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聚类与排序手段,由植被的空间序列推断其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北坝上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弃耕地植被共有6个群丛、3个亚群丛,植被严重退化。2)对于植被的数量分析,一般情况下只选用适宜的排序手段即可达到分类与排序之目的。3)影响弃耕地植被演替的因素多种多样,并非弃耕时间单一因素。4)弃耕地植被中植物种类数目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5)“初始植物种类组成”原理不适于本地区弃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聚类与排序手段,由植被的空间序列推断其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北坝上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弃耕地植被共有6个群丛、3个亚群丛,植被严重退化。2)对于植被的数量分析,一般情况下只选用适宜的排序手段即可达到分类与排序之目的。3)影响弃耕地植被演替的因素多种多样,并非弃耕时间单一因素。4)弃耕地植被中植物种类数目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5)“初始植物种类组成”原理不适于本地区弃耕地植被的演替。0)弃耕地植被的改造利用宜在弃耕后2-6年内进行。
其他文献
“实践四号”及空间带电粒子探测都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80)1空间带电粒子及其效应在空间环境诸因素中,带电粒子的影响最为突出。其中高能带电粒子的剂量效应曾是50年代、60年代空间环境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有数十颗卫星进行了探测...
为了提高利用卫星图像编制土地覆盖分类图的精度,本研究提出将空间信息(结构特征量、分形特征量)叠加到光谱信息上(原图像),以提高分类精度的方法。利用SPOTHRV图像对此法进行了检验,设立了9个探讨项目,对分类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分形特征量进行分类时PCC从88.1%上升到了90.2%。
采用压力室法和ELISA技术测定了河西走廊不同旱生植物的叶水势和内源激素ABA、iPAs、ZRs水平。河西走廊不同生态类型旱生植物的抗/耐旱能力可能主要与其组织中ABA和CTKs的配比平衡有关。
系统采集毛乌素沙地东、西部各一个全新世地层剖面样品作全量化学分析。根据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推论一万年以来气候的变化过程:10.5—10ka,B.P.、6—50ka,B.P.、3.5ka,B.P.、2.5ka,B.P.和1.5—1ka,B.P.期间分别为化学风化较强,钠、钾淋失较多,而钙、镁、铝、铁、钛相对富集的相对湿润时期;夹于其间的则是化学风化较弱,钠钾相对富集,相对干燥的风化活动时期。
分析了黄渤海海岸气候形成因素和影响风沙活动的各种气候要素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指出冬、春季研究区受东亚大陆气团的影响,形成了干旱、多风的风沙气候环境,尤其是渤海海岸地区冬、春季气候条件与我国内陆沙漠区和严重沙漠化地区相似,也存在风沙灾害的威胁。
介绍本系统空间数据分类编码设计方案、原则及其特点,探索沙漠化灾害监测评价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途径,为沙漠化灾害信息的计算机存贮、管理、识别及提取奠定基础。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开发和建设区,但区内沙漠化的迅速发展对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并构成严重威胁,亟待对本区的沙漠化问题予以充分研究。通过对该区沙漠化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其沙漠化的成因与发展趋势,认为本区的沙漠化是以缓慢的自然沙漠化过程为基础、自然与人为因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人为加速与加剧过程,是人类不合理的、强度的土地利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贫乏
根据全新世沉积重矿物组合与古土壤养分分析的结果,认为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沉积环境有过多次正逆变化:11-10kaB。P.、8500-5000aB,P.、4000-3500aB.P.、2700-2000aB,P.以及1500-1000aB.P.时期气候较为潮湿,土壤、植被发育较好,化学风化作用较强,风沙活动受到限制,为相对低能的沉积环境。介于其间的时期则分别为机械风化作用占优势的高能沉积环境,土壤风蚀严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层剖面的沉积类型、孢粉、pH值、有机质、CaCO_3和地球化学气候指标C等分析,认为本区晚冰期以来一直处于荒漠环境,气候变化可划出四个阶段:13-10kaB.P.气候寒冷。温凉,干旱,湿度相对后期较大;10-8kaB.P.气候温暖干旱,湿度相对减小;8-3kaB.P.气候炎热干旱,湿度最小;3kaB.P.至今气候温暖干旱,湿度较前增大,气候及环境与今相似。
~(14)C测定年代报告(三)胡智育(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730000)本实验室成立以来,一直采用镁法合成碳化物进行化学制样。测量仪器为FH-1916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北京核仪器厂生产),使用多年性能稳定。标本的常规测量时间定为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