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小巷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次站在这著名的一人巷前,已是二十多年过去。面前的熙来攘往,人流如织,全不在我的眼里,他们全是因为一个人,而不是巷;他们是过客,甚至没有记忆的留存。
  可我不是,无论童年的天真还是青春的萌动,还是成长的伤感,都与巷有关。像孩子之于母亲,那脐血的带哟,剪不断,理还乱……
  童年的天堂
  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是从小巷开始的。狭长的天,幽深的道,擦肩而过的人,还有悠远的叫卖声,无不让褓褓中的我感到新奇。
  睡着我的摇篮,一头在家里,一头在小巷。妈妈的脚晃动着摇篮,手里是纳着的鞋底或者缝补的衣服,我也不闲着,手腕上的铃铛就够我忙活半天。睡着时,妈妈无须在身边,自有清凉的风在照看着我。突然地梦醒,哇哇的哭叫,首先召来的是来往乡邻的驻足和叽喳的小鸟,几句逗笑,几下轻晃,我比睡着了还自在开心。
  蹒跚学步是踩着小巷里的不规则石板进行的,像镜子一样,能照见憨态可掬的我。数不清的礼物也来源于小巷一片锅巴,两颗糖,几个枣,从或粗糙或细腻的手传递到我的小手,不用客气,吃在嘴里,他们就很开心。
  奶奶的故事很长,比小巷还长。蒲扇轻摇,故事随风而至,一直跟随着我跑进梦里。当星星听到与它们有关的故事时,也跟着在顽皮地眨眼,还有嫦娥和月高,还有牛郎和织女,还有岳飞。
  我可以跑出巷子了,一转眼,就没了我的人影。从一个巷子到另一个巷子,走不出的小巷,都是我的天地和乐园。远远地一声轻唤,再一转眼,我已趴在饭桌上狼吞虎咽。我稍稍长大后的小巷,难得清静,几个小伙伴就能把小巷翻了天。大人的斥责,只换来片刻的宁静,谁叫小巷是我们的世界呢?我的世界我当家。
  终于,到了背着书包上学的年龄了。早晨以及傍晚,书包在屁股上拍打着,手上是课本,琅琅读书声挤满了小巷,大人们的笑是最美丽的背景音乐。一个个小板凳摆在了门口,从巷口看去,一溜专注于写字的脑袋。那时那刻,小巷比夜晚还安静,蟋蟀也知趣地闭嘴了,它们在等,等待作业写完后的我们。
  小巷,真的是童年的天堂!
  青春的伊甸园
  奶奶成为故事里的人,妈妈的头发开始被太阳晒白,我成了一棵树,一棵走在巷子里擦身而过时需要侧身的树。
  白天的小巷没有我的身影。
  每当夜慕降临,寂寞的巷口不再成为寂寞。我在等,等一个娇俏柔美的身影。不需要太多的道具,一本书就已经足够,从我的手里转移到她的手里,再从她的手中返回到我的手中。有脚步声响起,我消失了,她也是,脚步声过去,隐身了的我们再度出现,像有魔法在身。
  有月高挂,落在青石板上就是舞蹈,盈盈地跳动,节拍与我们的心跳保持一致。偶尔的别扭,巷口会孤单那么一两个时辰,远远地瞩目,像月在中天的关注。猛不定地,一双手轻悄蒙住了眼睛,夸张地惊慌,甜蜜的微笑,两双蕴含太多内容的眼睛又对视了,有火花闪烁,一弹即开,然后是两个秀长的身影若即若离。
  曾经有焦急地等,曾经有喜悦地遇,曾经有不被理解的怨,曾经有久别的念,因为青春,什么都成为可能。小巷是见证者,默默无声地见证。其实,小巷已经铭记,斑驳的墙壁,厚重的石板,把光阴铭记,把小巷里的人铭记,更把小巷里的故事深深地铭记。包括我们的青春和爱。
  那时,小巷是青春的伊甸园!
  当我的目光向巷外延伸,我的脚步向巷外挪动的时候,小巷像针,戳痛我的心灵和肌体了。一人巷,家乡最著名的小巷,因为一个人的名字而名扬四海,甚至压倒了所有的小巷成为唯一的巷的标点。儿时的我,也曾被父亲多次提耳前片瞻仰和“借光”。
  可在我的眼里,它只是小巷,家乡众多小巷里的一个。每一个小巷都像一个母亲,不断地蕴育着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光彩,都有意义。他距我很近,可是只是我,离他很远。
  我永远走不出小巷,但不只是那条著名的小巷。那条小巷因为一个人而荣光焕发,而夺人眼目,而生机无限;我更希望所有的小巷都能生机盎然,不只是在我的记忆中存留和流连。它们一样地美丽,一样地魅力,一样地可亲可敬。
  它们一样会成为历史,是否也应该一样活下去!成为活着的历史,活着的,不只是记忆和往昔!
  (编辑 若水)
其他文献
栏目名称: 《农广天地》  栏目宗旨: 传播农业科技经营知识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节目定位: 农业科教类专题节目  《创富路上》是一档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先进生产方式、宣传现代经营理念、分享创业致富经验的服务型专题类系列节目。该系列节目宗旨是,通过典型范例来展现和反映我国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风貌,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该系列节目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致富为
两千多年前,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面临“舍”与“得”的问题。“舍”与“得”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舍”是“得”的前提,需先“舍”而后才会有所“得”。可以说,舍得是一种处世哲学与交际艺术。  金庸与梁羽生同为新派武侠小说大家,被赞为“一时瑜亮”。然而两人互不服气,打了几场“笔墨官司”。在上世纪60年代,梁羽生的地位和影响一度超过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的一首《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述了早春漫画西湖边所见的明媚风光,让人们愈加对外出踏青的喜爱和向往。  初到日本,陈宛如和家人兴高采烈地一大早出去,想领略一下异国早春的风光。可没想到的是,日本的早春,并没有想象的鸟语花香,倒是空气中不知飘荡着什么东西,弄得人鼻子痒痒
在骄傲的人类眼里,那些不会言语,无法思考的植物,不论小草或大树,除了能带来碧绿,涵养土壤,光合氧气,提供食物,就是木木地长着,悄悄地死去,别无所长。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低下头来,认真观察,虚心研究,就会发现,植物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敬重、借鉴、师法。  顽强坚韧。岩缝里的松柏,屋顶上的衰草,只要有一丁点儿泥土,它们都能够破土而出,倔强地成长,而不会埋怨造物主对自己的残忍和薄情。就像京剧《沙家
1972年底,距离我父母打包、下乡两年多一点儿,原来下决心远离北京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突然意识到:在北京保留一个住处多么重要!同理,原来那么轻易放弃住处多么愚蠢。留一个住处,意味着你仍然算是“北京人”,好像占有了一个返回的桥头堡,而失去它则意味着你将永远漂流在贫穷、陌生的“外地”——这个词,简直就等于流浪汉加要饭的!  我妈妈也加入了返回北京的人潮,但,回哪儿呢?我们原来住的单元,早被觊觎住
本来,那个中秋夜,我邀约了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准备了香甜的月饼,欲一同赏月。我们在屋外的阳台上摆好了桌椅,搁上了月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嫦娥踩一轮明月,翩翩舞袖而来!然而,期待中的明月迟迟未能现身,天空始终一片晦暗。我們大都唏嘘、郁闷,尤其是十几岁的儿子,感慨得最具悲情:“中秋无月,还叫啥十五?”唯有饱经风霜的老太爷不文不火,轻描淡写地捋须一笑:“中秋无月,实属平常,我见得多啰。”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在培养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由于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德育评价的复杂性和德育成果的隐蔽性,我们好多教育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了“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德育成为教育中的“软肋”。但是,当我们走进天津市武清区,惊喜地发现在武清这块教育成果丰硕的土地上,德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扎实且全面,特色鲜明且成绩突出。探索和挖掘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来说都有相当大的困难,而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则能够使教学变得更加便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抽象难懂的几何图形进行处理,使得静态、晦涩难懂的图形动起来,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与教师、资源之间的多元互动。同时,要求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找课堂所需的教学资源,完成常规教学条件下难以进行的数
常言道:金钱是身外之物。据此可以推定,有钱与无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实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过,人在没钱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窘境,甚而是绝境,对此,我有印象深刻的亲见和亲历。  1956年,我在六安南门口的三中读初二,班上有位叫朱天栋的同学,虽然来自偏远山区一个叫张家店的小地方,但却是白面书生美少年。圆脸,水灵灵的双眼,嘴角上永远挂着几分微笑,微笑里透着倔犟。这朱天栋有两大长处,一是成绩拔尖,二是
幼年时候,曾与死神擦肩而过。死神轻吻了一下我的额头,怜惜地说:“孩子,你太小了,还是回去吧!”  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失足落水的那个夏日清晨,聒噪的蝉鸣,晃眼的日光,徒劳的挣扎,神志渐迷的瞬间,竟然也会有濒死的恐慌和对生的深深的渴望。  那年,我七岁。  毕竟年幼,七岁时候与死亡如此贴近的体验,很快在家人的安抚和如歌的岁月中远去。成长的过程,有太多的惊喜和快乐,比死亡更值得记取。唯一挥之不去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