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索课题研究报告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线上教学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相应的思政课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是2020年突发情况的到来,使得线上思政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应时而生的思政课线上教学既具有其独有的优越性,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的育人实效,通过综合探究线上教学各因素、各环节 ,提出思政课线上教学育人实效策略。
  [关    键   词]  思政课;线上教学;有效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20-02
   一、课题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近些年来线上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在2020年年初,为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思政教师走下讲台,变身“网络主播”,以网络课堂为教学主战场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使得线上思政课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但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政课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不是很多,基于以上思考,为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成效,特开展研究,以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希望能给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二)实践意义
   思政课线上教学起步较晚,思政教师线上教学经验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丰富,线上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课题从在教学前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提升线上教学实效和在教学后巩固线上教学成果三个维度全面分析提升线上教学的策略,且策略便于实际操作,对于提升线上课堂实效和育人实效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以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有效路径为目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评价修改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当前思政课线上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出有效的思政课线上教学路径。
   (二)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深入分析研究线上教学相关文献,提炼出对本文撰写有借鉴意义的理论观点。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将思政课线上教学相关问题设计成调查问卷分发给任课教师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并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收集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积极反思,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充实课题理论成果。评价修改法:通过尝试在思政课线上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寻找问题,虚心接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根据评价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线上教学设计。
   三、研究开展的主要活动
   (一)情况调研
   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分别开展调查,从教学实际中分析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问卷抽样研究、交流访谈等形式,得出广大师生对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自主性和便捷性等优势给予认可,但也存在教学监督难保证、成效难测量等问题。
   (二)经验梳理
   走访调研和查阅线上教学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借鉴。设计线上实践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并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将总结的经验再次运用到相似的课例中去,观察反思并整改。
   (三)名师访谈
   专访思政课线上教学名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专访其他学科线上教学名师,从其他学科的线上教学智慧中汲取可為思政课所用的内容,拓展研究思路。
   (四)专题研讨
   定期召开课题组集体讨论会和教学个案研究会,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研究得失,指导和完善线上教学过程。
   四、课题研究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吸引力问题
   思政课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多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线上教学兴起后,相当一部分部分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和枯燥感,加之线上教学存在情感交流难以调控和教学监督难以保证等局限性,使得思政课线上课堂缺乏吸引力。课题组通过创设性地整合思政课线上教学核心要素,让思政课线上课堂“活”起来。
   (二)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思政课线上教学面临着教师教学理念不够成熟、实际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和学生难以管理调控等一系列制约课堂实效性的难题,课题组立足具体实际,紧紧围绕以生为本这一根本落脚点,大胆革新,坚持内容有温度,方法有效度和策略有力度,从而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问题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网络信息化手段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成为必然之势,解决如何用“冷技术”为“暖教育”服务和避免信息技术异化成为当务之急,课题组通过探究如何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高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课题研究成果及影响
   (一)研究成果    1.构建“三到”线上教学课堂
   裴斯泰洛齐曾提出著名的“3H”思想,“3H”主要指头(head)、手(hand)、心(heart),其中头手心分别指的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根据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特点,创设性地对“3H”思想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三到”线上教学模式。即“知到”:知识传授;“行到”:行动落实;“情到”:情感培养。并在具体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以情促知,以知导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1)思维启发显“知”到,知识组合助吸收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框架模糊,问题意识不清晰,拎不清课程主线和要说明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课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介绍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环节,设置课前问题引导,课中话题讨论,课后问题答疑。其次,按模块归纳整合教学内容,优化专题设置,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最后,通过资源库形式补充学习内容,扩展知识面。
   (2)行动导向显“行到”,知行合一助效能
   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效果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行为显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行动为导向,一方面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创设情景、问题讨论、互动答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強化合作探究,以任务驱动促协作,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小组,组织各小组进行研讨探究和线上成果汇报,用同伴学习法提升学生行动力。最后,结合专业特色进行线上教学实践,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做到课程思政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3)情感传递显“情到”,价值引领助成长
   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的主渠道,因此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注重设计情感价值传递环节,以情促学,以情导行。主要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设置优秀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共情共鸣;及时进行状态数据评估并给予奖惩,调动学生线上课堂情绪,以情启思;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线上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为以情化人创设良好的软环境。
   2.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思政课是一项多层次多要素的负责系统工程,根据线上育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凝练了教授主体、学习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监督评价五种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构筑思政课线上育人共同体。
   (1)教授主体层面,教师要更新转变教学理念,储备线上教学能力,组建线上教学专业团队,定期开展线上能力培训,集体备课和专题研讨会。
   (2)学习主体层面,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线上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强化自我认同为理念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加强与学生的线上情感联结,激发学习内在兴趣。
   (3)教学内容层面,按模块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优化专题设置;根据具体实际,精选教学案例,用好鲜活教材,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性相结合设计个性化教学;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开发网络共享优质课程教材,完善教学资源库。
   (4)教学方法层面,主要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创设良好的互动,坚持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小组研讨、团队任务布置等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式、问题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5)监督评价层面,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监督评价应坚持综合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状态数据分析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将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堂纪律、线上作业测试和线下行为列入综合评价内容,最终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和阶段性、终结性”的评价模式和“学生评、小组评、教师评”的综合评价方式。
   (二)成果影响
   1.通过研究改变了原有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单一性和机械性,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丰富了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管理也更加高效,“三到”线上教学课堂和“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学生主体性进一步凸显,创新能力增强,激发了学生线上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线上思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2.将研究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课题组教师线上教学理念更新转变,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参与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录制,撰写了多篇研究性论文,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改进思政课线上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初步建构了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线上教学模式。
   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思政课属于养成性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具有长期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受限于研究人员的能力,对于线上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思政课线上教学属于新兴领域,正保持蓬勃发展之势,思政课线上教学策略也需要随着时代和学情的变化而不断做出新的调整,今后将继续进行持续深入研究,不断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立德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明慧,周博.“三个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提升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6,40(9):99-102.
   [2]廖达炎.试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着力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23-24.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是Dunn夫妇编制的一套评估接受性词汇能力的测验,发表于1959年,截止到2007年共做过三次修订。遵循该测验的历次修订和版本传播的基本线索,梳理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该测验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自闭症群体一般性语言能力评估、简单智力筛查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学者对《汉语成语小词典》的统计研究,收入该词典的汉语成语中组合性成语占1.82%,综合性与融合性成语共占98%。但目前尚缺乏针对综合性和融合性成语的手语表达研究。在厘清汉语成语的手语表达的内涵的基础上,以分类法为基点,探究汉语成语的手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研究出汉语成语的手语表达的三大策略,即组合性成语采用相同策略,综合性成语采用相似策略,融合性成语采用相符策略,以此破解汉语成语所指意义的双层性、汉语成语与中国手语的复杂关联这两大难点。
[摘 要] “教师口语”为高师公共必修课,实施课程思政有较大的适切性,要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合于普通话语音训练、诵读技能训练、演讲技能训练、教师教学教育口语训练等教学内容,使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实现智育德育双提升,以达成立德树人目标。  [关 键 词] “教师口语”;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总结“课程思政”的特点和意义,提出开展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要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育评价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核心课程无线
[摘 要]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基本的智育之外,对德育和美育也逐渐重视起来。针对德育与美育协同育人进行研究,对德育与美育之间的联系性进行论述,以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现状作为切入点,提出几点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德育;美育;协同发展;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迈向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迈上一个新台阶,在这样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就更加注意个人思想的提升.大学是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
[摘 要]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二者的融合至关重要,并且存在着相互关系,要真正实现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将网络素养培育贯穿思政教育整个过程;营造文化氛围,提升网络素养与思政教育的双效性;搭建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虚拟与思政实践的育人功能。  [关 键 词] 继续教育;网络素养;思政
[摘 要]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传导党的伟大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场所,而综合性技术人才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00后”学生具有其新特点的同
[摘 要] 革命文化契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要求,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供不竭源泉。然而,革命文化与集“课堂专题教学+课下网络教学+课外实践教学”于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不够、社会思潮的多元渗入等弱化、虚化了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效果。因此要将革命资源融入思政课让课堂教学鲜活生动,将革命遗存引入思政课让实践教学弘扬主旋律,将革命精神铸入网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