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财死的逻辑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china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是生活里常用的谚语。然而,稍微琢磨就能发现,这句谚语有个小问题:没有食物,鸟非死不可;为争食物而伤亡,合于情理。可是,对人类而言,财物不是必需品,为什么人们却往往为之粉身碎骨、甚至家破人亡呢?两者相提并论,似乎有点错误模拟。
  不过,人为财死,确实是精确而深刻的描述。那么,为什么呢?问题看来简单,要找到理直气壮的答案,似乎并不容易。也许,由一个相关的问题着手,要清楚一些:普天之下,绝大部分人都爱“钱”,为什么?
  谈到“钱”,经济学者当然有话说。任何一本《经济学原理》里,都详细列举货币的四大功能:钱是计数的单位,可以标示出1块、2块、3块等。钱是交易的媒介,取代了以物易物的诸多不便。钱可以具有储藏价值——西红柿五天之后就腐坏,货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要通货膨胀不严重,啮咬纸币的虫类不多。最后一点,钱是支付债务的工具;所以,交易毋需现买现卖,而可以先享受后付款。
  然而,了解教科书里四平八稳的定义,还是无法联想钱为什么如此重要。也许,先追本溯源,再回到当下,更能体会到货币的重要。
  在古老的原始社会里,没有现代的纸钞硬币,也没有贝壳羽毛等原始货币。人们以打鱼狩猎为生,生活里最重要的,是谋生的工具,弓箭刀矢之类。对人们而言,不只是帝力于我何有哉,货币也是如此——货币无关生存繁衍,也无关生活起居,何必重视。
  相形之下,现代生活里,货币的身影几乎无所不在。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货币隐含着行为上的“可能性”,也意味着诸多的“限制”:有了货币,可以买食物玩具、汽车洋房等;无论是必需品或奢侈品,有钱才能享受。另一方面,每个人大概多少都有类似的经验:口袋里硬币刚好差一两块钱,所以买不了矿泉水或上不了公交车;不得不先换钱或提钱,折腾之后才动得了身。而且,看到媒体上无所不在的名车豪宅等,更能体会到自己阮囊的羞涩。因此,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之后,慢慢雕塑出人们对于钱的概念。和其他东西相比,货币的地位独特而无与伦比。对于货币,人们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本能般的反应——只要涉及钱,潜意识立刻启动因应的机制。或者小心守护,避免减损;或者勉力争取,希望增添。
  由这种角度考虑,或许可以解释许多常见的现象:在餐馆里点菜,或在超市买东西时,往往盯着价格看;即使价格之间的差别,远远比不上口味差别来得重要。亲兄弟明算账,即使手足之情也无可替代。笑贫不笑娼,因为娼所代表的可能是服饰光鲜、手头阔绰;安贫乐道是一种价值,却不容易长久坚持。还有,很多时候,为了数额不大的金钱,往往启动生理心理大幅度的反应;金额大小和反应强弱,经常不成比例——社会新闻里,很多斗殴凶杀的原因,是为了微不足道的金钱。
  由货币的性质,可以了解金钱的重要;而金钱和财富,只是一线之隔:金钱累积之后,就是财富。因此,追根究底,人会为财而死,是因为货币/金钱/财富的特殊性。由演化的角度着眼,货币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有了货币之后,大幅地扩充了经济活动的空间。人类文明的进展,直接间接都和货币有关。然而,由货币所衍生出的财富,却悄然无息地带来新的问题。
  人为财死,大概就是这些问题比较极端的脚注吧。
  (作者为台大经济系教授、中国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其他文献
《财 经国家周刊》:你认为,重庆户改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刘俊:重庆的做法,是想以城镇化来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然后让农民在农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翻倍,以解决种粮不赚钱和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  中国农业本身没有办法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因为它首先承担了维护粮食安全的任务,这就限制了按照市场机制有利可图的原则来设计制度。因为一旦要靠种粮来赚钱,城市里可能有40%的人就要活不下去,因为他买不起粮食了。  如
期刊
“十二五”启程。作为中国民政系统的“掌门人”,李立国眼下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践行好“民生”二字的新内容。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财富不断集中带来的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物价上涨等带来居民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一系列依靠单纯的经济增长难以解决的新问题的出现,使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民生色彩浓厚的政策举措,在“十二五”期间升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自“二战”始至今,美国一直主导国际格局,美元则是其背后的根本支撑。然而,由于美国政府过度使用美元的资源配置能力,造成美元在国内和国际泛滥,并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传导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为应对美元泛滥的不利影响,美国先后采取三大战略。其一,解除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连接,从而使美元成为纯粹信用性质、具有国际特征的货币;其二,构造“美元华尔街体系”,并通过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各国与美国联
期刊
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到现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获取资源的热情始终不减。当不少国家因经济衰退需求有所下降时,中国对能源的渴求依然巨大。  当然,需求者中还包括了印度、非洲、拉美国家,但由于中国是最前沿的,所以国际舆论把责怪都转到了中国身上。  认为中国需求推高了世界能源价格,并不准确。但由于中国庞大的需求,在世界能源市场造成的恐慌会自然而然的存在。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传统的能源需求大国对中国的恐慌
期刊
美联储酝酿中的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引发全球新一轮货币增发潮和汇率战。美联储官员不久前表示,美联储或再次直接入市购买国债,而这一决定有可能在11月3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做出。  美国欲再度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背景是经济复苏乏力,就业增长缓慢,以及中期选举临近。10月8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最新就业数据显示,9月非农就业总数环比下降9.5万,降幅超出市场预期。尽管9月失业率维持在9.6%,环比持
期刊
《汇丰帝国: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的百年传奇》,刘诗平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在国际金融界,汇丰的历史无疑是引人入胜的。这家起源于香港、发展壮大于中国、继而扩张至全球的英资金融机构,在过去140多年的时间里,在权力与金钱的疆域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金融故事。汇丰的成长故事,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体悟到它独特的成功之道。    历史永远在昭示未来。刘诗平的《汇丰帝国——全球顶级金融机
期刊
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终于进了上汽通用世博馆。之前,被展馆大屏幕上的“忧患意识”吸引,它赫然显示:“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0亿辆”,“人一生浪费在堵车上的时间估计5.6年,中国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以上”,“2010年中国老年人将达到1.74亿,2030年中国老年人比例将达24%,老年人出行将成为社会问题”。随后显现“药方”:“汽车全方位实现自动驾驶,老人、小孩和盲人
期刊
如 今在任何公共场所,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被追问最多的问题,便是目前港交所推出的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问题。  “人民币IPO最大的问题,就是香港市场流通量。”在出席3月24日香港某午餐会时,一直强势推进人民币产品的李小加发出了这样的言论。  就在当日,港交所第二轮人民币交易及结算测试揭开帷幕。如无意外,首单人民币IPO会在此轮测试后粉墨登场。  此前,香港已有逾350家券商参与了首轮人民币交易及结算测试,
期刊
东日本大震灾使日本产业深受其害。在全球化的今天,日本产业不能真正恢复元气,在很大程度上也波及国际产业链。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日本调查发现,就全球产业分工链视角来看,这次日本地震将殃及世界三大产业。重新思考全球供应链系统,也在这次日本地震后被提上议事日程。    汽车业:零部件之殇  首当其冲的受害产业当数汽车业。  日本大型汽车厂商除灾区工厂损毁造成损失外,灾区以外的工厂因零件供应不足被迫减
期刊
《论语》有一段近似白话的对答,非常有名。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这句话不仅被写入了1793年的法国宪法,也被写进了1993年的《全球伦理宣言》。  这便是儒家的“恕道”,“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宽容精神。  孟子对“恕道”有过论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