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景喜剧的主创团队研究综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3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景喜剧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中国电视剧史上达到一次又一次的收视高潮。但是,在近几年来的电视剧市场已不见情景喜剧的身影。要探究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为此有必要根据中国情景喜剧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线路,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情景喜剧主题设置;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解天娇,1994年生,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自从1994年第一部国产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出现后,情景喜剧一度成为国人最喜爱的几大电视剧类型之一。但由于情景喜剧的自身特点和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环境,情景喜剧在近年来的电视剧屏幕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在喜剧日益成为主流影视剧类型的今天,对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及创作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概念界定及主创团队简介
  情景喜剧是诞生于美国,是一个发展时间达半个多世纪,有着成熟的制播模式的电视剧类型。中国情景喜剧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是从英达导演拍摄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始的。
  在中国的情景喜剧领域中,一直有两面大旗,一个是由英达为导演所拍摄的情景喜剧,代表作有《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等,英达作为“情景喜剧之父”,他的作品以及本人的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研究价值。另一面大旗是由尚敬为导演所摆设的情景喜剧,代表作有《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健康快车》等,他的作品与英达的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都极为不同,正是他的出現,将中国情景喜剧从低谷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二、研究文献概况
  中国情景喜剧出现于1992年,由于目前搜集到的第一篇以中国情景喜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出现在1999年,但在1999年仅搜索到一篇,所以,在收集文献时将时间限定在:2000年到2015年。文献收集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以“中国情景喜剧”为关键字进行主题相关搜索,得出相关论文149 篇,以这149篇论文为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其中硕士、博士论文 69篇,占总数的46%;期刊论文80篇,占总数的54%。
  按照五年为一个阶段进行时间划分来看,关于创作团队的研究论文比较集中2006年—2010年,这一时期,随着《武林外传》的热播,中国情景喜剧达到第二个高潮,与第一个高潮所不同的是,这是由尚敬导演为核心的另一个主场团队,和英达导演的情景喜剧无论在主题和内容上还是表现风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一种时期出现了很多对二者的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论文。
  三、关于研究主创团队的文献内容梳理
  2006年吴筱颖发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的一篇文章《小品式喜剧与大众的狂欢——从<我爱我家>谈“英达情景喜剧”的特色》。这篇论文出现的时间相比较于《我爱我家》情景喜剧热播的时间,要晚近十年,这是在第二部在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的浪潮中热播的情况下,人们重新审视中国情境喜剧的开山之作,才开始有了专门的研究。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在于通过《我爱我家》情景喜剧的风格来剖析英达情景喜剧的特色。这篇文章属于对于某位导演的某一作品进行针对性研究。
  英达导演是中国情景喜剧第一高潮的代表人物,第二个高潮的代表人物,尚敬导演,也是在研究中国情景喜剧中,必须涉及并深入研究的一位导演。自从《武林外传》热播后,情景喜剧在国产影视剧中再次谵语一定的位置,达到自身发展的第二个高潮。陈静的硕士论文《尚敬和“尚氏喜剧”研究》,一方面从当下的市场化、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尚敬自身出发,挖掘“尚氏喜剧”火热荧屏这一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另一方面,从主题、人物、叙事、语言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尚氏喜剧”四部作品共同的艺术特色,从而在理论上对情景喜剧的发展提供经验。论文中总结道,在主题上,“尚氏喜剧”回归传统伦理道德的表达,丰富了主旋律的内含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人物上,“尚氏喜剧”展现了“去英雄化”的人物群像,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叙事结构上,打破了类型剧的传统叙事模式,赋予文本以深层的社会文化含义;语言上,“尚氏喜剧”汇集各种幽默手段,让观众感受听觉上的狂欢。从四个角度分析了上市戏剧的特点,并为情景喜剧发展提供了理论经验。
  作为情景喜剧两个高潮的代表人物,对于他们的研究更少不了两者兼得比较。易青梅的硕士论文《中国情景喜剧的两面旗帜——英式与尚式情景喜剧比较研究》分析了英式与尚式情景喜剧之共性,即对中国情景喜剧本土化特征的探讨,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国观众的审美习俗,以更好地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两者作品的本土化改造主要体现在对国外情景喜剧之革新、承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善用方言与互文、解读现世的叙事文本这四个方面。探讨了英达与尚敬情景喜剧的差异。题材的差异。主要体现两方面:一、题材选择——英达的家庭题材与尚敬的题材多样;二、题材的风格——英式的地域特色与尚式的时尚趣味:其次是艺术形式上的差异,即对英式语言和尚式情节的分析。这篇文章比较系统全面地比较了两个导演不同的艺术风格,从共性到差异,从题材选择到艺术形式,在研究中成果颇丰为后来国产情景喜剧本土作品的研究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意义及当前的问题
  中国的情景喜剧,在历史的潮流中有几部影片,将其推向播放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在《我爱我家》的热播,将中国的情景喜剧推向了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是在《家有儿女》的热播,关注于孩子的问题加之诙谐幽默的表演特点,使得这部情境喜剧一度成为老少皆宜的热播剧。到了2006年,一部《武林外传》,让大家再次把关注点聚焦到了情境喜剧的上面。随着《武林外传》的热播,他的主创团队,空军总政治部文工团的其他系列作品《炊事班的故事》系列,也被观众再次拿来观看。情景喜剧的产量减少,是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但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让我们在研究以往的经典作品中得以发现。在对于情境喜剧的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对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剧创作也会有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该文成功地应用了投入产出方法建立起了樊钢(集团)煤化工公司投入产出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到了产品各种消耗的材料消耗系数,并以它作为基础计算出了与财务数据基本吻合的产品的各
摘 要:伞头秧歌是一种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歌和说唱文学等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吕梁市的离石、临县和柳林等,以及陕西省榆林市的佳县、吴堡、绥德等县,其中以临县最盛,故又称临县伞头秧歌。本文以临县伞头秧歌为代表,就临县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和特色进行概述。  关键词:伞头秧歌;表演形式;特色  作者简介:李松(1991-),男,汉族,泰安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一大热潮。名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民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搬上银幕,呈现在我们眼前,本文就我国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现状和发展进行叙述,对我国影视行业以及名著改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名著影视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名著改编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梳理,以期待为中国影视行业的
摘 要:《快乐大本营》作为内地综艺节目的代表,具有其独特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以《快乐大本营》中的对话为语料进行话轮转换研究,主要分析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以及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话轮转换。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话轮;话轮转换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一.话轮的定义  话轮是指会话活动的参与者(说话者),在
政党的党性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的。它在历史中产生,也必然要在历史中消亡。它不是可以由任何人任意随便提倡的,也不可能是由任何人随便宣布取消的
现代中国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显然鉴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给我们的设计提出了诸多借鉴,但是在新的艺术潮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带动下,现代的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