根据求助者紧张、不安、恐惧、心慌、出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持续时间较长,为1年多,已出现泛化及回避,已影响了社会功能,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4.3病因分析
4.3.1生物原因求助者,女性,21岁。
4.3.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亲去世后,使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把本该由父母承担的责任自己承担下来。母亲脾气不好,缺乏正确人际交往技能的指导。自己以学习为中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4.3.3心理原因①在认知评价方面,存在不合理思维方式和观念,认为自己没考好就无颜见人,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关注。②在情绪方面,受紧张、恐惧困扰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形成恶性循环。③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不能成功与人沟通、交流,当被误解时不知所措,行为退缩。④在人格方面,自幼性格内向、自卑、胆小敏感、爱面子,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又屈服于权威。
5咨询目标的制定
5.1具体目标通过治疗改变求助者错误的认知,帮助她形成对自我的一个适当的评价,以消除恐惧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2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心理全面健康发展。能运用所学到的、建设性的应对方法和认知模式调适心理状态,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和问题。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方法与原理
6.1.1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最早的认知-行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之一,是由心理学家、哲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积极的、直接的、有心理教育作用的、充满哲学色彩的和多模型的认知行为疗法,所以这一疗法强调使用认知的、情绪的、想象的、行为的和系统的咨询与治疗技术。
6.1.2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建的,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基本方法:让求助者用松弛训练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练习,让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7咨询过程
7.1咨询阶段①诊断评估和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2次咨询;②心理帮助阶段:第3-8次;③结束与巩固阶段:第9~10次。
7.2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①诊断评估和咨询关系建立阶段,重点:收集信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调节求助者紧张和恐惧情绪。②心理帮助阶段。
7.3结束与巩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强化求助者的正性行为,继续巩固已有的疗效,并做好结束准备。求助者在最后一次咨询时称:“睡眠已明显改善,也能和同学、老师一起沟通,虽仍会感到紧张,但程度轻多了,并且能通过深呼吸来调整。对自己也有了正确的认识,觉得别人对自己还是肯定的。
8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自我评估王某反映,她也能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差错率降低,已达到预期的目标。
8.2心理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了解到求助者已经能与人正常交往,不再出现回避行为,性格也比过去开朗多了。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9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