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赔偿责任中公证机构行为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损失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公证赔偿;公证机构;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0-0176-02
  作者简介:郑志华,女,党员,法律硕士,二级公证员,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公证处从事公证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公证专业知识和办证经验。
  对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行为与公证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所遭受损失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也是公证损害责任纠纷实践中经常争议的焦点之一。实践中,有一些法院在判决中认为,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出具公证书只是一种证明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与这些损失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往往是公证另一方当事人的违约或侵权行为。作者认为,这样的论述是缺乏说服力的,如果仅仅认为公证机关是证明机构、证明行为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加害后果,那么要追究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公证赔偿责任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与公证赔偿责任制度目的和公证制度功能特点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存在过错的前提下,厘清其行为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所受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认定公证机构应否承担公证责任、承担公证责任的比例等问题意义重大。
  一、因果关系的内涵
  从文面或哲学意义来理解,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前因后果的关联性,①亦即原因与结果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②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现象发生,前者是因,后者为果,这种原因引起结果的关系便是因果关系。
  从民法或者侵权行为法的角度来理解,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③违法行为引起损害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因果关系。而在现代民法中,有学者认为以违法行为作为损害事实的原因已经不能包括所有的归责模式,因此“因果关系只是确定责任的一个条件,查找因果关系的目的不在于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而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④进而认为因果关系应当是行为人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关系而非行为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关系。
  二、因果关系的认定
  对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一直都是侵权行为法中的一个难点,代表性的学说有相当因果关系说、可预见性标准说和危险标准说等。⑤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对因果关系的认定作明确规定,《侵权行为法》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中,只是规定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仔细分析这条一般被认为是过错归责原则规定的条款,能够从中拆解出“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行为人有侵害行为”、“他人的民事权益是行为人侵害的”这样几点含义,因此也是可以认为在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一般情形下侵权责任的承担需要有侵害行为、过错、损害后果、因果关系这样几个构成要件的。
  根据行为的性质,因果关系还可以分为作为因果关系和不作为因果关系,而行为主体的行为性质被认定为不作为的前提是其存在作为义务。在不作为因果关系中,造成损害后果的直接原因往往不是不作为行为,而是他人的作为行为或受损害当事人自身的原因。对这种因果关系的认定思路是如果判断义务人尽到了作为义务,损害后果就不会发生,那么不作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即一种阻果性的因果关系。
  综上,我国法律对侵权行为领域因果关系的认定没有明确规定,国内外学界对该问题的观点也不一致,实践中采用的标准并不统一。这种情形确实为对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增加了困难与不确定性。
  三、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如上文所述,对该问题的认定并不容易,作者认为既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因果关系指的是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行为与原告遭受的损害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首先可以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总结,将公证损害责任纠纷中涉及的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行为和原告所遭受的损害事实作以归纳。至于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一方面作者认为这确实不是认定因果关系时适宜作出的评价,因为这样会使问题复杂化;另一方面因为公证赔偿责任属于过错责任,适用的是过错归责原则,因此这一问题的讨论并不显得十分有必要性。所以作者只是简单地使用“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行为”的称谓。
  (一)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行为
  根据《公证法》和相关规章的规定将公证员的行为大致区分为禁为行为和应为行为。其中禁为行为主要包括: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等。应为行为主要包括: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审查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审查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等。
  (二)原告所遭受的损害事实
  结合公证赔偿责任案例,原告在公证损害责任纠纷诉讼中主张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公证书被撤销,公证书中所载权利内容(如债权、担保权、继承权)无法实现;公证书非本人办理,其合法权益受损;公证书记载的事项不真实,其合法权益受损;为证明公证书所载内容不真实等支出了鉴定费用等。
  作者认为,认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行为与原告所遭受的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根据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行为有作为是作为性质还是不作为性质有不同判断方式。在行为性质是作为的情形下,如果没即不会有损害,则因果关系成立,即“无A无B”的逻辑推理;在行为性质是不作为的情形下,如果作为即不会有损害,则因果关系也成立,即“有A无B”的逻辑推理。至于对没有作为即不会有损害、如果作为即不会有损害的判断,作者认为法院应当在分析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的哲学意义角度作出决定,即将因果关系看作一种客观联系即可。例如在这样一个背景情形下:
  原告丢失了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等证件。案外人甲持这些证件,找人冒充原告,一同去公证处作了委托公证,证明“原告”委托甲对其房产进行处分。随后甲将房屋出售给乙,并将所得的房款挥霍一空。原告起诉公证处要求赔偿。
  对这个假设案件中的因果关系作如下分析。
  (A)公证处没有审查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行为)
  (B)原告的房产遭受损失。(损害事实)
  根据对事实的了解,如果公证处审查出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则就不会出具委托公证书,原告的房产也不会遭受损失,即“无A无B”的逻辑关系成立,因此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作者认为,这样判断因果关系的成立,思路比较清晰、标准相对统一。至于在因果关系存在的前提下,公证处是否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则还要分析构成侵权责任的其他要件是否成立。具体到上面这个假设案例中,需要审查公证处在对当事人的身份进行核实时,是否存在过错。
  作者这里没有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可预见性标准说等观点作为认定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标准,因为作者认为:无论是集中精力考虑公证处的行为是不是造成原告损失的直接原因,还是考虑公证处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能不能够合理预见等,都含有想要“一步到位”解决责任承担问题的思想,从而使得因果关系认定这个问题过于复杂。所以,作者支持这样一种主张:“判断因果关系的存在仅以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为已足,无必要确定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存在。”只要传统的侵权责任四要件构成说还在适用,这样的做法就不会使公证赔偿责任范围不当扩大,也没有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最新司法解释精神相违背。至于有学者提出因果关系与过错的竞合等问题,其实已经模糊了四要件说的要件构成,从而使得因果关系这个本就困扰侵权行为法多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作者认为,这对于确定相对统一的司法实践标准是不利的。
  [注释]
  ①唐烈英.因果关系中条件与原因的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1.
  ②维之.论因果关系的定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1(1):117.
  ③王利明.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2):80.
  ④王利明.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2):81.
  ⑤刘海安.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反思与重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4):36.
其他文献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一直是《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将MATLAB和Proteus软件应用于该章节的教学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从而巧妙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7~1998年收治的70岁以上的脑出血患者39例并与当年的50~60岁的脑出血患者5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0岁以上的脑出血病例组中高血压、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将生活情境转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没,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中小学里,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84例,随
记得有西方的法学家说过“孬法不如无法”.凡是不具有操作性的法条,人们一般不会在实践中运用,该法律就沦为一种装饰,其权威性必然大大下降.民政部副巡视员吴明表示:“由于老
近年来,中外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类型和层次随着我国教育发展不断增长,特别是一些高校将传统的外语专业课程和其他特色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设了中外校际交流合作办学专业。如何将外语
<正>"常回家看看",当年歌手陈红的一支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被定格在立法草案中,被规定为法律义务,由此可知问题的严重性,说明这是一个已经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现在需要用法
期刊
关键词:减刑;假释工作;主要问题;检察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0-0173-01  作者简介:张键(1983-),男,湖南沅陵人,本科学士,湖南省沅陵县人民检察院,研究方向:法学。  减刑、假释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变更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罪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严格惩办与宽大处理相结合的政策。减刑、假释工作关系到罪犯的服刑改造,社会的长
摘 要:圆锥曲线是高考数学中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高中生面临考试的一个难题。圆锥曲线的内容与初中所学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有很大关系。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其实并不是难事,这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做好计划与安排,深入发掘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意义和教学价值的科学目标和文化要素,并把其运用于高中圆锥曲线的教学中去,促进高中生很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安排。本文主要从研究高中圆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