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成熟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

取雌雄不限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均>2.0 kg,在每只兔子双侧耳腹侧中部相同位置制造瘢痕模型,观察瘢痕的大体形态,并分别在创面上皮化后1、2、4、8、12周切取兔耳瘢痕组织标本。在上皮化12周瘢痕组织标本收集后,于兔耳腹侧正常皮肤处收集正常皮肤组织,分别液氮保存行HE染色及Western印迹观察兔瘢痕的组织学变化及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

结果

瘢痕成熟过程中,瘢痕Ang-1表达趋势是先升高,自上皮化后1周0.22±0.04至上皮化后2周最高0.29±0.11;之后逐渐降低,上皮化后4周0.12±0.06,上皮化后8周0.05±0.01,至上皮化后12周最小0.00±0.00,接近正常皮肤Ang-1表达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瘢痕的变化表现为瘢痕的表皮层及真皮层逐渐增厚,至上皮化后4周左右最厚,细胞排列密集,以后瘢痕逐渐变薄,细胞密度进一步降低。

结论

Ang-1在瘢痕中表达的变化趋势与瘢痕形态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致晕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现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二病区收治的552例晕厥患者,采集患者临床资料,排查晕厥病因。552例晕厥患者在住院期间由3位心内科(含电生理专业)医师制定诊疗计划。分析出院诊断为室速导致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现况。结果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室速导致晕厥者130例(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修饰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面部移植脂肪保留率的方法。方法将60例入选美容就医者随机分为PRF联合脂肪颗粒移植组(观察组)和单纯脂肪颗粒移植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不同面部轮廓缺陷部位,分别抽取适量的自体脂肪颗粒,并与全血中离心分离的PRF混合或不混合后进行自体移植。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外形基本稳定,两组病例面部均较前饱满,轮廓
目的探讨利用旋转联合推进形式的臀上下穿支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臀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臀部褥疮患者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35~79岁。所有病例均进行一次清创负压治疗,控制局部感后,根据拟修复创面与臀上、下穿支动脉穿出部位及局部软组织情况,选择相应穿支动脉为蒂,形成岛状皮瓣,以旋转及推进联合的方式转移修复创面。结果37例伤口经一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面部深层脂肪逐渐萎缩,浅层脂肪逐渐移位,眶区、上颌骨逐渐老化,中面部是面部老化最早出现的部位之一,也是实现年轻化外观的重要部位。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抗衰老分会、医美线技术分会组织部分专家对中国人群中面部年轻化治疗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形成共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群中面部定义、中面部老化特征及评估方法、常见治疗方式(微创注射技术、光电技术、美塑疗法、埋线技术、脂肪
乳房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是一种与假体植入密切相关的乳房T细胞淋巴瘤,近年来逐步得到认识和了解。虽然该病恶性程度较低,但在疾病的任一阶段都应将它视为一种恶性肿瘤来对待,因此,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加强整复外科医师对该病的了解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以更换性别为目的行乳房切除术群体与以改善形体美为目的行乳房缩小术群体的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诊治的83例乳房整形患者中筛选随访完整的24例女性乳房3层十二维度求美心理评定量表对行乳房切除术和美学乳房缩小术两组(每组12例)24例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测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和两组间患者的心理状态特点。结果美学乳房缩小术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腋窝切口与传统乳晕切口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患者50例,年龄18~40(25.3±6.0)岁,其中内窥镜辅助腋窝切口组24例,传统乳晕切口组26例。术后对手术效果、患者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估及组间比较。结果内窥镜辅助腋窝切口组24例出现血肿1例(4.2%)、血清肿1例(4
目的探讨面部微晶磨削术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98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联合组50例患者(男34例,女16例,年龄19~31岁)用面部微晶磨削术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19~30岁)用面部微晶磨削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评分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颅颌面畸形,主要采用以颌骨牵引成骨和外耳再造为主的综合治疗,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的治疗更趋个性化、精准化,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尤其是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将实现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颌骨、耳软骨的精准再生修复。
目的探讨对偏颌畸形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手术导板,评价其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5例偏颌畸形患者,术前进行颌骨CT扫描与牙齿激光扫描,数据三维重建与融合后进行虚拟手术设计,根据手术设计方案双颌加颏成形术式,设计并三维打印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钛合金、颏成形术树脂截骨与定位导板,下颌支矢状劈开术采用三维打印颌板技术。术后结果与手术规划进行三维测量,并统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