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语电影在今年的戛纳也遇到了“小年”,相比去年4位华人名导齐聚竞赛单元的风光,今年只有一部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入围竞赛单元
第63届戛纳电影节从筹备阶段起就麻烦不断:4月15日电影节组委会举办的开幕发布会因为之前的转播权协议问题,遭到了路透社和美联社等国际新闻组织的联合抵制。此外,在欧洲蔓延的冰岛火山灰也为电影节制造了不少交通麻烦。虽然电影节的开幕式最终顺利举办,但有一系列电影首映等活动受到明显影响。
相比部分媒体和大自然的不配合,今年戛纳电影节更大的困难还是来自选片。国际影坛向来都有大小年之分。相比往年,尤其是去年第62届时大师云集的盛况,今年戛纳的星光明显要黯淡不少。电影节的主席蒂埃里·弗雷莫(Thierry Fremaux)将其归咎于国际电影业的大环境,“全球经济衰退对于艺术电影创作影响的滞后显现”。此外还有运气不佳的因素:今年一些公认的大热门,比如《细细的红线》导演特伦斯·马立克(Terrence Malick)的新作、由布拉特·皮特(Brad Pitt)领衔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之前被认为铁定入围,但影片却最终没能如期制作完成。
为了应付今年竞赛单元“货源”不足的情况,组委会破天荒地从“一种关注”(Un Certain Regards)抽调了2部作品进入竞赛单元;再加上在5月11日、即开幕前一天加入的英国著名导演肯·罗奇(Ken Loach)新作《爱尔兰路》(Route Irish),才算是凑足了19部竞赛电影。即便如此,相比前年的22部和去年的20部,今年前来戛纳竞争金棕榈的影片数量仍显单薄。
今年戛纳的选片基本延续了既往的不少传统。例如在竞赛片目中,传统的“戛纳系”依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今年携新作入围的迈克尔·李(Mike Leigh)、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与最后时刻入围的肯·罗奇都是前金棕榈奖得主,另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四年前也曾凭借《通天塔》摘得过最佳导演桂冠。
综观历年戛纳的选片,不难发现:有一群人特别容易出现在卢米埃尔电影宫前的红毯上。其中一些大牌是戛纳凭借其平台优势从其他电影节“挖”来的,比如北野武、伊纳里图,最初都是被威尼斯电影节发现、并推向世界的。另外一些则是戛纳一手捧出来的“自己人”,比如去年参加竞赛的布里兰特·门多萨(Brillante Mendoza),上届评委会毅然决然地把最佳导演奖授予了这位菲律宾导演。本届入围竞赛的泰国青年导演阿彼查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也是从参加青年单元时起就被相中,此后基本有新作必选送戛纳。近几年随着新老力量的更替以及国际电影节间竞争的加剧,戛纳加大了发现、推介新生力量的力度,本届的19部竞赛片中有5部都是导演首次入围,“一种关注”等环节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鲜面孔和作品。
从区域分布上看,今年电影节的选片在保持各大板块基本平衡的情况下,进一步强调了欧洲的主导地位:竞赛片中有10部是地道的“欧洲制造”。此外,亚洲今年也有5部入围。相比之下,美国电影的风头明显较往年弱,知名导演的新作大多是参展不参赛。比如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大戏、大导雷德里·斯科特(Ridley Scott)的《罗宾汉》(Robin Hood),以及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剩饭新炒”的《华尔街2》(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都是近期即将上映的主流大制作,来戛纳的目的主要是商业宣传。另一位老牌大师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遭遇陌生人》(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规模虽小,但到戛纳而来的态度类似。
其实近几年来,美国电影一直都占据着戛纳聚光灯的焦点,2007、2008年各有4部美国电影进入竞赛单元,去年也有3部,然而今年,美国片在戛纳的主竞赛单元里只有一颗“独苗”:道格·里曼(Doug Liman)执导、西恩·潘(Sean Penn)和娜奥米·沃茨(Naomi Watts)再度联袂的政治惊悚片《公平游戏》(Fair Game)。考虑到这位导演的路数一贯是商业中的商业——其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史密斯夫妇》和《谍影重重》,因此除非本片的艺术质量超乎寻常地出众,不然基本是陪太子读书的配角命。入围本届戛纳的其他美国导演也大多名不见经传,且都分布在“一种关注”等关注度稍低的环节。
同样,华语电影在今年的戛纳也遇到了“小年”。
相比去年4位华人名导齐聚竞赛单元的风光,今年华语制作的底气明显不足,最终只靠着王小帅《日照重庆》的意外“晋级”,避免了重蹈2007年全军覆没的覆辙。其实对于走艺术路线的华语电影和影人,戛纳等知名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功能或许还不是交易平台,而是对导演等创作人员的品牌镀金。相比欧美等传统电影大国和日韩等东亚近邻,华语电影近几年最令人担心的其实是新人方面接不上。在今年的戛纳,除了竞赛片《日照重庆》,华语片在其他单元也只有贾樟柯的《海上传奇》和台湾参与的《你在吗》(R U There)入围,后者还是出自一位荷兰青年导演之手。这种创作新人青黄不接的苗头着实令人担忧。
同样来自亚洲的日本近几年在戛纳也主要是靠老将打天下,今年入围竞赛单元的《极恶非道》是著名导演北野武继2000年的《兄弟》之后,时隔十年再次涉足使其名扬四海的黑帮题材。韩国方面的表现也继续稳定,虽然赶不上2009年9部电影入围戛纳的盛况,但今年来到电影节的2部韩国电影都进入了竞赛单元。上届韩国名导朴赞旭的《蝙蝠》拿下评委会奖,奉俊昊的《母亲》在“一种关注”上也大放异彩,今年李沧东的《诗》和林常树的《下女》的会师也吸引了各方瞩目,前者也是去年戛纳的评委会成员。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影近几年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稳定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宜于其国内相关组织和电影企业在海外宣传、公关上的不遗余力。
作为国际性的电影节,合拍片在戛纳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今年的竞赛片中有8部是跨国合拍。通过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合拍,电影小国乌克兰和乍得得以首次入围戛纳的竞赛单元。此外,虽然今年电影节的正式片目中没有像去年的《飞屋环游记》(Up)这样的3D大牌,但无可置疑的是,3D依然是目前当仁不让的热点,尤其是在市场环节中新项目的发布和交易方面,3D电影的制作呈蔓延趋势,各国电影界都在结合自身的资源与特色筹备相应的电影产品。比如意大利正在推动跨欧洲合拍的大型真人3D魔幻电影《Chronicles of the Overworld》;而意式恐怖片——“铅黄电影”的代表人物阿基多(Dario Argento)和以情色片闻名的丁度·巴拉斯(Tinto Brass),也在戛纳公布了自己的3D新片计划。
第63届戛纳电影节从筹备阶段起就麻烦不断:4月15日电影节组委会举办的开幕发布会因为之前的转播权协议问题,遭到了路透社和美联社等国际新闻组织的联合抵制。此外,在欧洲蔓延的冰岛火山灰也为电影节制造了不少交通麻烦。虽然电影节的开幕式最终顺利举办,但有一系列电影首映等活动受到明显影响。
相比部分媒体和大自然的不配合,今年戛纳电影节更大的困难还是来自选片。国际影坛向来都有大小年之分。相比往年,尤其是去年第62届时大师云集的盛况,今年戛纳的星光明显要黯淡不少。电影节的主席蒂埃里·弗雷莫(Thierry Fremaux)将其归咎于国际电影业的大环境,“全球经济衰退对于艺术电影创作影响的滞后显现”。此外还有运气不佳的因素:今年一些公认的大热门,比如《细细的红线》导演特伦斯·马立克(Terrence Malick)的新作、由布拉特·皮特(Brad Pitt)领衔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之前被认为铁定入围,但影片却最终没能如期制作完成。
为了应付今年竞赛单元“货源”不足的情况,组委会破天荒地从“一种关注”(Un Certain Regards)抽调了2部作品进入竞赛单元;再加上在5月11日、即开幕前一天加入的英国著名导演肯·罗奇(Ken Loach)新作《爱尔兰路》(Route Irish),才算是凑足了19部竞赛电影。即便如此,相比前年的22部和去年的20部,今年前来戛纳竞争金棕榈的影片数量仍显单薄。
今年戛纳的选片基本延续了既往的不少传统。例如在竞赛片目中,传统的“戛纳系”依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今年携新作入围的迈克尔·李(Mike Leigh)、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与最后时刻入围的肯·罗奇都是前金棕榈奖得主,另一位受到广泛关注的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四年前也曾凭借《通天塔》摘得过最佳导演桂冠。
综观历年戛纳的选片,不难发现:有一群人特别容易出现在卢米埃尔电影宫前的红毯上。其中一些大牌是戛纳凭借其平台优势从其他电影节“挖”来的,比如北野武、伊纳里图,最初都是被威尼斯电影节发现、并推向世界的。另外一些则是戛纳一手捧出来的“自己人”,比如去年参加竞赛的布里兰特·门多萨(Brillante Mendoza),上届评委会毅然决然地把最佳导演奖授予了这位菲律宾导演。本届入围竞赛的泰国青年导演阿彼查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也是从参加青年单元时起就被相中,此后基本有新作必选送戛纳。近几年随着新老力量的更替以及国际电影节间竞争的加剧,戛纳加大了发现、推介新生力量的力度,本届的19部竞赛片中有5部都是导演首次入围,“一种关注”等环节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鲜面孔和作品。
从区域分布上看,今年电影节的选片在保持各大板块基本平衡的情况下,进一步强调了欧洲的主导地位:竞赛片中有10部是地道的“欧洲制造”。此外,亚洲今年也有5部入围。相比之下,美国电影的风头明显较往年弱,知名导演的新作大多是参展不参赛。比如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大戏、大导雷德里·斯科特(Ridley Scott)的《罗宾汉》(Robin Hood),以及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剩饭新炒”的《华尔街2》(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都是近期即将上映的主流大制作,来戛纳的目的主要是商业宣传。另一位老牌大师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遭遇陌生人》(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规模虽小,但到戛纳而来的态度类似。
其实近几年来,美国电影一直都占据着戛纳聚光灯的焦点,2007、2008年各有4部美国电影进入竞赛单元,去年也有3部,然而今年,美国片在戛纳的主竞赛单元里只有一颗“独苗”:道格·里曼(Doug Liman)执导、西恩·潘(Sean Penn)和娜奥米·沃茨(Naomi Watts)再度联袂的政治惊悚片《公平游戏》(Fair Game)。考虑到这位导演的路数一贯是商业中的商业——其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史密斯夫妇》和《谍影重重》,因此除非本片的艺术质量超乎寻常地出众,不然基本是陪太子读书的配角命。入围本届戛纳的其他美国导演也大多名不见经传,且都分布在“一种关注”等关注度稍低的环节。
同样,华语电影在今年的戛纳也遇到了“小年”。
相比去年4位华人名导齐聚竞赛单元的风光,今年华语制作的底气明显不足,最终只靠着王小帅《日照重庆》的意外“晋级”,避免了重蹈2007年全军覆没的覆辙。其实对于走艺术路线的华语电影和影人,戛纳等知名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功能或许还不是交易平台,而是对导演等创作人员的品牌镀金。相比欧美等传统电影大国和日韩等东亚近邻,华语电影近几年最令人担心的其实是新人方面接不上。在今年的戛纳,除了竞赛片《日照重庆》,华语片在其他单元也只有贾樟柯的《海上传奇》和台湾参与的《你在吗》(R U There)入围,后者还是出自一位荷兰青年导演之手。这种创作新人青黄不接的苗头着实令人担忧。
同样来自亚洲的日本近几年在戛纳也主要是靠老将打天下,今年入围竞赛单元的《极恶非道》是著名导演北野武继2000年的《兄弟》之后,时隔十年再次涉足使其名扬四海的黑帮题材。韩国方面的表现也继续稳定,虽然赶不上2009年9部电影入围戛纳的盛况,但今年来到电影节的2部韩国电影都进入了竞赛单元。上届韩国名导朴赞旭的《蝙蝠》拿下评委会奖,奉俊昊的《母亲》在“一种关注”上也大放异彩,今年李沧东的《诗》和林常树的《下女》的会师也吸引了各方瞩目,前者也是去年戛纳的评委会成员。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影近几年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稳定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宜于其国内相关组织和电影企业在海外宣传、公关上的不遗余力。
作为国际性的电影节,合拍片在戛纳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今年的竞赛片中有8部是跨国合拍。通过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合拍,电影小国乌克兰和乍得得以首次入围戛纳的竞赛单元。此外,虽然今年电影节的正式片目中没有像去年的《飞屋环游记》(Up)这样的3D大牌,但无可置疑的是,3D依然是目前当仁不让的热点,尤其是在市场环节中新项目的发布和交易方面,3D电影的制作呈蔓延趋势,各国电影界都在结合自身的资源与特色筹备相应的电影产品。比如意大利正在推动跨欧洲合拍的大型真人3D魔幻电影《Chronicles of the Overworld》;而意式恐怖片——“铅黄电影”的代表人物阿基多(Dario Argento)和以情色片闻名的丁度·巴拉斯(Tinto Brass),也在戛纳公布了自己的3D新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