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球“变小”的汤姆林森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符@讲述的是一段令人目眩的历史。它仿佛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1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今天@代表的这个东西——电子邮件,更无法想象电子邮件如何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通信形式,电子邮件使我们获得难以置信的效率。
  电脑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带来了这场变革。他的个性是沉默寡言、谨慎也特别谦虚。1971年,汤母林森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把一个程序(CPYNET)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能力(CNDMSG)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外一台。于是,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了。此时,计算机刚开始将Arpanet(互联网的前身)系统连接起来。
  但汤母林森却对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的时刻记忆模糊。他捋着胡子说:“新软件含有种种缺陷,因此发了好多测试信息。我经常键入一些内容,但什么都不会发生。当最终有什么东西顺利传输的时候,我也许会尝试一个更长的邮件,但那里又出了毛病。因此,这是一个逐步排除缺陷的过程。”
  《吉尼斯世界纪录》说:第一封从一台电脑传到另一台电脑的电子邮件写的是键盘的第三排键,也就是说“QWERTYUIOP”。汤姆林森自己却不记得第一封电子邮件写的是什么。当程序最后搞定的时候,他给工作人员发了一封邮件,说他们现在可以给其他电脑发信了。“所以,电子邮件是自己宣布问世的。”汤姆林森这样认为。
  汤姆林森完成了上述工作接着要做是如何确保这个邮件抵达正确的电脑。他需要一个标识,能把个人的名字同他的主机分开。@——他一眼就选中了这个特殊的字符。“要是你,你不会使用单个字母或数字,因为那样会造成混乱。它必须简洁,因为简洁是重要的。它出现了。@是键盘上唯一的前置标识。我只不过看了看它,它就在那里。我甚至没有尝试其他字符。”
  汤姆林森认为,尽管@使他成为传奇人物,但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给我最大快乐的是,找到复杂系统中难题的解决办法。问题越难我越喜欢。”
  也许当初汤姆林森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创举把地球变得更“小”,让远隔大洋的人可以如近在眼前般连接。同时,战场的舞台也被出新和放大,甚至发生了一个少年通过网络险些调动美国一只庞大舰队的事情。
其他文献
期刊
“尖端放电”的时候有火光出现,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神秘,可总有人利用它制造神秘。有人说它是“圣火”,会给人带来好运;也有人说它是不祥之兆,会给人带来“灾难”。  曾有一支古罗马军队,在傍晚行军途中听到远处雷声隆隆,突然间,数百点淡蓝色的火光,在大队人马的头顶上跳跃闪烁,连士兵的铁矛尖端也冒出了火花来。士兵们兴奋地叫喊,以为“火花是吉祥的象征”,“是胜利之神在显灵”。  1696年,一艘在地中海
期刊
2004年3月,本栏发表了《“鬼”从哪里来?》的互动启事,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反响。他们纷纷来信,以亲身经历的事儿,参加关于人造“鬼”的笔谈,发表了自己的“无神论”。     天津静海县实验中学 谢 彤  有一次,我们村里一个人去世了。家人搭起了灵棚,吹吹打打,丧事办得挺热闹。正巧,我这天晚上回家,本来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没什么事,走到死者的家附近,听到了哭丧声,不由得害起怕来,于是加快脚步……好不容易
期刊
  
期刊
尼泊尔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南亚内陆国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是古代亚洲的交通要冲,也是商旅和朝圣者来往印度、中国的必经之路。因为它地处中国与印度两大世界文明古国之间,所以不论宗教、艺术、文化、传统均有独特的融合之美。  尼泊尔国土呈长方形,长约800千米,宽90~220千米,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比我国山东省面积还要小。由于尼泊尔境内雪峰耸立,冰川峡谷绵延,风光绮丽,景色怡人,故有“亚
期刊
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郊区、城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粮食生产和农田灌溉并不关心,认为那是农民的份内事。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问题表示关注。  你知道吗?从河流、湖泊、地下开采的水有2/3用于农业。据估计,在目前基础上,全球若节约1/10的灌溉用水,就可使人类家庭供水增加1倍。  有一点很耐人寻味,高度现代化的人类世界,所采用的主要灌溉方式与5 000年前的祖先基本无异,仍在靠地心
期刊
同学们对“布拉风”这个名字一定很陌生吧!也难怪,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布拉风的踪影。  1948年1月12日夜间,位于黑海东北岸的诺沃西斯克城遭到一次强烈的布拉风的袭击,气温骤然降至-20℃。凛冽的寒风从诺城背后的瓦拉特山上像决堤的洪水奔涌而下,狂风在黑海海面上掀起巨浪,飞溅上岸的海水使沿岸的建筑表面迅速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壳,把许多房屋的门窗、烟囱都封死了。更为严重的是,一艘海军的后勤供应船,因船身结
期刊
近年,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式炸弹——噪声炸弹。这种炸弹是通过弹头爆炸时放出的噪声波来麻痹人的听觉和中枢神经,使人在短时间内昏迷。  据资料介绍,这种炸弹的威力很大,但不会杀伤人体。被噪声炸弹袭击的人在昏迷一段时间后,会慢慢苏醒过来,健康不受影响。在德国发生的一起暴徒劫机事件中,噪声炸弹发挥了它的特殊威力。劫机事件发生后,警方派出一支特别部队接近飞机,向机舱打进5颗噪声炸弹……几声巨响,全机人包
期刊
1944年5月29日,美国“瓜达尔卡纳尔”号航空母舰编队在佛得角外搜索了二十多天,一无所获,奉命驶向卡萨布兰卡。30日上午,舰长加勒里接到报告,在舰队以北300海里水域,发现德国U-505号潜艇。  U-505号艇是1944年3月16日深夜出海的。6月4日,潜艇驶近佛得角群岛,接近正午时分,空中忽然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艇长兰格明白,这次又被美国人捉住了。兰格还没来得及下达作战命令,四周便响起了一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