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西恩·弗洛伊德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触肌理是绘画语言要素之一,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表现方式。卢西恩·弗洛伊德是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大师,其艺术特色的转变和发展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影响。到了晚期,弗洛伊德更痴迷于笔触肌理的研究,从他晚期的绘画作品中不难发现笔触肌理的厚重感,这也影响了后来者的绘画创作。同时,他的画面中充满了不安和惊悚,深刻揭示了当代人的心理特征,拓展了写实绘画的情感内涵。通过了解弗洛伊德的艺术背景,以晚期绘画作品为例,探索笔触肌理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以进一步试论笔触肌理在个人绘画创作中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卢西恩·弗洛伊德;笔触肌理;情感表达
  一、卢西恩·弗洛伊德的艺术背景
  (一)生平背景
  卢西恩·弗洛伊德①是当今世界写实油画家的杰出代表。他1922年出生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维也纳家庭,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父亲是一位建筑师。卢西恩·弗洛伊德在柏林度过了他的童年,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于他是犹太人,从小就被同伴嘲笑,这让他深切地体会到被压迫和嘲笑的现实,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使得弗洛伊德的性格孤独而敏感,影响了他今后的艺术创作。1933年,弗洛伊德随父移居英国,走上艺术之路。
  (二)对绘画技法的探索
  笔者通过对弗洛伊德诸多作品的研究,发现他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划分,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他在对艺术道路的探索中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蔓延给人们带来了恐怖和残害,使得弗洛伊德的绘画作品中呈现出人们恐惧、冷漠、脆弱的心灵和社会的动荡。而后当弗洛伊德接触到弗朗西斯·培根和弗兰克·奥尔巴赫的作品时,看到培根自由奔放的笔触后,其画面则流露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和焦虑。
  此后,弗洛伊德通过不断地对笔触肌理进行探索,绘画技法逐渐成熟,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方向,他不再追求画面的装饰性,而是用猪鬃笔进行绘画,因为猪鬃笔的硬度能够产生丰富的笔触和肌理。弗洛伊德运用各种笔触来探索在画布上留下的肌理效果,這些笔触的走向,并不是严格按照人体的结构,而是靠弗洛伊德自己对描绘对象的理解和情感去表现人物的,使得画面的每一处都被赋予了极强的表现力和强烈的生命气息。
  二、卢西恩·弗洛伊德绘画中笔触肌理的分析
  (一)笔触肌理的特点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反映出略显夸张的造型、密集的线条和强烈的对比,以及突出的装饰构图的艺术风格,画中所传达的情感是敏感、简单、深刻的。中、晚期的绘画风格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开始追求真实自然,不再是平面化的夸张表现,而是通过笔触肌理加强对画面结构的造型表现,制造肌理效果;第二阶段是成熟阶段,大胆地进行笔触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探索新思维和绘画表现方式。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人物情绪更加饱满丰富,人物造型更结实有力。
  弗洛伊德绘画风格成熟的晚期,笔触与肌理成为弗洛伊德绘画语言中最鲜明、最独特的个性化标志。画面中的肌理呈现出一种近似浮雕的效果,纵横交错的笔触再加上颜料在画面上大量地叠加堆积,造就了一种浑厚的艺术氛围。严格地说,他不仅表现了人类皮肤的纹理,同时也表现出自身对颜料积累而产生肌理美感的喜爱。这一时期的绘画整体效果变得更有张力,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其色彩表现丰富厚重,造型严谨扎实,笔法处理无拘无束,更注重的是肌理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与早、中期绘画相比,弗洛伊德晚期风格的转变似乎更有技巧,并且他积极主动地将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完美地结合起来,以细腻、深情的笔触肌理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二)晚期代表作品《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的分析
  笔触肌理是弗洛伊德绘画风格中最独特的部分,是一个属于他的艺术符号。《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在2008年以三千多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幅作品打破了在世画家的最高记录。从这幅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不同于他早期和中期作品中笔触的细腻和肌理的平滑,晚期作品中的笔触肌理厚重老辣。画中肥胖的肉体在沙发上堆叠,肉块与形体的起伏交织,以及对于整体绘画表现的张力,无一不在体现着弗洛伊德的艺术修为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并不按照人体的生理结构,而是依托在固定的光源下,运用自由奔放的笔触,将肉体的阴影和结构以团块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画面显得极其富有张力,就像以笔为刀,在画布上雕刻出来一具活生生的肉体。再加上与颜色的结合,色彩的堆砌表现出丰厚的物质效果。
  这精彩的画面内容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主题的意义:一个负责管理救济基金的人,为何这么胖?有什么讽刺意味吗?显然,弗洛伊德不仅以画面的形式接近丑陋的真相,而且在画面的内容中无情地揭示了真相,在他对画面细节与立意的敏感掌控之下,似乎随时在提醒着观者要审视自己。
  弗洛伊德试图用自己的独创性去探索社会中的各个群体,并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艺术来源于对一切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然而在他的艺术王国中,他对于客观事物并不是单纯描述,还赋予了对象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情感与思想,这与中国绘画理论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②是一致的。弗洛伊德不再把对物体的描述和绘画技巧放在首位,而是把技巧和思想完美地结合起来,注重情感的表达。
  弗洛伊德只画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描绘生活中亲近的、真实的人们,恋人、私生子、社会上层人士等都可能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他对绘画一向持严谨的态度,不仅仅是对物体的简单临摹,而是选取了某一时刻中模特所处的一种特殊状态,可见这位现实主义大师在用他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体验,去讲述一个不落俗套的传奇故事。
  三、对本次创作方案的影响
  (一)创作技法上的影响
  在他独特艺术语言魅力的熏染下,笔者从弗洛伊德充满质感的画面效果中受到的影响颇深,不断地思考、反思,尝试这种绘画语言风格。在创作手法上,主要突出个人对笔触肌理的感受和理解。笔触肌理是油画中特色的绘画形式,对于创作而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人物的表情、衣着和环境等有关因素都需谨慎处理。在绘画技巧上,处理暗部要透明轻薄,比如头发和衣着,而人物的面部是画面中的视觉中心,也是最容易出彩的地方,所以对脸部的刻画要细致入微,适当做一些肌理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人物形象特征的新鲜感和画面层次感。同时,在处理环境时,不追求细节,充分发挥油画颜料的特性,使画面协调的同时突出自己的绘画个性。   弗洛伊德常常描绘更多的是身边亲近的人,此次创作笔者选择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室友们,使用反复叠加的小笔触来刻画人物面部结构特征,较多使用土红、土黄和肉色,呈现出暖色调的画面关系,注重画面厚重、立体的效果。不求与人物自身的色彩相吻合,而着意注重人体结构和人物气韵。
  (二)思想情感上的影响
  弗洛伊德独特的笔触肌理表现方法,也使笔者在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和表达上获得了新的灵感与启发,且学会以现实为基础,以独特的灵魂去感受、去欣赏生命的意义。在调整阶段,人物的塑造需要反复斟酌,在加强笔触肌理效果的同时更应该抓住的是人物的精神气质。她们的音容笑貌使笔者迫不及待想用笔触肌理的力量和表现力去探索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也是为了记录笔者在本科期间真挚的友谊、一个个令自己感动的瞬间。
  最后,在学习认识弗洛伊德晚期绘画中笔触肌理之后再结合自己的创作过程,不仅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绘画艺术有了憧憬。绘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方式,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思想结晶。弗洛伊德真实地表达了他所看到的、所想到的,用特有的笔触肌理表达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感受,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今,我们应该在弘扬本土民族文化的精神、借鉴西方绘画大师作品的同时,继续创新,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油画艺术。如何通过绘画来更好地实现自我与承载思想文化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努力。
  四、结语
  从弗洛伊德的绘画语言中可认识到笔触肌理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弗洛伊德绘画与笔触肌理巧妙结合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油画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更能直观地传达油画作品的情感内涵。绘画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不停自我否定的过程,而笔触与肌理在绘画过程中为绘画带来的偶然性与趣味性,就如黑夜里的闪光点,不断引导与激励着我们去追寻着最终的光明,这可能也是绘画自身魅力的体现与艺术家为何乐此不疲进行绘画创作的原因之一。就绘画形式与艺术思想内涵而言,在绘画形式众多的今天,笔触肌理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头,就如何运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主张与艺术个性这一问题,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
  注释:
  ①卢西恩·弗洛伊德是英国画家Lucian Freud的中译名,目前,国内对此画家名字的译法有很多,例如“卢西安·弗洛伊德”“吕西安·弗洛伊德”“路西恩·弗洛伊德”“卢西恩·弗洛伊德”等。本文选取了“卢西恩·弗洛伊德”这一译名。
  ②这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
  参考文献:
  [1]袁志剛.浅析卢西恩·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及其艺术特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董郭英.卢西恩·弗洛伊德绘画之我见[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周琦.浅谈当代写实绘画的殉道者和圣徒:卢西恩·弗洛伊德[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4]邵振豪.从笔触肌理浅析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5.
  [5]翁雅棋.国内卢西安·弗洛伊德绘画艺术研究述评[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6]陶海波.浅析卢西安·弗洛伊德晚期绘画中笔触肌理对于油画创作的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7]袁志刚.心灵的痕迹:卢西恩·弗洛伊德不同时期作品中的笔触肌理[J].美术大观,2010(12):207.
  [8]张修亮.卢西恩·弗洛伊德油画笔触样式分析[J].艺术教育,2011(8):129.
  [9]郭佳丽.论卢西恩·弗洛伊德绘画语言的个性化特征[J].美与时代(下),2016(5):76-77.
其他文献
摘 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方法和科学路径。高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纪委工作“三转”、创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当前高校应从建章立制、细列清单、分类约谈、线索处置四个方面推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并通过完善指标体系、明确转化标准、构建协同机制进行策略优化。  关键词:高校;监督执
摘要:油画是艺术家进行表达的艺术媒介,只有将色彩、线条、符号等形式因素相结合,才能使油画作品得到很好的表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油画创作能通过作品去反映当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油画风格也让我们了解了各个时代不同的美学思想以及技法的形成,给我们的创作和审美都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通过技法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传递心灵层面的共通和融合。从光影技法的角度出发,可以探究油画的奥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巡察工作,立足政治巡视构建“四项监督全覆盖”,形成监督合力,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在提升治理体
摘要:西方油画作为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虽然油画在16世纪就传入中国,但也只是为封建王朝服务,接触和了解油画的人少之又少。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大潮再次将油画引入中国。虽然战争年代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但画家很难潜心研究绘画语言,油画无法得到广泛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油画才真正在中国扎稳了脚跟,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被创作出来,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毛
摘要:绘画艺术作为图像語言门类,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艺术表达中,良好的图像叙事性表达是作品与观者产生共鸣的关键,如何分析和解读每一幅艺术创作是观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图像叙事性发展和艺术创作中图像叙事进行研究,可为观者对图像叙事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图像叙事;隐喻;创作  一、西方图像叙事性的发展及演变  美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门类,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洞窟壁画,当时其图像叙事主要为
摘要:中国画属于“意象的艺术”,造型是绘画语言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进行分析,探索出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具体形式及成因。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画的绘制方法,还应该了解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画具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画;“意象造型”;透视;“简”  人们惯用造型来表达物体形象。从广义上来讲,一切人和物体在绘画中的形象都可以称为造型
摘要: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一位极富个人特性的天才艺术家,他用雕刻刀般的线条、简约鲜艳的色彩和个性化十足的造型语言作为工具,打造了一个专展现唯美忧郁的女性美感的艺术王国。基于早期对于古希腊艺术的学习和熏陶,以及同时代塞尚和毕加索两位大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影响和自身雕塑创作的经历,莫迪里阿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方式,成为那个时代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雕塑感的画家。但莫迪里阿尼的艺术最大的动人之处在
摘要:传统人物十八描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元以后人物画渐趋衰败,到清末时已危在旦夕,写意人物画也因轻视造型险象环生。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20世纪初,黄羲坚守传统文化根脉,通过对传统人物画衣纹规律的再认识重塑十八描的重要地位,为国画线条语言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使十八描重回大众的视野。黄羲为传承十八描所做的尝试,不仅弘扬了十八描传统,也以现代人文价值取向,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得到创造性的发
摘要: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最早提倡美育的教育家,被称为“美育之父”。他的美育观是在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现代的思想观念所产生的。蔡元培打破了中国传统封闭的美育观,使得美育重新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之中,促进了现代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转型,这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对以后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美育观;蔡元培;转型  一、中國传统美育观  中国传统美育最早可以追溯到
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为版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创作作品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促使版画艺术家们投入更多精力到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的探索当中。将综合材料运用到版画创作当中,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版画的表现力。版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特殊的手段间接达成艺术目标,是一门印痕艺术。利用传统材料进行版画创作,很容易受到技术、手法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