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养鱼史 名传中外
这个地方养殖了中国十分之一的淡水鱼,这个地方的人在北京的中南海养鱼,这个地方能做出让皇帝流连忘返的鱼菜。这个地方就是荻港,一个河网纵横、芦苇丛生、荡漾棋布的水乡古村,占尽了这众多叫人称奇的“鱼”资源。说起荻港的养鱼历史,村副书记章金财如数家珍:“我们荻港养鱼的历史真是悠久得很啊……”然后从范蠡养鱼到桑基鱼塘,娓娓诉说起养鱼史。
荻港养鱼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所以现今还有蠡塘、蠡山漾等地名,因袭传说。到了汉代,有人以范蠡的养鱼经验为基础,写出了《陶朱公养鱼经》,而成为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及至唐代,荻港已有“水市”之称,饲养的鱼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菱湖与荻港咫尺相望,同依连水,池漾养鱼,水面种菱。古诗中曾记载“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情景。诗人何载乔也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春水龙湖绿满天,家家楼阁柳吹丝,菱秧未插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
到明清,荻港养鱼业不仅在选鱼苗、育鱼种、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鱼市更加兴旺。清代古诗中写道:“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利用挖池填埂,埂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池底污泥则再用来肥桑。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肥桑养鱼的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桑基鱼塘。荻港就是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几百年过去了,这种传统的养鱼法仍然因袭沿用,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桑基鱼塘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据说,荻港的养鱼技工走到哪里,那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荻港一位年长的大伯在介绍养鱼经验的时候,也不无兴奋地夸耀起当地渔民远赴重洋去介绍养鱼经验的事迹,他说有些人甚至到达了尼泊尔、印度。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而这其中显然不乏荻港渔民的贡献。
特色鱼味菜 香飘万里
在荻港,在清晨的雾霭里,可以看见当地捕鱼人家早早地从四乡的湖泊、塘、港、荡里,满载着鲜活的鱼虾,停泊在鱼巷口。荻港的一天就在这喧闹声中慢慢苏醒。荻港北望和孚漾,盛产湖鲜,四季烹饪原料应时入市,传统湖鲜享有盛誉。如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道乾隆钦点的鱼菜“烂糊鳝丝”。相传乾隆皇帝去海宁途径湖州,在船正欲解缆启程时,忽然想起有人对他说过,湖州荻港的“烂糊鳝丝”是一道不可不吃的鱼珍佳肴。此番来湖州,怎么能错过这道美食呢。于是下令停船,等着民间厨师为其制作一道烂糊鳝丝。等了将近两个时辰,但见一叶轻舟裁开如缎似锦的湖面,徐徐靠拢龙船,一厨师手捧十寸青瓷大盆,盆中鳝丝如黛山环绕,中间一凹潭放着蒜泥,熟油尚在沸腾,而鳝丝上有虾仁、火腿丝、鸡脯丝、蛋皮丝、红青椒丝等五色佐料点缀,恰似山花烂漫。乾隆见菜大悦,立即品尝起来,大快朵颐,连声称赞名不虚传。从此烂糊鳝丝列入了宫廷菜肴。湖州当地自清代以来多出名厨。旧时和孚有三大名宴之一的“虾味宴”,主要原料是荻港荡浜中的鲜嫩河虾。国民党元老陈果夫在和孚荻港时,常叫他的私人厨子施庆生制作虾味宴招待达官显贵。这道清鲜嫩滑的高品特色宴席,展示了水乡鱼虾菜肴柔情似水的风格。施庆生是民间烹饪的高手,后来把陈家菜肴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荻港渔庄的主厨是他的关门弟子钱荣华。钱师傅有一手做鱼的绝活,能用鱼做100多道菜。他在荻港开过小饭店,一直吸引着上海、杭州的客人。荻港渔庄开业以后,董事长徐敏利慧眼识珠,将其请到了门下。如今慕名陈家菜肴来到荻港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为这里原汁原味的鱼乡风情所吸引,更是为这里新鲜美味的鱼菜所倾倒。渔庄从包厢的名字,到内设的装修,再到用餐的餐具,都以鱼为题,以鱼为景,无不体现着主人对于鱼文化的远见卓识。
在荻港吃鱼,真叫新鲜。用柄网将鱼捞起活杀。更有甚者,当地农民在做饭前,用鱼钩,鱼叉,到荡里河里将捉起的鱼即杀做菜,岂不新鲜?荻港人食鱼还非常讲究时令,什么季节吃什么鱼,吃什么部位,都毫不含糊。民谚云:“正月螃,二月螂,卖田卖地尝一尝”,“鲫鱼头,四两油”。 荻港人对鱼如此偏爱、如此讲究,要是没有一种“笃定”、“坦然”的心情,是无法享用的。
悠久鱼文化 绵延至今
鱼和荻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止是以渔为业,更是将鱼融化为一种人文情怀渗透进了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作为“鱼米之乡”,有许多与鱼有关的风俗。旧时“做鱼秧”时,要“请财神”;夏末秋初时鱼病多发,要“祭塘”;到中秋还要行“拜塘头五圣”的仪式;到了收获季节,还要请亲朋好友“吃鱼汤饭”以示庆贺。“一曲渔歌贴浪飞,十二个月唱到头。正月鲤鱼讨口彩,跳出龙门好运来!二月银鱼丝白嫩,炒蛋白玉嵌黄金。”一叶扁舟、一汪清溪、一曲渔歌唱出了渔民对生活的希冀。
鱼文化除表现为各种鱼祭、鱼信仰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活动。在荻港渔庄,笔者目睹了独一无二的表演。只见那些身着红色对襟开衫的荻港姑娘们,居然在小渔船、菱桶、渔叉和木盆等渔家常用的器具上不断击打出时而激昂铿锵、时而婉约抒情的音乐来,并且把江南水乡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全过程用优美的节奏反映得惟妙惟肖。听着这如梦幻般美妙的音乐,乘着微风徐徐,禁不住想起一位黄梅诗人的《太白渔歌》:风吹湖水荡,鹤舞白云飞。叶茂连天碧,莲红映日辉。露寒芦荻瘦,浪急鳜鱼肥。夕照歌声起,渔舟满载归。这一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著名音乐艺术家乔羽当时在现场欣赏完表演后也曾十分激动地说:“我活到现在,还从未看过有渔船、菱桶、渔叉这些渔具充当演出器材,真精彩,太棒了!”
荻港人深知发扬和创新才是对鱼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保护。为了倾力打造荻港“鱼”文化品牌,就在桃花盛开的三月,还特意举办了湖州市首届“荻港和风暖、徐来鱼游欢”书画作品交流大展活动。湖州群艺馆的王老师介绍说,湖州素来以丝绸、 湖笔、 鱼文化三大宝贝最为闻名,而之前它们往往被作为单一的文化元素来宣传。事实上,细细品味,它们之间有着更为深层的联系。柔美曼妙的丝绸,流畅隽永的书法,缠绵相欢的鱼水,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柔”文化。如何将其三者拧成一股合力来宣传,将是一条弘扬“鱼文化”的崭新的思路。荻港渔庄董事长徐敏利也说,鱼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挖掘、整理、研究、提炼鱼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鱼文化的产业助推功能,使鱼文化合理地走向市场。由此将开设鱼文化博物馆和鱼品工艺店,组织鱼文化节、鱼产品交易会和鱼文化研讨会等。到那时,荻港会是一个真正的“渔家乐”,以其更坦然优雅的姿态,和全世界的人们分享这份深厚而悠久的鱼水情。□
这个地方养殖了中国十分之一的淡水鱼,这个地方的人在北京的中南海养鱼,这个地方能做出让皇帝流连忘返的鱼菜。这个地方就是荻港,一个河网纵横、芦苇丛生、荡漾棋布的水乡古村,占尽了这众多叫人称奇的“鱼”资源。说起荻港的养鱼历史,村副书记章金财如数家珍:“我们荻港养鱼的历史真是悠久得很啊……”然后从范蠡养鱼到桑基鱼塘,娓娓诉说起养鱼史。
荻港养鱼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所以现今还有蠡塘、蠡山漾等地名,因袭传说。到了汉代,有人以范蠡的养鱼经验为基础,写出了《陶朱公养鱼经》,而成为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及至唐代,荻港已有“水市”之称,饲养的鱼种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菱湖与荻港咫尺相望,同依连水,池漾养鱼,水面种菱。古诗中曾记载“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情景。诗人何载乔也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春水龙湖绿满天,家家楼阁柳吹丝,菱秧未插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
到明清,荻港养鱼业不仅在选鱼苗、育鱼种、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鱼市更加兴旺。清代古诗中写道:“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利用挖池填埂,埂上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池底污泥则再用来肥桑。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肥桑养鱼的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桑基鱼塘。荻港就是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几百年过去了,这种传统的养鱼法仍然因袭沿用,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桑基鱼塘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据说,荻港的养鱼技工走到哪里,那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荻港一位年长的大伯在介绍养鱼经验的时候,也不无兴奋地夸耀起当地渔民远赴重洋去介绍养鱼经验的事迹,他说有些人甚至到达了尼泊尔、印度。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而这其中显然不乏荻港渔民的贡献。
特色鱼味菜 香飘万里
在荻港,在清晨的雾霭里,可以看见当地捕鱼人家早早地从四乡的湖泊、塘、港、荡里,满载着鲜活的鱼虾,停泊在鱼巷口。荻港的一天就在这喧闹声中慢慢苏醒。荻港北望和孚漾,盛产湖鲜,四季烹饪原料应时入市,传统湖鲜享有盛誉。如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道乾隆钦点的鱼菜“烂糊鳝丝”。相传乾隆皇帝去海宁途径湖州,在船正欲解缆启程时,忽然想起有人对他说过,湖州荻港的“烂糊鳝丝”是一道不可不吃的鱼珍佳肴。此番来湖州,怎么能错过这道美食呢。于是下令停船,等着民间厨师为其制作一道烂糊鳝丝。等了将近两个时辰,但见一叶轻舟裁开如缎似锦的湖面,徐徐靠拢龙船,一厨师手捧十寸青瓷大盆,盆中鳝丝如黛山环绕,中间一凹潭放着蒜泥,熟油尚在沸腾,而鳝丝上有虾仁、火腿丝、鸡脯丝、蛋皮丝、红青椒丝等五色佐料点缀,恰似山花烂漫。乾隆见菜大悦,立即品尝起来,大快朵颐,连声称赞名不虚传。从此烂糊鳝丝列入了宫廷菜肴。湖州当地自清代以来多出名厨。旧时和孚有三大名宴之一的“虾味宴”,主要原料是荻港荡浜中的鲜嫩河虾。国民党元老陈果夫在和孚荻港时,常叫他的私人厨子施庆生制作虾味宴招待达官显贵。这道清鲜嫩滑的高品特色宴席,展示了水乡鱼虾菜肴柔情似水的风格。施庆生是民间烹饪的高手,后来把陈家菜肴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荻港渔庄的主厨是他的关门弟子钱荣华。钱师傅有一手做鱼的绝活,能用鱼做100多道菜。他在荻港开过小饭店,一直吸引着上海、杭州的客人。荻港渔庄开业以后,董事长徐敏利慧眼识珠,将其请到了门下。如今慕名陈家菜肴来到荻港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为这里原汁原味的鱼乡风情所吸引,更是为这里新鲜美味的鱼菜所倾倒。渔庄从包厢的名字,到内设的装修,再到用餐的餐具,都以鱼为题,以鱼为景,无不体现着主人对于鱼文化的远见卓识。
在荻港吃鱼,真叫新鲜。用柄网将鱼捞起活杀。更有甚者,当地农民在做饭前,用鱼钩,鱼叉,到荡里河里将捉起的鱼即杀做菜,岂不新鲜?荻港人食鱼还非常讲究时令,什么季节吃什么鱼,吃什么部位,都毫不含糊。民谚云:“正月螃,二月螂,卖田卖地尝一尝”,“鲫鱼头,四两油”。 荻港人对鱼如此偏爱、如此讲究,要是没有一种“笃定”、“坦然”的心情,是无法享用的。
悠久鱼文化 绵延至今
鱼和荻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止是以渔为业,更是将鱼融化为一种人文情怀渗透进了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作为“鱼米之乡”,有许多与鱼有关的风俗。旧时“做鱼秧”时,要“请财神”;夏末秋初时鱼病多发,要“祭塘”;到中秋还要行“拜塘头五圣”的仪式;到了收获季节,还要请亲朋好友“吃鱼汤饭”以示庆贺。“一曲渔歌贴浪飞,十二个月唱到头。正月鲤鱼讨口彩,跳出龙门好运来!二月银鱼丝白嫩,炒蛋白玉嵌黄金。”一叶扁舟、一汪清溪、一曲渔歌唱出了渔民对生活的希冀。
鱼文化除表现为各种鱼祭、鱼信仰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活动。在荻港渔庄,笔者目睹了独一无二的表演。只见那些身着红色对襟开衫的荻港姑娘们,居然在小渔船、菱桶、渔叉和木盆等渔家常用的器具上不断击打出时而激昂铿锵、时而婉约抒情的音乐来,并且把江南水乡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全过程用优美的节奏反映得惟妙惟肖。听着这如梦幻般美妙的音乐,乘着微风徐徐,禁不住想起一位黄梅诗人的《太白渔歌》:风吹湖水荡,鹤舞白云飞。叶茂连天碧,莲红映日辉。露寒芦荻瘦,浪急鳜鱼肥。夕照歌声起,渔舟满载归。这一节目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著名音乐艺术家乔羽当时在现场欣赏完表演后也曾十分激动地说:“我活到现在,还从未看过有渔船、菱桶、渔叉这些渔具充当演出器材,真精彩,太棒了!”
荻港人深知发扬和创新才是对鱼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保护。为了倾力打造荻港“鱼”文化品牌,就在桃花盛开的三月,还特意举办了湖州市首届“荻港和风暖、徐来鱼游欢”书画作品交流大展活动。湖州群艺馆的王老师介绍说,湖州素来以丝绸、 湖笔、 鱼文化三大宝贝最为闻名,而之前它们往往被作为单一的文化元素来宣传。事实上,细细品味,它们之间有着更为深层的联系。柔美曼妙的丝绸,流畅隽永的书法,缠绵相欢的鱼水,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柔”文化。如何将其三者拧成一股合力来宣传,将是一条弘扬“鱼文化”的崭新的思路。荻港渔庄董事长徐敏利也说,鱼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挖掘、整理、研究、提炼鱼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鱼文化的产业助推功能,使鱼文化合理地走向市场。由此将开设鱼文化博物馆和鱼品工艺店,组织鱼文化节、鱼产品交易会和鱼文化研讨会等。到那时,荻港会是一个真正的“渔家乐”,以其更坦然优雅的姿态,和全世界的人们分享这份深厚而悠久的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