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影响因素和污染特性分析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呕吐毒素,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含量的相关因素,研究小麦不同粒型及籽粒不同部位DON的污染特性、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染病、破损,籽粒粒径及虫蛀类型对DON污染均有影响,DON含量与不完善粒含量呈显著的弱正相关,与赤霉病粒含量呈显著的强正相关。相同品种的小麦样品,小麦不同粒型和籽粒不同部位,DON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赤霉病粒显著高于未染病粒,破损粒显著高于完整粒,小颗粒显著高于大颗粒,籽粒胚部显著高于胚乳,粒面DON含量占35.2%~
其他文献
研究SiO2固载离子液体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Fe3O4@SiO2@IL)制备,及其H2O2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Fe3O4@SiO2@IL具有比辣根过氧化物酶更高的催化活性,并能催化H2O2与过氧化物酶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形成蓝色产物。因此,开发H2O2比色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4~100μmol/L,检出限为0.698μmol/L。该方法还可用于葡萄糖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线性范围为8~200μmol/L,检出限为2.39μmol/L。将该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样品(如牛奶)中的H2O2,加标
采用串联固相萃取法(Extrelut-PRS-C18固相萃取柱萃取法、PRS-C18固相萃取柱萃取法)、MCX固相萃取柱萃取法和分散固相萃取法(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法)4种前处理方法对肉制品中16种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As)进行提取,并从方法学和提取成本角度综合比较4种方法。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得到的16种HAs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及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
采用荧光微球标记抗体作为信号探针,建立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方法(fluorescent microspher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s,FMICA),并应用于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兽药代谢物残留量的快速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代谢物FMICA试纸条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以1-氨基-乙内酰脲衍生物计算)、0.01(以5-吗啉-3-氨基-2-恶唑烷酮衍生物计算)、0.008(以3-氨基-2-恶唑烷酮衍生物计算)、0.009(以氨基脲衍生物
基于改进的QuEChERS法建立测定中式腊肉中8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市售样品的初步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冷冻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后水浴氮吹浓缩定容至微量体积;目标物经极性毛细管柱分离后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N-亚硝胺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基质效应为0.86~0.98;检出限为0.05~0.14μg/kg,定量限为0.15~0.47μg/kg;低、中、高3个含量(0.3、1.0、3.0μg/kg)加标回收实
建立氢化物发生-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icrowave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MP-AES)测定食用菌中总砷含量的分析方法。食用菌样品经湿法消解后采用预还原混合溶液(50 g/L硫脲+10 g/L碘化钾)将砷(V)还原砷(Ⅲ),采用多模式样品导入系统将砷(Ⅲ)转变为气态三氢化砷,采用MP-AES进行测定。选择As 188.979 nm为MP-AES的分析谱线避开光谱重叠干扰,应用快速线性干扰校正模型校正背景干扰。砷的检出限为0.93μg/L,不同种类
构建基于核酸染料Genefinder和适配体的荧光传感体系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OTA适配体与其互补链形成双链结构,Genefinder染料与双链结构DNA结合后产生较强的荧光信号,加入OTA后,适配体与OTA结合形成四链体结构,双链打开,Genefinder染料荧光强度降低。结果表明,该荧光传感体系的线性范围为50 pg/L~300 ng/L,实际检出限为50 pg/L,对OTA有较强的选择性。这种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荧光传感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融科技规模不断扩张,其风险溢出问题影响着中国金融稳定。基于中国金融科技自身特点,筛选最优Copula函数,运用GARCH-EVT-Copula-CoVaR模型测度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值。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不尽相同,金融机构中银行业所承担的风险溢出最高,其次是基金业和证券业,保险业最小;相比之下,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风险溢出更为明显。
对酱油中内源性苯甲酸的本底值进行调查及溯源分析。所有生产跟踪样品均采自生产企业,其中酱油原油以及零添加酱油中苯甲酸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7.52~17.09 mg/kg,均值为12.72 mg/kg;零添加酱油预售品和零添加酱油中苯甲酸含量均值分别为13.15 mg/kg和13.31 mg/kg。对酱油生产过程中苯甲酸含量以及苯甲酸δ13C值跟踪分析表明,酱油中苯甲酸主要来源于原料带入,由于苯丙氨酸降解所致,货架期期间苯甲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年增加率为14.26%、年增加量为1.80 mg/kg。
从创新溢出视角出发,以2008—2019年A股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供应链的创新水平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供应链的创新水平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的供应商与客户的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自身创新水平也显著更高。上述结论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据此提出有关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强化供应链创新溢出的策略建议。
基于纳米多孔金(nanoporous gold,NPG)对抗坏血酸的强电催化氧化作用,通过酸腐蚀制备NPG,构建纳米多孔电极(NPG/GCE)检测饮料中的抗坏血酸。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法对抗坏血酸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检测条件为pH 4.0的柠檬酸缓冲液。在优化条件下,利用DPV法对抗坏血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6.652 8~160μg/mL的范围内,峰电流密度与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制备简单、灵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