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用于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某集团军医院拟择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其中舒芬太尼组围术期采用舒芬太尼,以每小时0.1μg/kg持续泵注;羟考酮组围术期采用羟考酮,以每小时0.1 mg/kg持续泵注,观察两组消融开始时(0 h)、1 h、2 h和结束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记录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和追加镇痛药物情况,记录围术期发生呼吸抑制和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记录医师满意度.结果 与舒芬太尼组比较,羟考酮组1h和2h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围术期追加镇痛药物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羟考酮组2 h OAA/S评分、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羟考酮组医师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采用羟考酮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和更小的呼吸抑制作用,且医师满意度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石菖蒲对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石菖蒲低剂量组、石菖蒲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脑梗死模型,其中假手术组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建模成功后,石菖蒲低剂量组(10只)、石菖蒲高剂量组(11只)分别以石菖蒲0.6 g/kg、1.8 g/kg灌胃,阳性对照组(11只)以尼莫地平1 mg/kg灌胃,假手术组(11只)和模型组(10只)灌胃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干预30 d.干预完成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状态,
阐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6对糖尿病肾病中肾脏细胞,包括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SIRT6具有抗炎、调节自噬和抗凋亡的作用,对肾脏细胞有保护作用,从而拉长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但SIRT6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更多的研究为SIRT6靶点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观察中药丹栀逍遥散对广泛性焦虑(GAD)大鼠脑Papez环路上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B)、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丹栀逍遥散组)和西药组(盐酸丁螺环酮组),每组8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采用天敌暴露饮水冲突刺激法建立GAD大鼠模型.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以丹栀逍遥散和盐酸丁螺环酮水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21
综述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机制与治疗方法.提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生存率,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微血管功能障碍、左室重构不良和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与心肌缺血、坏死及梗死面积增加相关.心肌梗死治疗不仅要解决大血管斑块阻塞,更需关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而挽救存活的心肌细胞.微血管功能障碍和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后心肌连续损伤的关键机制;目前常规西药、中医药疗法、促血管新生、干细胞诱导心脏再生和辅助疗法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氧糖剥夺(OGD)血管性痴呆(VD)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PC12细胞传代,实施OGD建立VD细胞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葛根素组.选择葛根素有效浓度分别为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以及OGD有效时间2 h、4 h、6 h、12 h完成预实验,MTT结果发现: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升高,随着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脑栓塞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PNS组(建模后腹膜下注射给药,PN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每天50 mg/kg、100 mg/kg、200 mg/kg注射PNS),右侧颈内动脉注射月桂酸钠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大鼠腹腔给生理盐水每天2 mL,PNS剂量组给予对应剂量的PNS,阳性药物组饲喂岩藻黄质每天50 mg/kg.评估大鼠神经功能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血管超声诊断无症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资料,选取无症状冠心病病人50例为研究组和同期有症状冠心病病人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部位、狭窄程度、类型差异.结果 研究组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斑块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
目的 研究血清瘦素(LEP)、甲状腺功能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HF病人164例(CHF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70名为对照组,检测病人血清LEP、可溶性瘦素受体(sLR)、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随访所有CHF病人至2019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定义为心源性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预后不良组),未发生终点事件者为预后良好组.采用二元Logis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转移相关的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在冠心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诊治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1支以上血管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病人119例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就诊的且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排除冠心病的病人80例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中lncRNA-MALAT 1水平.统
目的 探讨碱性磷酸酶(AL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关系,为STEMI病人的早期危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STEMI病人300例,根据PCI术后心肌是否发生复流分为无复流组(84例)和复流组(216例).结果 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靶病变长度较长以及置入支架数量≥2枚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91.50 U/L 115例病人,对其临床特征分析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