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笔者感触颇多。
  
  一
  
  (一)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还要不要“接受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吗?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认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第二,“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事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学生个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二)追求“民主”、“开放”,还要不要“秩序”、“规则”?
  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新课改要求教学民主、开放,一些如上课要发言先举手、不许随便下位子、两手平放坐姿端正等旧的课堂规则被打破了,这是令人欣慰的。因为新理念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放松、敢于质疑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与快乐。
  但是,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民主”、“开放”,结果又走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如果听之任之,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有时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而且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教学注重“过程”,还要不要“结果”?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似乎越来越流行的观点是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真变成第二位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何谈“方法与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我们的长处,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仅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而且使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二
  
  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结合自己得失概括如下:
  (一)在“得”的方面。
  1.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薄弱,笔者及时调整教学重心,转向基础教学,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特别注重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的衔接,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及历史理念。
  2.发现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差,甚至对简单的历史问题都无法理解,至于历史方法、历史解题技巧更是一窍不通。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放慢教学进度,注重要求学生把握基础知识,注重解析历史问题方法的训练、技巧的启发,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服务大多数学生。
  3.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
  4.课改带来了历史教学许多新问题,如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目的的不同等。在教学目标方面,新课标要求实现“三维目标”,特别是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教授历史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在教学方式上,有意识地采用探究式的方法,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在“失”的方面。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经验可循,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缺乏兴趣,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虽然在上岗前参加过新课程培训,但在具体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理。
  
  三
  
  笔者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将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正:
  (一)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二)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四)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
  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的,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该文概述了美军开发光纤技术在军事上应用情况,其中包括:视频基带信息传输系统-C系统链路;长距离传输系统;短距离本地分配系统;海军用的各类光纤传输系统;空军用的战术空中控制系统
“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考试模式对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要解题,首先必须审题,审好题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一步,它有助于学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挖掘素材或题意中隐含的文字、图形、数据;进行仔细解析实质是学生对审题时获取的有用信息加以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综合的过
该文论述了外军二十一世纪拟将开发的主要项目并对国外的军用光纤市场作了预测。
摘 要: 地理图像作为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它可以代替大量语言文字,既有形象直观性,又有抽象概括性,被称为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它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和考试中的重点。本文就地理学科教学和考试中常常涉及的地理图像的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图像如何解答,以及在解答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地理图像 判读 解题 方法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是地理现象的“信息库”,它可以代替大
会议
解答排列组合的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混合问题要先选后排。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最后,要计算正确。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和技巧,使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解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  解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特殊元素(位置)法、插空法、捆绑法、对称性。  例1:7个人站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