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不仅仅是高考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历史观的关键阶段,教师应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教育。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通过情境设置、讲述和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提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有效运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品质和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教学策略在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史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而很多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很难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这就要聚焦学生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情境教学包括问题情境和材料情境,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做很多的教学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
2.创设材料情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历史情境教学的创设,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历史现场,这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并加以整理。学生在大量的材料梳理中才能整合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感受历史的真实。同时,情景教学中,需要学生去解决一个个递进地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智慧。这些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辨别类型,比较不同,去伪存真,根据材料形成历史脉络,提出疑问,还是通过材料,提炼有效的信息,解答问题,论证结论。从这一角度来说,情景教学对史料实证这一能力要求的落实非常之高。需要收集大量的不同材料来还原历史的真实,既要有实物的材料,以及当时的照片材料,还要有文献材料,历史学家的一些记载,还需要口述材料,历史当事人对事件的回忆。同时,我们也要从不同源头去找材料,然后,我们把这些材料要进行整理、分类,去伪存真,可以加工成一个个接近真实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史实,通过材料形成一个个结论。那么,在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读的过程,不自觉地就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二、积极倡导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努力提升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的讲述法,以丰富沛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素养教学体现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风向,落实好核心素养教学,需要教育者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应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这一工作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教师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栾永强.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4,(17).
[2]李熙.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以时间观念为例分析[J].新课程,2015,(13).
[3]邢秀丽.加强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浅析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6,(02).
[4]虞文琳.“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历史教学,2016,(06).
[5]王少莲.选用“间接史料”需理解“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J].历史教学,2016,(03).
[6]朱能.改变学生“简陋思维”的历史解释教学[J].历史教学,2016,(03).
[7]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7,(2).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有效运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品质和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教学策略在新时代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史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而很多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很难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这就要聚焦学生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情境教学包括问题情境和材料情境,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做很多的教学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
2.创设材料情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历史情境教学的创设,通过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历史现场,这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并加以整理。学生在大量的材料梳理中才能整合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感受历史的真实。同时,情景教学中,需要学生去解决一个个递进地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智慧。这些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辨别类型,比较不同,去伪存真,根据材料形成历史脉络,提出疑问,还是通过材料,提炼有效的信息,解答问题,论证结论。从这一角度来说,情景教学对史料实证这一能力要求的落实非常之高。需要收集大量的不同材料来还原历史的真实,既要有实物的材料,以及当时的照片材料,还要有文献材料,历史学家的一些记载,还需要口述材料,历史当事人对事件的回忆。同时,我们也要从不同源头去找材料,然后,我们把这些材料要进行整理、分类,去伪存真,可以加工成一个个接近真实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史实,通过材料形成一个个结论。那么,在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读的过程,不自觉地就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二、积极倡导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努力提升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的讲述法,以丰富沛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核心素养教学体现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风向,落实好核心素养教学,需要教育者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应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这一工作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教师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栾永强.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4,(17).
[2]李熙.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以时间观念为例分析[J].新课程,2015,(13).
[3]邢秀丽.加强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浅析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6,(02).
[4]虞文琳.“历史解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历史教学,2016,(06).
[5]王少莲.选用“间接史料”需理解“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J].历史教学,2016,(03).
[6]朱能.改变学生“简陋思维”的历史解释教学[J].历史教学,2016,(03).
[7]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