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具身化嬗变

来源 :昭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范生师德教育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职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视角下的师德养成打破传统的离身学习,以具身认知为理论指导、师范生专业素养提升为旨要和未来育德实效为追求.为此,具身化师德培育要遵循师德培养规律,强调师范生的身体在场;构筑“三全育人”具身化师德培育模式;树立用人导向,建立校外导师制,完善师德协同培养机制;依托师德预警,侧重师范生师德的过程生成性.
其他文献
实现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当代大学生是强国的一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和改进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持续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是推动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和内在要求.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草酸和磷酸混合掺杂的聚苯胺,研究混合掺杂的聚苯胺对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干燥时间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苯胺与混合酸的接触温度,混合酸的浓度、聚苯胺聚合反应时间、聚苯胺的用量等变量与聚苯胺对Cr(Ⅵ)的吸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聚苯胺在40℃下干燥时间为20 h时产品达到恒重;室温下,聚苯胺的用量为0.0050 g,聚苯胺对Cr(Ⅵ)的吸附容量达到171 mg/g;当聚苯胺用量为0.0301g,聚苯胺对Cr(Ⅵ)的吸附率达到84.3%;当聚苯胺的用量为
通过测定两种乳酸菌培养基不同发酵时间段内氨基酸的含量,从而确定天麻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采用对比法和茚三酮染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并对其含量的降解量和合成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天麻提取液中起始氨基酸含量为1146.04 mg/L,CK为609.80 mg/L,添加天麻的乳酸菌在发酵到360 min时,为最低点,含量为556.63 mg/L,CK在240 min时到达最低点,含量为264.03 mg/L.添加天麻提取液后期在740 min时,氨基酸合成量到达最高点,含量为964.05 mg/L;CK后期在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中,存在着多股藏匿于显性叙事情节背后的叙事暗流.依托申丹的“隐性进程”理论,对该小说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隐性进程”与显性叙事情节之间的关系分为互为补充和相互颠覆两种类型.作为昆德拉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叙事手段,“隐性进程”有时是对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补充说明,有时则揭示出了与显性情节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以“隐性进程”理论为视域,对小说进行全面研究,可以为文本的解读提供新的思路.
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发展一条心.10月19日上午,昭通学院“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弘文楼110报告厅隆重举行.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在此特殊背景下为当代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大课.充分结合疫情防控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来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的宝贵现实材料,对于激发和传递抗疫正能量、汇聚抗疫思想力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具有重要启示.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实施过程性评价,需要坚持培养高质量本科专业人才的初心和正确的方向指导.北京工业大学依据教育部指导和过程性教学评价总要求,积极落实过程性评价,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细致分析来看,当前多数高校开展过程性评价仍存在信息技术支撑不足、评价主体单一及工作部门协作不深入等问题,严重影响过程性评价的顺利开展,以此为基础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也无法推进.为此,高校应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指导教师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评价,同时还应优化教学评价主体,强化评价数据信息的反馈及各部门联动,通过健全过程性教学评价机制不断
舒斯特曼提出了“批评性的身体凝神训练”一说,其对“凝神”(mindfulness)概念的误读与转换解决了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中一些重要问题.第一,“凝神”源自古代东方的精神冥思方式,舒斯特曼将“凝神”的客体从精神转到了身体,并借鉴东方的“天人合一”观念纠偏西方传统哲学的“身—心”二元对立,以此强化其身体意识.第二,对身体审美“凝神”的关注,为舒斯特曼与庞蒂、维特根斯坦、杜威等前人的身体观念对话并进行批评提供了标准.第三,“凝神”贯穿于舒斯特曼身体审美的始终,身体美学的目的是关注身体、改善身体,通过突出身体来
规则问题或规范问题是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哈贝马斯强调的社会交往行为在语言哲学中展开,并且提供了可借鉴的规范性基础的现实方向.因此哈贝马斯的规则观也被称为“交往规则观”.在哈贝马斯规则观视域下,参与规则制定的主体,即交往行为的参与者,在生活世界的语境背景下遵循商谈原则实现对话,对规则问题达成一致和共识.哈贝马斯的交往规则观为规则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视域,但也使其规则观走向抽象化.从马克思哲学视野出发,规则是人自身实践和历史的产物,不具有神圣性和抽象性.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的综合考查,是检验人才培养是否达标的根本途径.不少学者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但对普通高校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调查相对偏少.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和态度、基础写作能力和写作中的主要困扰因素出发,探讨写作中的主要困境,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的站位、加强指导以及夯实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等提出相应对策,对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