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变愈好,“豫”上心头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矮平房到高栋房,从小房一户到排排庭院,从坑洼泥土到柏油马路,从识字一二到被文化浸润,生我养我的张庄村在悄悄发生改变。
  首先改变的是生活环境。2018年以来,河南创建“美丽小镇”“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张庄村的“门面”与“里子”也因此发生了巨变。从前的乡村,地上随处是枯枝散叶,屋舍破败脏乱,晚上路过的车友,看到村莊的“狰狞”面目,便加紧油门,飞驰向前。现在,偶然途经村庄的他们竟会松松油门,摇下车窗,好奇地往窗外多看几眼,招手向村民们探路或寻地过夜。这一奇迹般的变化,得益于村庄环境的日益美化,如今的张庄,处处浓荫蔽日,家家庭院如画,道路干净整洁,令人赏心悦目。
  最令人惊喜的是豫剧的再度兴旺。河南人最喜欢听的戏是豫剧。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唱腔铿锵大气、行腔酣畅、韵味醇美,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豫剧在村里又唱起来。豫剧本就乡土气息浓厚,热络人心,在村中的大舞台上,表演者与观众近距离碰撞,铿锵的曲调在中原大地上盘旋萦绕,浓浓的地方气息扑面而来。不只是豫剧,现在音乐厅也在村里扎根,书香图书馆进村门,绝大多数村庄建立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读书、看报、听音乐,各种文化活动,也和豫剧一样逐渐渗透到村民的生活中。
  乡亲们的精气神也在发生改变。以前,村里男人农闲时常常打麻将、喝酒,好吃懒做;而女人们东家长,西家短,爱嚼舌头,是非比较多。现在呢?搞项目,种农桑,唱豫剧,跳广场舞,生活丰富多彩,邻里和睦相处。村集上、后厨里、田垄间的一声声“中”,气魄了山河,彰显了底气。这底气是植根于中原大地上活生生的烟火气、文化气。这变化,从家家户户越来越气派的门庭里也不难察觉。
  乡境、乡文化、乡人,豫境、豫文化,豫人。张庄村的变化只是河南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相信未来一定会愈变愈好,“豫”上心头。
  (指导老师:杨金锋)
  教 师 点 评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重在阐释乡村三个变化及其原因,从外在环境的变化,到文化的兴旺,乡村人精神面貌的改变,由外到内,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在阐述不同的变化时,既呈现事实,也剖析原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感有思,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其他文献
方介堪为大千刻的四方“大风堂”椭圆形朱文印,得宋、元圆朱之神韵,有自己面目。 (图八)其中一方高二点五厘米,腰径一点一厘米,大千在一九三五年以大篆笔意书《七言楹联》即
贺文龙,幼承庭训,修习中国书画,勤勉不辍。2004年获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师从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陈振濂先生研习中国书画篆刻,2007年获得书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以来,重视
天使般纯净的孩童歌声又一次在耳畔响起.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观看《放牛班的春天》了,但每次重温这部经典影片,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受.rn《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音乐
期刊
我和外婆上一次相见还是去年暑假,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那双布满皱纹的手。  不记得是哪个黄昏,当我乘坐公交车回家,目光在车中随意地扫动,一双手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手是布满皱纹的,还长了一两个老茧,星星点点的老人斑,像极了记忆中外婆的那双手。  记忆中的那双手是温暖的。家乡门前的小河边,永远都少不了我和外婆两人的身影。在回苏的那天清晨,外婆带着我在河边散步。早间的风拂过林梢,掠过小河,带着一丝凉意,身子不
期刊
近年来,陈庆珠成功地举办了几次个人画展,现在他又将出版个人画集,从而把他的风景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0世纪60年代初,庆珠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当时中国美术
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厚0.18 mm镀锡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镀锡板抗时效性能。结果表明,在660~700℃退火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