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秀拉》中,将主人公“秀拉”塑造成一个“恶”的连贯性模型。本文围绕她的“恶”,从读者反应批评“空白”理论角度,把秀拉这个现实模型与文学模型的结合體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莫里森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巧妙地在故事情节中给读者留下的“空白”,从而激发读者参与探寻的欲望,主动加入到作品的意义建构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形成新的认知模式,也从中体验到深刻的阅读与审美乐趣。
关键词:秀拉;读者反应;留白;连贯性模型
作者简介:李航(1988.6-),女,汉族,重庆市綦江县人,硕士,重庆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托妮·莫里森是文学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的第二部杰出的代表作《秀拉》一经发布,就在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小说中,秀拉可以算是莫里森自身形象的一个缩影,她大胆的抛弃传统美德,以一个“邪恶”的黑人女性的形象出现,努力而坚定的寻找真正的自我。对作品进行文本细读能发现,作者出其不意地将女主人公秀拉塑造成“邪恶”的反面形象。对于她的恶,不同读者的反应和解读完全不同,亦即是从读者理论的角度部分,文本的可理解有不同维度的全新阐释。对这部小说,国内外学者从种族主义,文化解读、叙事学理论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解读。但是运用读者理论,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的文献还比较缺乏。
一、“空白”理论
重点强调观众在阅读过程中神奇的阅读,引发读者独立思考,展开与作者的跨时空对话,这是体验读者反应理论的焦点所在。莫里森本人对读者反应理论也倍加推崇,她非常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参与度。她说,创作“不只是讲故事,而是要将读者卷入。读者补充情感,读者甚至要提供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我的语言得有洞缺、空白,以使读者进入。”伊瑟尔指出,作家在创作他们的作品时,往往会特意让作品的意义模糊化,给读者以不确定感,给读者的理解留出空白;在欣赏作品时,恰好是这样的“模糊性”和“空白”会呼唤读者去反复认真阅读、思考,自行填补这些空白。
二、“连贯性模型”
读者理论指出,要使读者理解文本,那么文本各种成分必须互相联系且保持一致,还需要求助于各种熟悉的连贯性模型。卡勒把这种文本向“已见”模型的同化称为“自然化”,也即:使一文本自然化,就是使之与一种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是自然而且可以理解的话语或模型发生联系。这些已经是自然而且可以理解的模型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巴尔特称之为“代码”,伊瑟尔称之为“完型”,赫普肖夫斯基称之为“参照框架”,埃柯称之为“互文框架”,佩利仅仅称之为“框架”。尽管他们在名称上的引述有所不同,实质上其基本概念却很相似。比如,上文所引的卡勒的定义与巴尔特关于代码的描述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佩利的概括与卡勒就更为接近
随着阅读的继续深入,我们发现作者用心树立了秀拉的“恶”的“连贯性模型”,这个模型是现实模型与文学模型二者的完美结合。读者紧跟作者的情节,开始了积极的模型探索过程。与此同时,作者却悄悄地隐藏到了秀拉的身后,在一个隐秘幕后,用一双无形的手的牵引着读者对秀拉的“邪恶”形象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一个全新并极富女性魅力的秀拉的“模型”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秀拉归来时,第一时间去拜访奈儿,她的到来对奈尔来说,是其黑暗乏味的生命中射进的一束光。奈尔甚至感到,与秀拉在一起就像眼睛去掉了白内障,她对事物的感知度有了很大提高,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成长为了一名独立优秀的女性,变得更加聪明、温文尔雅。由此,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秀拉给奈儿的生活带来改变;小说中最精彩的是,秀拉关于种族歧视的言论,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极富创造力和划时代的意义;让奈儿感到震惊之余,也让读者的心中为之一颤。从这里可以看出,秀拉模型构建是相当成功的。
三、结语
秀拉的一生引发了读者对她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读者一边感慨秀拉的命运,一边发现自己陷于冲突之中:是该顺从于当下的社会道德,还是去勇敢地反抗这种社会道德对人的束缚?人应该选择苍白而单纯地生存还是在突破困境中积极寻求自我?由此,读者会深陷一种难以决断的两难状态,伊瑟尔提出,“只有在这时,小说才能真正开始影响读者”。在阅读中发现意义的空白,把努力探索作品空白含义作为一种有趣的尝试,这是读者反映理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一连串的思考背后,读者能够体会到最新的阅读体验,同时读者也获得了巨大的重新思考的空间。读者也成长为了更优秀的思考者。在阅读的磕磕绊绊中,读者从困惑,以及对情节的误判误猜中,不断地思考与重读文本,与作者展开隔空对话,以形成新的认知模式,也更能从中体验阅读与审美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朱新福:“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外国文学研究》3,2014: 58-60.
[2]沃尔夫冈·伊瑟尔:“论菲尔丁的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中读者的作用”,《文本,文论———英美文学名著重读》,张中载赵国新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3]托尼·莫里森:《秀拉》,胡允桓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朱乐奇:“沃尔夫冈·伊泽尔与文本的开放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43-44.
[5]Wolfgang Eather, The Act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London, 1978,P22.
关键词:秀拉;读者反应;留白;连贯性模型
作者简介:李航(1988.6-),女,汉族,重庆市綦江县人,硕士,重庆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托妮·莫里森是文学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的第二部杰出的代表作《秀拉》一经发布,就在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小说中,秀拉可以算是莫里森自身形象的一个缩影,她大胆的抛弃传统美德,以一个“邪恶”的黑人女性的形象出现,努力而坚定的寻找真正的自我。对作品进行文本细读能发现,作者出其不意地将女主人公秀拉塑造成“邪恶”的反面形象。对于她的恶,不同读者的反应和解读完全不同,亦即是从读者理论的角度部分,文本的可理解有不同维度的全新阐释。对这部小说,国内外学者从种族主义,文化解读、叙事学理论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解读。但是运用读者理论,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的文献还比较缺乏。
一、“空白”理论
重点强调观众在阅读过程中神奇的阅读,引发读者独立思考,展开与作者的跨时空对话,这是体验读者反应理论的焦点所在。莫里森本人对读者反应理论也倍加推崇,她非常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参与度。她说,创作“不只是讲故事,而是要将读者卷入。读者补充情感,读者甚至要提供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我的语言得有洞缺、空白,以使读者进入。”伊瑟尔指出,作家在创作他们的作品时,往往会特意让作品的意义模糊化,给读者以不确定感,给读者的理解留出空白;在欣赏作品时,恰好是这样的“模糊性”和“空白”会呼唤读者去反复认真阅读、思考,自行填补这些空白。
二、“连贯性模型”
读者理论指出,要使读者理解文本,那么文本各种成分必须互相联系且保持一致,还需要求助于各种熟悉的连贯性模型。卡勒把这种文本向“已见”模型的同化称为“自然化”,也即:使一文本自然化,就是使之与一种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是自然而且可以理解的话语或模型发生联系。这些已经是自然而且可以理解的模型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巴尔特称之为“代码”,伊瑟尔称之为“完型”,赫普肖夫斯基称之为“参照框架”,埃柯称之为“互文框架”,佩利仅仅称之为“框架”。尽管他们在名称上的引述有所不同,实质上其基本概念却很相似。比如,上文所引的卡勒的定义与巴尔特关于代码的描述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佩利的概括与卡勒就更为接近
随着阅读的继续深入,我们发现作者用心树立了秀拉的“恶”的“连贯性模型”,这个模型是现实模型与文学模型二者的完美结合。读者紧跟作者的情节,开始了积极的模型探索过程。与此同时,作者却悄悄地隐藏到了秀拉的身后,在一个隐秘幕后,用一双无形的手的牵引着读者对秀拉的“邪恶”形象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一个全新并极富女性魅力的秀拉的“模型”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秀拉归来时,第一时间去拜访奈儿,她的到来对奈尔来说,是其黑暗乏味的生命中射进的一束光。奈尔甚至感到,与秀拉在一起就像眼睛去掉了白内障,她对事物的感知度有了很大提高,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成长为了一名独立优秀的女性,变得更加聪明、温文尔雅。由此,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秀拉给奈儿的生活带来改变;小说中最精彩的是,秀拉关于种族歧视的言论,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极富创造力和划时代的意义;让奈儿感到震惊之余,也让读者的心中为之一颤。从这里可以看出,秀拉模型构建是相当成功的。
三、结语
秀拉的一生引发了读者对她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读者一边感慨秀拉的命运,一边发现自己陷于冲突之中:是该顺从于当下的社会道德,还是去勇敢地反抗这种社会道德对人的束缚?人应该选择苍白而单纯地生存还是在突破困境中积极寻求自我?由此,读者会深陷一种难以决断的两难状态,伊瑟尔提出,“只有在这时,小说才能真正开始影响读者”。在阅读中发现意义的空白,把努力探索作品空白含义作为一种有趣的尝试,这是读者反映理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一连串的思考背后,读者能够体会到最新的阅读体验,同时读者也获得了巨大的重新思考的空间。读者也成长为了更优秀的思考者。在阅读的磕磕绊绊中,读者从困惑,以及对情节的误判误猜中,不断地思考与重读文本,与作者展开隔空对话,以形成新的认知模式,也更能从中体验阅读与审美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朱新福:“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外国文学研究》3,2014: 58-60.
[2]沃尔夫冈·伊瑟尔:“论菲尔丁的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中读者的作用”,《文本,文论———英美文学名著重读》,张中载赵国新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3]托尼·莫里森:《秀拉》,胡允桓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朱乐奇:“沃尔夫冈·伊泽尔与文本的开放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43-44.
[5]Wolfgang Eather, The Act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London, 1978,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