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ybgt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从课堂评价的角度针对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探析,以期对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教学实效性
  一、教学的实效性概述
  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成功教学行为,是教学价值的表现。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基于教学基本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如何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要求,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地理教学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克服不利的因素,发挥有利的因素。
  “实效性”可从两个层面分析:“实”就是行为立足社会实际,内容实在,功能全面实用,结果清楚;“效”就是行为有效率、有效果、有时效)。因此,中学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形成了多个维度:一是主体性。教与学两方面是构成实效性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即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是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必须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二是全面性。教学行为的目标和内容必须丰富、全面,具有针对性。三是时效性。即教学行为要及时,并具有效率,有良好而持续的效果;四是可操作性。教学行为设计有利于程式化运作,易于受教育者模仿或实施,同时可建立考察和考核等评估反馈机制。
  二、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迷失
  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要注重中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由于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不能有放松心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与时俱进、扎实提高。在教学评价环节,尤为引起重视。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评价一堂课的标准往往强调教师方面,很少关注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的主动学习状态、课堂表现状况和师生互动很少纳入课堂评价中。在评价标准中也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内容。
  为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课堂评价主体往往比较单一,在对一堂课进行评价时拒绝被评价者的介入,致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心理上相互对立、相互抵触,造成评价过程信息源单一、评价结果未得到及时的交流与沟通,评价结果很容易主观化、片面化,不利于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产生认同感。在不少的地理课堂评价中,看到的总是只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的评价,忽视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课堂表现的评价,致使在课堂评价中,教师的评价占据优先地位,学生的评价被边缘化,这对教学实效性是相当不利的。由此,课堂评价被简单化、单一化,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日常的课堂教学。
  此外在价值取向上忽视过程性评价也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传统的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因而,终结性评价得到强化,忽视了过程性评价。
  三、教学评价主体迷失的应对策略
  (一)统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有效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不应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而要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和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起点,对课堂的教学结构从教法的总体构想、学法的指导、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教学组织调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要对教师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方面及其显性和隐性工作进行评价。教师的显性工作容易体现和量化,而隐性工作常常难以计量,其结果也往往一时体现不出来。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校往往把显性工作内容列入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以一定的数量表达出来,而忽视对隐性工作的评价。但就实现学校教学目标,促进师生发展而言,二者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教学强调多元,主张开放,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更多突出开放性,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探究与发现,鼓励学生有独创的思路。不能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可结合上海市、陕西省等地指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来实现这一目的,从总体上看一般都包括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等级等。其中上海市和陕西省的评价表中分设了一级和二级指标。上海的评价表中的一级指标包括:学生行为状态、教师行为状态。其中学生行为状态又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感状态;教师行为状态包括教学态度、使用教材、注意中心和教学艺术。陕西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课堂学习效果两部分,其中教师教学评价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
  此外,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使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调查、探究活动,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从外部的转向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向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向主动的。这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形成了友好、民主、平等的评价关系,从而真正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进行教师教学指导的双重目的,进而提升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语
  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实效性,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迷失行为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切实改进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促进地理教学评价水平的提高,探索适合中学地理教学的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赫兴无,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
  [2]苏庆华.素质教育形势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9).
  [3]梁洁仪.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J].文教资料,2005,(22).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陈辉(1974-),女,中学地理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了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复杂的、综合的表演艺术,它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和人的心理素质紧密相连。在声乐演唱中,心理素质的好坏是一个歌唱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的前提。本人认为声乐表演是对表演者技能技巧、知识素质、文化修养、表演艺术等的检验,更是对一个演员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本文试图从歌唱者怯场心理的表现、产生的原因
期刊
摘要:国家允许在校大学生参加司法考试,为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普遍采取的传统型理论教学方式与司法考试侧重检测考生实践能力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反差,如何改革现行教学方式以适应司法考试之需要,已成为国内各法学院探索而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司法考试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法学教学方式与司法考试间的冲突,进而提出了推进实践型教学方式以适应司法考试的建议。  关键词:本科;实践型;教学方式;推
期刊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在识字课堂中,采用“寻根朔源”“音形结合”等形式为童趣和字趣铺桥搭路,找到和谐的链接点,将汉字的音形义、文化意蕴及语用价值有机结合,发挥识字教学的最大教育价值。让汉字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毫无情趣的点画符号,而成为一朵朵充满芬芳香气的诱人鲜花。  关键词:汉字;生命;价值;策略    我国当代
期刊
摘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选用、聘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条件。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应注重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状况,制约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搞好中职学校语文口语教学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说出来  一、口语交际能力对中职生的重要价值  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中职生就业必备的软件、立足社会的基本能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包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写作;创造性;精神劳动;创新性  《
期刊
摘要: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本文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想象力;语文阅读;培养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要弄懂这门艺术一定要有透过表面的文字的想象力。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
期刊
摘要: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我们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融情于读、以猜代讲、创新写作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作文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沟通;师生;桥梁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的演示,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优化课堂预设的同时,更要关注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关键词:数学;课堂预设;以生为本  一、案例描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0页习题2)  教学设想:对于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从这张特殊的条形统计图上搜集各种图书借阅情况的数据。对于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出应多购买同学们最喜欢借阅的科普类书籍,适当地购买故事类和历史类书籍,少买点文学
期刊
摘要:推进高校班级精细化管理是高校推进内涵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入手,分析了我校学生和班级的特点,论述了推进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步骤,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涵建设;班级;精细化管理  一、问题的由来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高校走内
期刊
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点滴做起;坚持不懈;三位一体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现在的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