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金钱现象与经济生活紧密联系,财商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素质与智商、情商并列。基于这个原因,理财作为一门课程也出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理财类课程开设内容的安排、教学思路的方向等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如何通过这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财商,对学生起到终身影响,帮助学生实现财务自由化值得深入研究。本课题组根据本校开设的理财课程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目前高职学生在理财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理财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基本课程结构框架。
【关键词】理财 课程 财商 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的财商,增强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理财类课程,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2013年起开设了《个人投资理财》选修课程,面对全校各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理财相关问题。由于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课程内容设置及安排都比较灵活,这样方便教师对学生理财现状及理财需求的调研分析,进而可以对课程讲授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高职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
在选修课程开设的一年中,我校约有400人选择了《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了目前高职学生在理财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意识到开设理财相关课程的重要性。
(一)理财观念淡薄
两个学期的第一堂课,我们都会首先了解学生当前的理财状况,包括其对理财的认识、消费现状、理财方法运用及课程学习中的需求等,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财的认识非常粗浅,尚未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1.理财观念存在误区。观念影响行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人生理财的重要基础,然而就观念而言,在课程学习的400人中,82%的学生对理财的认识存在偏差:其中有的认为理财就是买股票、买基金;有的学生认为理财应该是富人做的事,自己现在没钱,没办法理财;有的同学期待利用理财可以短期暴富;还有一些同学认为理财就是节省。真正能全面了解理财内涵的学生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2.消费行为不理性。调查中学生集中反映了两大问题:第一,钱不够花;第二,钱不知道花到哪了。这两点都说明了消费是学生理财活动中的主要问题,理财中消费行为起着关键作用,理性的消费有助于理财习惯的养成,消费行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理财效果。调查显示56%的学生消费存在攀比、盲从等现象,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消费行为偶尔还和心情相关,在问到是否尝试改变这些问题时,其中有22%的学生提出曾用过记账的方法试图改变,但并不理想。
(二)理财知识匮乏
在统计中,67%的学生表示学习理财课程主要向了解投资的渠道,因为他们不知道理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同时,调查中87%的学生没有运用过任何理财方法,包括银行定期存款。调查显示,学生生活费的支配水平平均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正常消费情况下,结余可以实现一些增值,但由于学生普遍没有基本的理财知识,才会造成资金闲置,甚至结余转化成消费的现象。对于一些有投资意识和投资经验的同学来说,理财意识确实比其他同学要强,他们尝试过用一些方法使自己的财富增值。但在13%具有投资经历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仅利用银行定期存款,收益较低。
(三)没有开源意识
开源是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财富增值的基础,但调查中发现仅有36%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过资金,其他学生则全部依靠父母给予。而这些在自己取得收入的同学中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奖助学金,而勤工俭学、兼职打工、自己创业的同学则占比很小。这些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比较缺少开源意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主要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财培养,对父母的给予已经养成习惯。
(四)缺乏理财规划
理财规划是根据客观情况和财务资源而制定的实现人生阶段目标的一系列计划,制定理财规划可以明确理财目标,监督理财行为,检验理财效果。好的理财规划是在建立安全自由的财务生活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目标和梦想的前提条件。但当前很少有学生为自己某个阶段制定理财规划方案,生活中其消费行为及财产管理随意性很大,大都没有目标,没有计划,这也是造成学生消费不理性的重要原因。
二、财商培养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综合素质的内涵则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其他素质,财商作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应该的到关注。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小很少接触财商教育,财商的缺失对于个人来说至关重要。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财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我们期望通过设置理财相关课程来实现学生财商的提高。
三、理财课程中财商培养的途径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理财课程,但大都偏重点存在问题。有的课程以说教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接受比较被动;有的课程以讲授投资方法为主,学生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会觉得力不从心;有的则内容丰富但知识体系缺乏条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那么理财课程应该如何设置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财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财观,真正做到财商的提高是理财类课程开设的研究重点。通过一年半的课程实践,理财课程结构体系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建立,如图:
(一)灌输理财思想
对于当代职业院校学生,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是提高财商的根本,因此在开设理财课程时应该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摆在首位,正确理财观的建立则应当以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为前提。金钱观的缺失会使学生迷失方向而唯利是图,消费观的缺失则會使学生陷入无财可理的境地,所以学生必须先正确认识金钱,学会理性消费。
对于理财观念的形成,应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培养:第一,财务独立意识的形成,长期家庭财商教育的缺失导致家长和学生已经习惯了现有财务模式,即理所应当由父母来支付子女的全部费用开支,学生缺少开源意识,因此让学生理解财务独立的重要性,对资金来源的构成有明确的认识是理财观念形成的基础;第二,理财规划意识的形成,理财课程开设中对学生进行了理财状况调查,大部分学生缺乏财务的规划性,即财务运用缺乏合理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近期及远期理财目标,同时理顺实现目标的途径,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首先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随即制定自身理财计划。 (二)丰富理财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在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的基础上,则需要进一步丰富相应的理财知识,形成合理的理财体系。理财知识的缺乏会使学生的理财计划无从下手,通常类似“理财是富人的事”的错误理念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对理财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二是缺乏理财方法。因此在学生对理财有初步认识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财知识让其从尝试开始接触真实的理财。
我们理财课程中的理财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理财的途径,主要包括各种理财投资工具,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在其中会以学生可操作的部分理财工具,如储蓄、国债、货币市场基金、保险、银行卡等低风险低门槛的金融产品作为基础进行讲解,逐渐将股票等高风险产品向学生渗透,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投资;第二是理财的技巧,在讲授渠道、产品的同时可以讲解一些投资小技巧,如储蓄的具体方法(阶梯储蓄法、12单等),提高理财的可操作性。
(三)形成理财习惯
通过课程的讲授、学生的理财行为尝试仅仅是让学生对理财有了基本概念上的认识,对于其终身进行理财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化起到了初期的引导作用,至于学生能否在今后的生活中将理财观念融入实践,取决于理财习惯的形成。理财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需要学生不断在理财行为的同时做到两点:第一,坚持,不论是记账还是理财投资活动,都贵在坚持,记账的坚持可以让学生对财务有全面的把握进而实现理财规划;投资的坚持可以实现复利的效益型,保证收益持续增长。第二,总结,理财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才能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理财方法。
高职学生在校仅3年时间,课程讲授一般也仅仅一个学期,要想使理财观念融入生活,学生应该在形成正确理财观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使理财行为贯穿于生活的每个方面,实现财商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龚昕.論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大学生财富观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8):207-209.
[2]骆竹梅.“智商、情商于财商”理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24-225.
[3]宋蔚蔚,王和友.大学生财务健康于财商教育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75-176.
[4]张碧华.高职院校学生财商现状及财商培养必要性探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46.
项目基金:2014年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关于高职理财课程中学生财商培养的研究”(编号:201404)
作者简介:王娅楠,就职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职称,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关键词】理财 课程 财商 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提高学生的财商,增强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理财类课程,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2013年起开设了《个人投资理财》选修课程,面对全校各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理财相关问题。由于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课程内容设置及安排都比较灵活,这样方便教师对学生理财现状及理财需求的调研分析,进而可以对课程讲授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高职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
在选修课程开设的一年中,我校约有400人选择了《个人投资理财》课程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了目前高职学生在理财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意识到开设理财相关课程的重要性。
(一)理财观念淡薄
两个学期的第一堂课,我们都会首先了解学生当前的理财状况,包括其对理财的认识、消费现状、理财方法运用及课程学习中的需求等,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财的认识非常粗浅,尚未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1.理财观念存在误区。观念影响行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人生理财的重要基础,然而就观念而言,在课程学习的400人中,82%的学生对理财的认识存在偏差:其中有的认为理财就是买股票、买基金;有的学生认为理财应该是富人做的事,自己现在没钱,没办法理财;有的同学期待利用理财可以短期暴富;还有一些同学认为理财就是节省。真正能全面了解理财内涵的学生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2.消费行为不理性。调查中学生集中反映了两大问题:第一,钱不够花;第二,钱不知道花到哪了。这两点都说明了消费是学生理财活动中的主要问题,理财中消费行为起着关键作用,理性的消费有助于理财习惯的养成,消费行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理财效果。调查显示56%的学生消费存在攀比、盲从等现象,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消费行为偶尔还和心情相关,在问到是否尝试改变这些问题时,其中有22%的学生提出曾用过记账的方法试图改变,但并不理想。
(二)理财知识匮乏
在统计中,67%的学生表示学习理财课程主要向了解投资的渠道,因为他们不知道理财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同时,调查中87%的学生没有运用过任何理财方法,包括银行定期存款。调查显示,学生生活费的支配水平平均可以达到1000元左右,正常消费情况下,结余可以实现一些增值,但由于学生普遍没有基本的理财知识,才会造成资金闲置,甚至结余转化成消费的现象。对于一些有投资意识和投资经验的同学来说,理财意识确实比其他同学要强,他们尝试过用一些方法使自己的财富增值。但在13%具有投资经历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仅利用银行定期存款,收益较低。
(三)没有开源意识
开源是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财富增值的基础,但调查中发现仅有36%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过资金,其他学生则全部依靠父母给予。而这些在自己取得收入的同学中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奖助学金,而勤工俭学、兼职打工、自己创业的同学则占比很小。这些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比较缺少开源意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主要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财培养,对父母的给予已经养成习惯。
(四)缺乏理财规划
理财规划是根据客观情况和财务资源而制定的实现人生阶段目标的一系列计划,制定理财规划可以明确理财目标,监督理财行为,检验理财效果。好的理财规划是在建立安全自由的财务生活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目标和梦想的前提条件。但当前很少有学生为自己某个阶段制定理财规划方案,生活中其消费行为及财产管理随意性很大,大都没有目标,没有计划,这也是造成学生消费不理性的重要原因。
二、财商培养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综合素质的内涵则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其他素质,财商作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应该的到关注。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小很少接触财商教育,财商的缺失对于个人来说至关重要。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财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我们期望通过设置理财相关课程来实现学生财商的提高。
三、理财课程中财商培养的途径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理财课程,但大都偏重点存在问题。有的课程以说教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接受比较被动;有的课程以讲授投资方法为主,学生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会觉得力不从心;有的则内容丰富但知识体系缺乏条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那么理财课程应该如何设置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财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财观,真正做到财商的提高是理财类课程开设的研究重点。通过一年半的课程实践,理财课程结构体系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建立,如图:
(一)灌输理财思想
对于当代职业院校学生,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是提高财商的根本,因此在开设理财课程时应该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摆在首位,正确理财观的建立则应当以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为前提。金钱观的缺失会使学生迷失方向而唯利是图,消费观的缺失则會使学生陷入无财可理的境地,所以学生必须先正确认识金钱,学会理性消费。
对于理财观念的形成,应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培养:第一,财务独立意识的形成,长期家庭财商教育的缺失导致家长和学生已经习惯了现有财务模式,即理所应当由父母来支付子女的全部费用开支,学生缺少开源意识,因此让学生理解财务独立的重要性,对资金来源的构成有明确的认识是理财观念形成的基础;第二,理财规划意识的形成,理财课程开设中对学生进行了理财状况调查,大部分学生缺乏财务的规划性,即财务运用缺乏合理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近期及远期理财目标,同时理顺实现目标的途径,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首先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随即制定自身理财计划。 (二)丰富理财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在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的基础上,则需要进一步丰富相应的理财知识,形成合理的理财体系。理财知识的缺乏会使学生的理财计划无从下手,通常类似“理财是富人的事”的错误理念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对理财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二是缺乏理财方法。因此在学生对理财有初步认识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财知识让其从尝试开始接触真实的理财。
我们理财课程中的理财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理财的途径,主要包括各种理财投资工具,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在其中会以学生可操作的部分理财工具,如储蓄、国债、货币市场基金、保险、银行卡等低风险低门槛的金融产品作为基础进行讲解,逐渐将股票等高风险产品向学生渗透,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投资;第二是理财的技巧,在讲授渠道、产品的同时可以讲解一些投资小技巧,如储蓄的具体方法(阶梯储蓄法、12单等),提高理财的可操作性。
(三)形成理财习惯
通过课程的讲授、学生的理财行为尝试仅仅是让学生对理财有了基本概念上的认识,对于其终身进行理财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化起到了初期的引导作用,至于学生能否在今后的生活中将理财观念融入实践,取决于理财习惯的形成。理财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需要学生不断在理财行为的同时做到两点:第一,坚持,不论是记账还是理财投资活动,都贵在坚持,记账的坚持可以让学生对财务有全面的把握进而实现理财规划;投资的坚持可以实现复利的效益型,保证收益持续增长。第二,总结,理财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才能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理财方法。
高职学生在校仅3年时间,课程讲授一般也仅仅一个学期,要想使理财观念融入生活,学生应该在形成正确理财观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使理财行为贯穿于生活的每个方面,实现财商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龚昕.論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大学生财富观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8):207-209.
[2]骆竹梅.“智商、情商于财商”理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24-225.
[3]宋蔚蔚,王和友.大学生财务健康于财商教育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75-176.
[4]张碧华.高职院校学生财商现状及财商培养必要性探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46.
项目基金:2014年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关于高职理财课程中学生财商培养的研究”(编号:201404)
作者简介:王娅楠,就职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职称,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金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