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化教学是学生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发出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然而,与生活相关的教学不仅需要形式化、自上而下的教学,还需要教师的实践和共同教学,在课堂上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的道德内容和法制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国家法律和国情等,包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教材在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也选取了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生生活道德融入校规,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和使用。在这个阶段获得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快地理解材料,加强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教育质量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同层次的教育都采用符合我国教学标准和学科的教学方法,诚实教育和知识传授的理念,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忽视提高学生的素质。采用这种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群体学习的意识,符合现代社会能力评价的要求,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的普遍素质和能力,要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快地掌握学习材料。因此,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联系起来,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带入生活,在生活中被用来提高初中道德教育的质量和规律。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不注重发展。实施学生教材,却不了解教材的深层内容,"玩物丧志"。发展以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能推进教学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2.1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培训以及教学方法培训
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贯彻教学理念,帮助教师改变不符合当前社会条件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优质教育模式和生活教学技能的好处,快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组织学生在学校以教学为导向,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此外,教师可以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或者在发现新课程时記录并保存。在教学后,能够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以加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
2.2师生平等,促进情谊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方面,教师必须将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方法充分融入教育的各个领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需要讲解重点,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教师需要顺应潮流,采用学生更感兴趣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理解,加强师生之间的友谊。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如果有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够引导学生,成为学生比较特别的导师和朋友,这肯定会帮助学生轻松度过青春期、学习和克服生活。例如,在教授《网络交友新时空》时,认为下一代初中学生离不开网络,必须使用手机、电脑等,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或多或少地访问互联网信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好有坏,教师需要知道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一开始,讲网上交友,让学生说说对网上的认识,结交了哪些朋友,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人,能从那些人身上学到什么?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分享故事。在课堂上的社交互动,确认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是友谊之路上的一个伟大发现,谈论一些内容,查看在线很重要,还和同学们分享有趣的事情。当学生们了解到老师也会使用互联网,在网上使用时,学生会发现更多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自然会准备好接近老师并与老师成为朋友。
2.3让课本回归生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校园教育培训发展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学生的思想觉悟,主要职责是教育和领导。教师需要对本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教学和引导,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规范言行。例如,在讲解"和谐与梦想"知识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融入民族价值观和思想,根据课堂学生的真实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我国70年来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国家的外交事务。照亮了和谐的思想,可以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梦想是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增强视野,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提高学习影响力和能力,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接班人。
2.4创设生活化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不良现象,针对生活中的问题创建教学环节,既可以加深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让学生用得上材料。灵活设置学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领导力和思想的课堂。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民主发展进程的理解,以及对特殊民主制度"追求民主价值"的理解。有中国特色的教师用改变人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认为刁难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为什么这个制度旨在使村民民主化?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其他民主制度?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贴近人们生活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对学生判断的理解。
2.5利用丰富的生活素材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鉴于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条件,学生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当老师解释一些例子时,学生可以表达意见。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看到了生活中一些例子的分析,应用到德育上。例如,在学习"合理使用网络"课程时,很多初中生在空闲时间利用来学习和玩乐,但大多数学生看到的好处只是因为互联网相对先进,在生活中,大多数学生不会正确使用互联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因网络游戏而无法走出生活的具体人数信息,并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解释,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上网,学生就可学会明智地使用互联网。
3结语
纵观我国的初中,可以了解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真正发展。长期以来,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完善的知识。但目标不是低估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对道德品质的需求,因此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和发展潜力。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从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品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12):60-61.
[2]滕学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101-102.
[3]许燕,杨春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交流,2020,27(21):144.
[4]唐昭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