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参与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参与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学习、劳动、交往、各种各样的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手、脚、口、眼、脑等各器官高效率运转,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或为自己在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想办法、献计策、访名人、查资料等。活动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只有在活动中主动地投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在活动中有效参与,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活动是心理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活动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
  人的本质在于其的社会性,没有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个体的心理就只能停留在低智商的动物的水准上。人的心理机能,是在活动,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产生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各种心理机能都是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内化、升华的结果。
  学校心理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必须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活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形式很多,如游戏、学习、交往和劳动等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它们构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催发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在这里,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活动,不仅为青少年的发展所必须,而且也为处在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所喜爱。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都有喜爱活动的特点,如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动脑探秘等。因此,多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有效参与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生心理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活动,而活动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为学生所喜爱的。所以活动既可视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因素,又可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二)活动教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演讲,辩论,表演、游戏、制作等活动,寓教育教学于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如:在“学会宽容”课中,可以设计小品表演,把讲台当舞台,师生共同参与,在表演中使学生认识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受人尊重,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处于青春初期的现代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迅速发展。这时的学生特别关心自己的形象,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被人尊重的欲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烈,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迫切,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希望获得成功。借助他们的这一欲望,通过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小品表演、自我独白、行为塑造、问题讨论、才艺展示、感情表达、自我推销、缓解冲突、造就乐趣的活动中尽情地表现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相信自己。
  (四)活动教学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青少年,开始懂得个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有愿望为社会做出贡献;懂得自己的学习、生活,对家庭、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有效参与活动课,能适时唤起学生对自己、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家庭为我们成长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我们可以充分享受着长辈的爱,我们也应该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青少年开始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缓解家庭矛盾,创造家庭的和睦与乐趣;愿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成为良好公德的践行者。
  
  二、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参与要遵循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熟悉的事例和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学。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心理感受,倾述自己的心声,从而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这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就能实现的,必须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感受、去鉴别、去尝试。因此,活动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出多种让学生主持、参与的活动,并以此为主线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去引导和感化学生,从而更好地达到心理训练的目的。
  (三)参与性原则
  学生必须是各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接受者。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动机、明确的目的支配下主动参与而不是去适应教师安排的被动参与,才能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才能实现教育内容在学生主观世界的内化。
  (四)多样性的原则
  活动本身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心理教育活动切忌单一化、呆板化,要形式多样,并与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
  
  三、心理教育活动的设计
  
  根据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最佳的活动形式。
  (一)游戏活动: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增进心理机能、领悟心理知识。
  (二)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扮演相应的角色,促进学生产生与角色的心理的共鸣,从而模仿与学习角色的心理与行动。
  (三)讨论活动:大家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认识自我,增强自我修养。
  (四)智力抢答活动:设计一系列智力抢答题,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与发散性,训练学生意志品质等。让学生在抢答中增强自信,心理素质得到训练。
  (五)才艺展示活动:展示自己的照片、作品、藏品、歌喉、舞姿、表演才能等。展示,既是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又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途径,这类活动特别适宜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充满自信。
  活动中要适机传授知识、方法;要适机启迪学生心灵;要提高学生有效参与程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
  编辑/张宝玲
其他文献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开放本国市场。发展出口贸易,一方面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积累科学知识,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出口增长对就业具有促进影响,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影响。外贸出口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吸纳大量的劳动就业。理论上讲这与出口
研究油团含水率、搅拌时间、球团大小、充气量以及分段加油等对大同煤油团聚脱灰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团聚脱灰过程中充入一定量的空气以及分段加入柴油有利于油团聚脱灰
摘要: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在规则制定或立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范围与管制的强度,范围越大,管制的要求就会越弱。要以最适合的方法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调整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对次序,这样才能使经营更有效。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创新    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及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意义分析  从规范角度看,内部控制对于规范组织行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日前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说,要从四个方面科学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即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各地区人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企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的粗放增长方式和出口导向政策,我国经济出现了对内对外两个失衡:在内部,投资比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广阔,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据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份研究报告。内蒙古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8倍,人均能源
在铝酸钠溶液离子膜电解/种分的过程中,考察主要因素对其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温度、αK、溶液浓度、搅拌速度、晶种系数、电解次数、硅量指数对分解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达茂联合旗全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886公里。全旗辖有1个苏木、7个旗,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是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技术研究Al-10Ce中间合金对。铝变质的长效性和重熔稳定性,并与钠盐变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Al-10Ce中间合金对α铝进行变质,可取得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