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分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阶段对施工区域内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素, 同时提出了针对这些因素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路基工程 地表清理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石方爆破 噪声 分贝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sub grad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damage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roadbed engineering surface cleaning ecological destruction soil and water loss blasting of external noise decibels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公路建设的日益加大和加快, 对公路所在区域内的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日益加剧, 因此对新建公路区域内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已愈加重要, 并且已成为公路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阶段对区域内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素, 同时提出了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1.1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对环境的影响
开挖施工中表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 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 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 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对环境影响见表 1。
1.2 路基开挖对环境的影响
路基开挖对环境影响见表 2 。
1.3 路堤填筑对环境的影响
路堤填筑对环境影响见表 3。
2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2.1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环境保护措施
2.1.1 在清除表层淤泥、杂草前, 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 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 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 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树根挖除深度以正好挖出为宜。清除物中的树木、农作物、杂草, 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 应尽快运至经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所确定的弃渣场, 不得随意丢弃。对于挖出的表土, 应在施工区域附近选择地形平坦的地点集中堆置, 可用于将来沿线绿化和地表恢复, 堆置期间应有防雨设施覆盖, 以防止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 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
2.1.2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等的拆除, 若周围 30m 范围内有居民点的, 在拆除时, 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 减少粉尘排放, 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 保持湿润并对正常排水做出妥善安排。拆除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 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2.2 路基开挖环境保护措施
2.2.1 土石方开挖
① 将开挖范围严格控制在施工范围内, 不应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和土壤。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光缆、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
② 路基开挖, 应有相应的土石方调配方案, 尽可能利用。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得乱挖和超挖。若发现实际与设计勘测的地质资料不符时, 特别是土质较松散时, 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保证坡面稳定。施工过程中如修建平台边坡仍然不能稳定或大雨后立即坍塌时, 应考虑修建石砌护坡, 在边坡上植草皮或做挡土墙。在雨水充沛地区, 应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产生边坡坍塌, 滑坡。剥离表层土予以保护和利用, 若不用于本地恢复的, 应直接转运至可供耕作的地块加以平整和利用; 如果需用于本地生态恢复的, 应在施工区域附近集中堆置, 并设置相应的防雨和排水设施。
③ 对于施工取土, 需做到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 同时要做到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对于公路两侧取土, 需做好规划, 需有利于荒地改造, 杜绝随意取土, 禁止在河渠、沟堤取土。
④ 挖、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 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 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 并做到填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 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⑤ 开挖回填时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 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⑥ 在有雨水地面径流汇集处开挖路基时, 或在临时土堆周围,以及其他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应设置沉淀地, 作用是雨水流经时减慢流速使泥沙下沉, 防止水土流失。
2.2.2 弃方处理
① 在有弃方的路段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弃方的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等相关安排。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 避免对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和破坏,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② 开挖中挖出的未被利用的剩余材料、清理场地的杂物和废料, 以及不适合作路堤填料的材料, 不得任意废弃, 都应运送至图纸所示地点( 弃渣场) 堆放。沿溪流及沿山坡和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 必须严格在弃方场弃方。
③ 弃方运输过程中应有覆盖,并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将因运输造成的沿线土壤和植被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带时, 注意调整作业时间, 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2.2.3 石方爆破
① 凡不能采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的石方, 才可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爆破作业应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 确定爆破作业的危险区域,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受到危险和损失。在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建立警戒线, 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 在危险的入口或附近应设置标志, 并派人看守, 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在风景名胜等受到保护区域附近进行爆破作业时, 应预先作爆破效果分析, 包括飞石、地震波的影响范围, 采取减震等保护措施, 以免破坏保护对象。如采用减弱松动爆破都无法保证安全时, 可采用人工开凿、化学爆破或控制爆破。
② 石方开挖, 应充分重视挖方边坡稳定。在地形、地质、开挖断面适合时, 应采取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边坡, 减少对山体的扰动, 保持边坡稳定。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 减小爆破震动影响。路堑开挖前先挖截水沟, 挖至设计高程后及时砌筑护坡、排水沟、急流槽等设施, 并保证工程质量, 防止坡面崩塌造成的不必要的水土流失。
③ 需要爆破时,如附近有村庄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 以多点少药代替大剂量炸药爆破, 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夜间禁止开山爆破。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 确需放炮作业时, 应先检查被保护建筑是否属于危房, 若是应适当加固, 并加以阻挡和防护, 防止飞石, 并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響。
④ 在山地或森林等野生动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爆破前宜采用人工手段对爆破区内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进行驱赶, 避免其因爆破造成意外死亡。
2.2.4 边坡修整
① 边坡开挖后出露的块石及植物根系应尽量予以保留, 以减少开挖面土壤的散落, 开挖面的坡度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置, 以免造成坍塌或加剧水土流失。
② 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程序, 分段施工, 尽量减少工作面。在土方工程完成后, 立即开始护坡、挡土墙、路基边坡植草、铺砌排水沟等工程。完成一段后在开始下一段工程。
③ 及时开始边坡的护坡工程和绿化植草, 土木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这种综合治理的成功办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路堑边坡滑塌造成的水土流失, 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好坡度。
④ 拟设挡土墙的路堑, 为及时防护, 可采取纵向分段挖掘法, 以便同时分段修筑挡土墙。
⑤ 拟设防护工程的边坡, 当防护工程不能紧跟开挖施工时, 应暂时留下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或放缓坡度, 待防护工程施工时再刷坡挖足。
⑥ 在雨水充沛地区,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产生边坡坍塌、滑坡。
2.2.5 噪声控制路基开挖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不大于75 分贝, 夜间不大于 55 分贝。
2.3 路堤填筑环境保护措施路堤填筑应采取有效的环保设施防止水土流失、边坡冲刷, 确保路基稳定。施工机械引起的振动、噪声、扬尘、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在学校、疗养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应停止作业, 若确需连续作业, 应报环保部门批准, 并公告居民。
2.3.1 路基施工中, 应保持通行道路湿度, 避免过往车辆卷起扬尘, 污染周邊空气环境。应严防施工机械跑、滴、漏油, 以避免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运料车辆应加盖篷布, 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在已建成通行道路上行驶, 应保持原有道路整洁通畅。
2.3.2 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 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在雨季来临之前安排将开挖回填土方的边坡的排水设施处理好, 并防止路基施工中发生污染农田事件。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 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 并做到施工用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 以减少雨水带来的侵蚀。
2.3.3 雨季施工时, 应及时掌握天气预报资料 ,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 减少水土流失。路堤填土后应立即平整顶面并压密实, 保证适当地排水横坡, 边坡铺砌前挖设临时急流槽并用塑料布铺底, 雨季时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 防止护坡面的水土流失。
2.3.4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要先做初步挡护再进行开挖或填土, 防止土、石进入河流或谷地影响水质和泄洪, 路基工程工序结束后再重新按设计要求修建挡土墙。
2.3.5 借土方土场使用前, 应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置, 配以防雨排水设施。
2.3.6 填筑路基时, 应分层碾压并分层检查压实度, 并要求填土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只有分层控制填土的压实度, 才能保证控制水土流失量。对填石路段, 采用冲击式压实机械, 还应防止强烈振动对周边结构物产生的危害。
2.3.7 粉煤灰路堤施工中, 粉煤灰的运输和堆放应呈潮湿状态, 运输车辆周边密闭, 顶面加盖, 以防粉煤灰沿路散落飞扬而污染环境。同时在施工路堤两侧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和防雨水冲刷的措施,以防粉煤灰污染附近水源和农田等。半填半挖交界处, 或采用加筋挡墙的地段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 边角料应回收, 不得随意丢弃。
2.3.8 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 减轻扬尘污染。临时坡面应做集中排水槽; 暴露面及时压实、及时洒水, 注重水土保持工作, 并控制扬尘污染。
2.3.9 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区时, 注意调整作业时间, 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2.3.10 路堤填筑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不大于 75 分贝, 夜间不大于 55 分贝。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交通事业正以前所没有的高速度发展, 公路工程占地多、线路长、施工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面对环境保护问题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所有这些决定了公路的施工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结合起来, 要做到公路环保与国家经济、交通事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修建生态路, 环保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路基工程 地表清理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石方爆破 噪声 分贝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sub grad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damage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roadbed engineering surface cleaning ecological destruction soil and water loss blasting of external noise decibels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公路建设的日益加大和加快, 对公路所在区域内的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日益加剧, 因此对新建公路区域内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已愈加重要, 并且已成为公路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阶段对区域内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素, 同时提出了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1.1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对环境的影响
开挖施工中表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 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 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 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对环境影响见表 1。
1.2 路基开挖对环境的影响
路基开挖对环境影响见表 2 。
1.3 路堤填筑对环境的影响
路堤填筑对环境影响见表 3。
2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2.1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环境保护措施
2.1.1 在清除表层淤泥、杂草前, 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 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 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 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树根挖除深度以正好挖出为宜。清除物中的树木、农作物、杂草, 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 应尽快运至经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所确定的弃渣场, 不得随意丢弃。对于挖出的表土, 应在施工区域附近选择地形平坦的地点集中堆置, 可用于将来沿线绿化和地表恢复, 堆置期间应有防雨设施覆盖, 以防止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 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
2.1.2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等的拆除, 若周围 30m 范围内有居民点的, 在拆除时, 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 减少粉尘排放, 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 保持湿润并对正常排水做出妥善安排。拆除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 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2.2 路基开挖环境保护措施
2.2.1 土石方开挖
① 将开挖范围严格控制在施工范围内, 不应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和土壤。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光缆、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
② 路基开挖, 应有相应的土石方调配方案, 尽可能利用。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得乱挖和超挖。若发现实际与设计勘测的地质资料不符时, 特别是土质较松散时, 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保证坡面稳定。施工过程中如修建平台边坡仍然不能稳定或大雨后立即坍塌时, 应考虑修建石砌护坡, 在边坡上植草皮或做挡土墙。在雨水充沛地区, 应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产生边坡坍塌, 滑坡。剥离表层土予以保护和利用, 若不用于本地恢复的, 应直接转运至可供耕作的地块加以平整和利用; 如果需用于本地生态恢复的, 应在施工区域附近集中堆置, 并设置相应的防雨和排水设施。
③ 对于施工取土, 需做到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 同时要做到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对于公路两侧取土, 需做好规划, 需有利于荒地改造, 杜绝随意取土, 禁止在河渠、沟堤取土。
④ 挖、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 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 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 并做到填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 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⑤ 开挖回填时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 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⑥ 在有雨水地面径流汇集处开挖路基时, 或在临时土堆周围,以及其他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应设置沉淀地, 作用是雨水流经时减慢流速使泥沙下沉, 防止水土流失。
2.2.2 弃方处理
① 在有弃方的路段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弃方的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等相关安排。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 避免对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和破坏,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② 开挖中挖出的未被利用的剩余材料、清理场地的杂物和废料, 以及不适合作路堤填料的材料, 不得任意废弃, 都应运送至图纸所示地点( 弃渣场) 堆放。沿溪流及沿山坡和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 必须严格在弃方场弃方。
③ 弃方运输过程中应有覆盖,并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将因运输造成的沿线土壤和植被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带时, 注意调整作业时间, 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2.2.3 石方爆破
① 凡不能采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的石方, 才可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爆破作业应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 确定爆破作业的危险区域,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受到危险和损失。在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建立警戒线, 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 在危险的入口或附近应设置标志, 并派人看守, 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在风景名胜等受到保护区域附近进行爆破作业时, 应预先作爆破效果分析, 包括飞石、地震波的影响范围, 采取减震等保护措施, 以免破坏保护对象。如采用减弱松动爆破都无法保证安全时, 可采用人工开凿、化学爆破或控制爆破。
② 石方开挖, 应充分重视挖方边坡稳定。在地形、地质、开挖断面适合时, 应采取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边坡, 减少对山体的扰动, 保持边坡稳定。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 减小爆破震动影响。路堑开挖前先挖截水沟, 挖至设计高程后及时砌筑护坡、排水沟、急流槽等设施, 并保证工程质量, 防止坡面崩塌造成的不必要的水土流失。
③ 需要爆破时,如附近有村庄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 以多点少药代替大剂量炸药爆破, 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夜间禁止开山爆破。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 确需放炮作业时, 应先检查被保护建筑是否属于危房, 若是应适当加固, 并加以阻挡和防护, 防止飞石, 并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響。
④ 在山地或森林等野生动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爆破前宜采用人工手段对爆破区内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进行驱赶, 避免其因爆破造成意外死亡。
2.2.4 边坡修整
① 边坡开挖后出露的块石及植物根系应尽量予以保留, 以减少开挖面土壤的散落, 开挖面的坡度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置, 以免造成坍塌或加剧水土流失。
② 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程序, 分段施工, 尽量减少工作面。在土方工程完成后, 立即开始护坡、挡土墙、路基边坡植草、铺砌排水沟等工程。完成一段后在开始下一段工程。
③ 及时开始边坡的护坡工程和绿化植草, 土木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这种综合治理的成功办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路堑边坡滑塌造成的水土流失, 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好坡度。
④ 拟设挡土墙的路堑, 为及时防护, 可采取纵向分段挖掘法, 以便同时分段修筑挡土墙。
⑤ 拟设防护工程的边坡, 当防护工程不能紧跟开挖施工时, 应暂时留下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或放缓坡度, 待防护工程施工时再刷坡挖足。
⑥ 在雨水充沛地区,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产生边坡坍塌、滑坡。
2.2.5 噪声控制路基开挖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不大于75 分贝, 夜间不大于 55 分贝。
2.3 路堤填筑环境保护措施路堤填筑应采取有效的环保设施防止水土流失、边坡冲刷, 确保路基稳定。施工机械引起的振动、噪声、扬尘、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在学校、疗养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应停止作业, 若确需连续作业, 应报环保部门批准, 并公告居民。
2.3.1 路基施工中, 应保持通行道路湿度, 避免过往车辆卷起扬尘, 污染周邊空气环境。应严防施工机械跑、滴、漏油, 以避免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运料车辆应加盖篷布, 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在已建成通行道路上行驶, 应保持原有道路整洁通畅。
2.3.2 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 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在雨季来临之前安排将开挖回填土方的边坡的排水设施处理好, 并防止路基施工中发生污染农田事件。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 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 并做到施工用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 以减少雨水带来的侵蚀。
2.3.3 雨季施工时, 应及时掌握天气预报资料 ,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 减少水土流失。路堤填土后应立即平整顶面并压密实, 保证适当地排水横坡, 边坡铺砌前挖设临时急流槽并用塑料布铺底, 雨季时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 防止护坡面的水土流失。
2.3.4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要先做初步挡护再进行开挖或填土, 防止土、石进入河流或谷地影响水质和泄洪, 路基工程工序结束后再重新按设计要求修建挡土墙。
2.3.5 借土方土场使用前, 应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置, 配以防雨排水设施。
2.3.6 填筑路基时, 应分层碾压并分层检查压实度, 并要求填土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只有分层控制填土的压实度, 才能保证控制水土流失量。对填石路段, 采用冲击式压实机械, 还应防止强烈振动对周边结构物产生的危害。
2.3.7 粉煤灰路堤施工中, 粉煤灰的运输和堆放应呈潮湿状态, 运输车辆周边密闭, 顶面加盖, 以防粉煤灰沿路散落飞扬而污染环境。同时在施工路堤两侧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和防雨水冲刷的措施,以防粉煤灰污染附近水源和农田等。半填半挖交界处, 或采用加筋挡墙的地段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时, 边角料应回收, 不得随意丢弃。
2.3.8 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 减轻扬尘污染。临时坡面应做集中排水槽; 暴露面及时压实、及时洒水, 注重水土保持工作, 并控制扬尘污染。
2.3.9 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区时, 注意调整作业时间, 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2.3.10 路堤填筑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不大于 75 分贝, 夜间不大于 55 分贝。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交通事业正以前所没有的高速度发展, 公路工程占地多、线路长、施工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面对环境保护问题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所有这些决定了公路的施工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结合起来, 要做到公路环保与国家经济、交通事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修建生态路, 环保路。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