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学的大纲要求也随之而改变。全日制九年义务教学的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和表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95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创造力的源泉,思维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志士发现了思维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例如诸多学者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西方各国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十分看重,其中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恩格斯还把思维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传承人类的智慧。而思维能力的高低正是智慧的体现。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思维能力从小开始培养的关键一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则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和教学经验,从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意义着手,进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问题作出分析,最后制定出有效的针对性对策。
一、思维的重要性及影响意义
思维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构成,是一种意识。然而意识指导实践,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都受到他们思维的支配。
(一)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
创造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思维的升华,是思维能力高的体现。只有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从思维中获取创造性信息,从而凝聚成创造力,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往往体现了学生智力的高低。因为思维能够对大脑获取的大量的繁杂的无秩序的信息进行有效性筛选和合理性整合,从而为实践提供高效指导服务。从思维的首个作用也可以体现出为什么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创造力的高低。
(三)回归到教育教学中来,思维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
只有从精神层面上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高效地不断地学习。人生是有限的,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因此,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技能培养是教育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断然不行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自我意识思维的把握能力普遍较低,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思维培养训练过程。而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内容具有跳跃性。知识结构从整体来看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从内容来看,一个知识点中常常穿插着其他章节甚至是超出范围的知识点。而小学生往往还都是儿童,处于初步培养知识接受能力的阶段。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数学教材中知识跳跃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被动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对被动学习的依赖,学生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材专业化过强,数学教材内容公式、文字专业术语构成比重过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中的公式和文字术语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的获取和把握,小学生很难做到高效,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大的知识会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透支,从而使他们进入思维疲倦状态。这样一来,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将举步维艰。
(二)学生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数学作为逻辑性学科,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是通过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来达到发展的目的。知识掌握方式也是首先采取呆板的记忆模式,对公式进行记忆,其次才是学习对公式的灵活运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养成依赖式学习习惯。然而,这违背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对高效自主学习的要求。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沟通教材结构知识和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结构内容具有跳跃性,教材内容短小精悍,是符合数学特点的。只是信息量过大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教师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对于教材中的跳跃性知识内容,教师通过自身对于数学生活化的利用和课前思维的充分准备,来把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思维沟通。将抽象的、遥不可及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具体的、直观的知识。让学生循序渐进得认识到知识点的连续性和紧密的联系。从而,平稳妥当地逐渐推动学生思维的深化。根据学生年级阶段的上涨,加强对学生思维培养的力度。这样有梯度的培养,能够高效地促進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教学传授方式
针对小学教学方式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和深意。创新自我教学方式,改变一味教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探索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做到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我思考空间。当然,这并不是减少对学生教材知识的教授,教师可以在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及时地根据自身扎实的数学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中抽象的公式等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获得好成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广大学者和教师不断的共同努力和探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的获取是无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高效的获取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完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才能促进新时期学生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不断进步的教育教学制度,才能不断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由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和学术知识的限制,对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培养存在问题和做出的对策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问题,希望广大学者和资深教师能够积极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95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创造力的源泉,思维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志士发现了思维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例如诸多学者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西方各国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十分看重,其中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恩格斯还把思维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传承人类的智慧。而思维能力的高低正是智慧的体现。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思维能力从小开始培养的关键一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则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和教学经验,从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意义着手,进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问题作出分析,最后制定出有效的针对性对策。
一、思维的重要性及影响意义
思维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构成,是一种意识。然而意识指导实践,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都受到他们思维的支配。
(一)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
创造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思维的升华,是思维能力高的体现。只有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从思维中获取创造性信息,从而凝聚成创造力,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往往体现了学生智力的高低。因为思维能够对大脑获取的大量的繁杂的无秩序的信息进行有效性筛选和合理性整合,从而为实践提供高效指导服务。从思维的首个作用也可以体现出为什么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创造力的高低。
(三)回归到教育教学中来,思维培养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
只有从精神层面上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高效地不断地学习。人生是有限的,知识的增长是无限的,因此,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技能培养是教育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断然不行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自我意识思维的把握能力普遍较低,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思维培养训练过程。而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内容具有跳跃性。知识结构从整体来看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从内容来看,一个知识点中常常穿插着其他章节甚至是超出范围的知识点。而小学生往往还都是儿童,处于初步培养知识接受能力的阶段。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数学教材中知识跳跃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被动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对被动学习的依赖,学生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材专业化过强,数学教材内容公式、文字专业术语构成比重过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中的公式和文字术语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的获取和把握,小学生很难做到高效,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大的知识会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透支,从而使他们进入思维疲倦状态。这样一来,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将举步维艰。
(二)学生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数学作为逻辑性学科,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是通过教师一味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来达到发展的目的。知识掌握方式也是首先采取呆板的记忆模式,对公式进行记忆,其次才是学习对公式的灵活运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养成依赖式学习习惯。然而,这违背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对高效自主学习的要求。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沟通教材结构知识和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结构内容具有跳跃性,教材内容短小精悍,是符合数学特点的。只是信息量过大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教师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对于教材中的跳跃性知识内容,教师通过自身对于数学生活化的利用和课前思维的充分准备,来把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思维沟通。将抽象的、遥不可及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具体的、直观的知识。让学生循序渐进得认识到知识点的连续性和紧密的联系。从而,平稳妥当地逐渐推动学生思维的深化。根据学生年级阶段的上涨,加强对学生思维培养的力度。这样有梯度的培养,能够高效地促進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教学传授方式
针对小学教学方式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和深意。创新自我教学方式,改变一味教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探索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做到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我思考空间。当然,这并不是减少对学生教材知识的教授,教师可以在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及时地根据自身扎实的数学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中抽象的公式等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获得好成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广大学者和教师不断的共同努力和探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的获取是无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高效的获取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完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才能促进新时期学生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不断进步的教育教学制度,才能不断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由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和学术知识的限制,对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培养存在问题和做出的对策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问题,希望广大学者和资深教师能够积极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