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高师院校力求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将直接决定学校的发展和办学定位,影响学校办学声誉.在一定程度上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质量能够反映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而培养社会实用、耐用和顶用的人才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以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近五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就业现状并提出提升就业质量的对策.
其他文献
针对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目标,中医药院校教师要在药学专业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落实课程思政,中医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所指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德育课程,其是一种意在构建与发挥全过程、全课程和全员育人功能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本文探讨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三融”研究与实践,即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标准和融入案例教材的理念,以价值引领增强药学类专业创新人才理想认同,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为中医药院校的药学等专
心理育人是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融合的新成果.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加强心理育人工作,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丰富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增强立德树人工作成效.在实现大学生思想转化和价值引领过程中,通过一体化构建教育教学体系、课外实践体系、咨询服务体系、预防干预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元素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价值观念、人文情怀、专业才能、科学素养的协调发展,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在材料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材料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来为学生进行材料学基础的夯实,因此大部分材料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大二阶段都要进行《材料科学导论》的课程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以理论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更应当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丰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从科研的角度出发,进行《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本科教学实践的探讨.
在传统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开设能源英语方向是高校立足本校学科优势基础之上,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次才的一次新的尝试.CDIO理念强调在实践中学既是工程专业也是能源英语专业培养学生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和借鉴CDIO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能源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方案以及学习评价和教学评估反馈体系.在CDIO理念指导下的能源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进行设计;教学实施按照四步教学法组织,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应用,具有明显的
在目前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体现的不够立体.本文通过分析该专业课程思政现状,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并在课程理论、课程实践、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旨在提高学习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为实现高品质教育资源运用与共享,保证整体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培养质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核心,成果为导向,持续优化”的教育观念,高校《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课程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法.本文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制定完善的反馈机制,以便展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作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高职英语进行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可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加强学生文化认同,也能促进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同时可以减少不良思想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与冲击,推动立德树人思想理念的落实.为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师应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
本文通过研究广西中医药大学学风现状对医学院校学风建设进行分析,为医学院校做好学风建设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升本科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
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人才培养和思想引导问题做了重要部署.身为新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培养,如何在课程中感受老师们灌输的知识和思政,现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一门课程——《核事故医学应急》为例,切身感受老师们在课堂上传输经验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以此探讨青年学生在丰富研究生活的同时应该如何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以国民安全为责任,如何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大任.
《西方行政学说史》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该文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人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为例,结合电视剧《山海情》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案例进行诠释,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挖掘及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管理手段、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