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很多著名学者、作家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还把他们读书和写作的经验总结出来,留给我们。
学会“吃书”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庐山白鹿洞讲学,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子前来听讲。有个叫黄干的年轻人见朱熹一面讲学,一面还伏案苦读,深受感动地说:“先生简直是在‘吃’书啊!” 朱熹回答说:“对!白鹿洞的第一条学规就是讲究‘吃’书。”
朱熹还告诉他,书有两种“吃”法:人的吃法和牛的吃法。人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才能吃出滋味;讀书也要认真得像法官阅读讼词那样,一个字都不可疏忽。熟读之后,还要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反复领会所读的内容。仅仅这样“吃”还不够,因为这样“吃”进的东西太少了,还应该像牛那样大嚼大吞,吃下很多东西,然后反刍,慢慢消化。这就要求大家把精读和粗读结合起来。
“吃”了还要“吐”
清代大诗人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蚕食了桑如果不吐丝,蜂采了花如果不酿蜜,这样的“吃”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朱熹要求“吃”了之后还要“吐”。“吃”是读,“吐”就是写,把“吃”进去的知识经过消化,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再写出来。我们读优秀的作品,不仅要学思想、学精神、学知识,还要学习他们是怎样写出来的。
“写作方法”可是个大面包,从哪里下口?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说:“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即身体各部分不齐备,不能成为完整的人。他以此作比喻,接下来说:“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答尉迟生书》)说明要写好文章,在思维正确和清晰的基础上,必须掌握充足的词汇。孔子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的“文”,指的是文采,也就是准确、鲜明和生动的语言。郭沫若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也是这个意思。
从“吃”到“吐”的规律
从“吃”到“吐”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写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地来走呢?苏轼之侄曾写信向他请教写作方法。苏轼非常认真地写了回信,信中说: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也。只书学亦然,善思吾言。”(《苏轼诗集》卷二十八)
苏轼说,他初学写作时,“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放开手脚,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法,甚至不妨堆砌词语和句式。今天的老师把这叫作“放胆文”;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写顺手了,自己积累了一些“本钱”,这时就该“吃泻药”了。这就是著名舞台艺术家张正宇说的:“泻掉一切可有可无、似是而非的东西,留下本质的、引人入胜的部分,达到‘一炬之光,通体皆灵’的艺术效果。”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苏轼在欣赏了千万朵之后,才找到最能表情达意的“两三枝”。“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两个“渐”字,说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后达到“绚烂之极”的境地。我们学习写作也应该走这样一条“堆砌—消肿—精炼”的道路。
学会“吃书”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庐山白鹿洞讲学,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子前来听讲。有个叫黄干的年轻人见朱熹一面讲学,一面还伏案苦读,深受感动地说:“先生简直是在‘吃’书啊!” 朱熹回答说:“对!白鹿洞的第一条学规就是讲究‘吃’书。”
朱熹还告诉他,书有两种“吃”法:人的吃法和牛的吃法。人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才能吃出滋味;讀书也要认真得像法官阅读讼词那样,一个字都不可疏忽。熟读之后,还要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反复领会所读的内容。仅仅这样“吃”还不够,因为这样“吃”进的东西太少了,还应该像牛那样大嚼大吞,吃下很多东西,然后反刍,慢慢消化。这就要求大家把精读和粗读结合起来。
“吃”了还要“吐”
清代大诗人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蚕食了桑如果不吐丝,蜂采了花如果不酿蜜,这样的“吃”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朱熹要求“吃”了之后还要“吐”。“吃”是读,“吐”就是写,把“吃”进去的知识经过消化,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再写出来。我们读优秀的作品,不仅要学思想、学精神、学知识,还要学习他们是怎样写出来的。
“写作方法”可是个大面包,从哪里下口?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说:“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即身体各部分不齐备,不能成为完整的人。他以此作比喻,接下来说:“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答尉迟生书》)说明要写好文章,在思维正确和清晰的基础上,必须掌握充足的词汇。孔子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的“文”,指的是文采,也就是准确、鲜明和生动的语言。郭沫若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也是这个意思。
从“吃”到“吐”的规律
从“吃”到“吐”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写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怎样一步一步地来走呢?苏轼之侄曾写信向他请教写作方法。苏轼非常认真地写了回信,信中说: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也。只书学亦然,善思吾言。”(《苏轼诗集》卷二十八)
苏轼说,他初学写作时,“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放开手脚,尝试着运用各种手法,甚至不妨堆砌词语和句式。今天的老师把这叫作“放胆文”;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写顺手了,自己积累了一些“本钱”,这时就该“吃泻药”了。这就是著名舞台艺术家张正宇说的:“泻掉一切可有可无、似是而非的东西,留下本质的、引人入胜的部分,达到‘一炬之光,通体皆灵’的艺术效果。”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苏轼在欣赏了千万朵之后,才找到最能表情达意的“两三枝”。“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两个“渐”字,说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后达到“绚烂之极”的境地。我们学习写作也应该走这样一条“堆砌—消肿—精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