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天人合一是舞蹈艺术中对美学要求的更高境界,在舞蹈创作中具有核心作用。笔者从“天人合一”的大哲学观谈起,进而讲到了舞蹈艺术与“天人合一”的关系,最后舞蹈艺术与人情感的融合、舞蹈艺术中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舞蹈艺术与动物的融合、舞蹈艺术与植物的融合、舞蹈艺术与数字的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学体现。
关键字 舞蹈艺术 天人合一 美学
一、天人合一哲学观
人和自然是亲和、亲子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根本。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自觉地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哲人的宇宙论就是不分天人、内外、物我的思想。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从神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诠释,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一种作为哲学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先秦春秋战国时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是中国舞蹈艺术精神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
(一)天人相通
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是人生命的来源,人是“天”的价值体现,“天”与“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样天之性亦是人之性,尽人之性就可知天之性。
天人相通,“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便会受到惩罚。因此,我们不仅应该“知天”,而且应该“畏天”。中国古代先哲在探讨天人关系时,总是对“天”抱着敬畏的态度。孔子认为天生万物,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处的“天”即大自然,“畏天”即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意味着要把自然看作是神圣的,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应有所约束。另一方面,敬畏自然也并非是,人就只能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要认识到自然的无限性和人的有限性。从天人相通的角度看,敬畏自然实质上也就是要敬畏人类自身。
(二)万物一体
在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张载在他的《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们的朋友,实则是一种以博爱为基础的仁爱思想,它强调人与万物都源于自然,人与万物都可以被看作是同一个躯体的不同部分,一切人彼此都是兄弟,自然万物都是朋友。
万物一体的思想,强调人之所以爱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感”。人与人同类一体,才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一体之仁”,因而见其“哀鸣”、被“摧残”、被“毁坏”,即会有“不忍”、“悯恤”和“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是人对人、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之心的根源。这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对生命的关怀,也是人的对宇宙的关怀,是对自然万物的仁爱。如此之后,人与自然万物才能和谐相处。
(三)天人之合
“天人之合”探讨的是“天”与“人”相合的契入点,也就是说,它探讨“天”与“人”如何才能合一。纵观“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不同的思想家所选择的契入点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达到“天人合一”。
宋明理学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大致分为三派:一派以张载为代表,提出应以“气”为契入点来建立“天人合一”观;一派以朱熹、程颐等为代表,主张应以“理”等为契入点来建立“天人合一”观;第三派以陆九渊、王明阳为代表,认为“吾心就是宇宙”,所以应通过。人心”来实现“天人合一”。“德”、“道”、“气”、“理”、“心”等,尽管契入点不同,但殊途同归,即都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都试图以德为基础来构建一种超越道德的精神境界,从而用心灵与“天”对话,从而达成“人”与“天”的神交,张扬一种仁爱、平和与友善的人性美。
二、舞蹈艺术与“天人合一”美学关系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不仅是将美学对象和人两者都被看做一个整体,并且提出美学主体从审美情趣上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其实就是强调天人和谐共处的理念,人要把自己与天地看成是一体的。将宇宙的规律和人的生命交融在一起。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核心,人们对自然美感的追求与信仰都是以此理念作为基础的,而舞蹈艺术就是我们国家传统美学的优秀代表形式,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以表现我国传统美学的价值取向。通过舞蹈了解天人合一思想对整个中国传统美学具有指导意义。
远古时期,舞蹈是被用作敬天谢地的方式,表达人们希望能够理解、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内在要求以及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进取精神。人们借着思维想象和宗教崇拜等特殊方式,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并将这种满足感融入在舞蹈当中,实现了人们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平衡和谐。
早期舞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舞”是沟通神、人的工具和手段,表达人对自然神的祈求和期望,达到“天人合一”。作为心灵的表现,原始乐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以及渴望理解沟通的心理。在月下踏歌,正体现了既悦神又娱己的目的,而它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出古人追求天地与人之间的整一,和谐,是对宇宙、人生、社会的一种认识。它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心态,体现了人对自身、自然的认识和对终极的关注,体现了民族的行为道德和某种良好愿望,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调整社会秩序的作用。古人在乐舞这种精神活动中追求与自然协调、和谐的意愿。中国古典舞并不是单纯的表现技巧,也绝不仅仅是抒发情感,而是伦理与感情、礼制与人性相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是联接人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桥梁,是中和个性与社会群体的化合剂。深入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古典舞从“天人合一”中吸收了柔和自然、圆润自如的生命灵感,使之在整体的思维揣摩和形态表现上,呈现出许多共存、互补、和谐、统一的艺术元素,在“拧倾圆曲”、“动静虚实”的深化背后,中国古典舞蹈蕴涵着的中国传统伦理根基正是“中华文化偏重于内省、内向、内求,它力求重点调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关系,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内心自由,在与外在自然及他人的关系中达到适应、符合、和谐,统一,也即“天入合一”。 三、舞蹈艺术中天人合一美学具体体现
(一)舞蹈艺术与人情感的融合美学体现
舞蹈源于生活,却不是生活动作的简单描摹再现。它基于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的迸发和情感的升华,作用于人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之呈现,往往超出生活动作的“常态”、“常量”而具有节奏性、韵律感——形成身体各部位动静格局的“同一性规律”;去除了生活动作基于应用性、随意性而存在的芜杂、繁琐。舞蹈本身就是以情感人,以美取胜;具有民族文化特异性等等。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舞蹈作品表现的内容有很多,而多数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古代舞蹈中有很多舞蹈思想和舞蹈作品都是以“天人合一”作为其本源,同样追求着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中国古典舞蹈讲究“气韵”,以“气”的流动带动身体运动,在一定的节律之下传情达意,只有将领悟了“气韵”之所在,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完美统一,才能有此生出更多的审美情趣。此外,唐代道教盛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体现道家崇道尚仙的舞蹈,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霓裳荆衣舞》。“既心将道合。乃乐与仙同,悦康平弓有截,延圣寿于无穷”。由陈嘏的这《霓裳荆衣舞赋》中小难发现《霓裳羽衣》的崇道尚仙之思想,这种崇道尚仙既表现出玄宗与杨贵妃追求仙道之洒脱情趣,又体现出了当时社会自上而下的对于“天人合一的”追崇。
(二) 舞蹈艺术中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美学体现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是最自然的,因为人类面对的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矛盾运动中的世界。日月星辰,风云变幻,潮起潮落,随处都有诱发对感知能力和对动态美的追求。人类自身也无时无刻不在“动作之中”并享受着运动所赐予的快感,这就是人类创造舞蹈的自然契机。
在《高山流水》作品中,古筝所演奏的乐曲演奏者以“滚,拂、绰、注”的手法形象的演奏出流水声,时而如涓涓溪水般舒缓流畅,时而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时而稀稀疏琉,隐隐约约,时而又严严实实、清清楚楚。再配上舞蹈肢体语汇点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将一幅古典水墨凤景画展示给众人,但不论是慢、是快、是急、是缓。如此的节奏变化,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丝毫没有牵强造作之感,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句子都出现的恰到好处,让人拍案叫绝,真正做到了音乐本身和谐统一,更是音乐与舞蹈和谐统一的典型佳作。
(三)舞蹈艺术与动物的融合美学体现
舞蹈中表现动物题材的比比皆是,动物世界中存在着与人共同通之处,有的是表现大自然中动物的生存方式中的精神,有的是表现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众所周知的舞蹈《雀之灵》,舞蹈家杨丽萍表现出晨曦中的一只白孔雀,饮露梳翅,迎风起舞时而俯首畅饮,时而伫立,时而飞旋,一首生命的赞歌就在那一举手、一投足中流淌着。
《绝恋》讲述了一个鹤的爱情故事——一只雌鹤受了伤,不能和鹤群一起飞回北方,雄鹤为不让雌鹤独守凄苦,悲思而亡,便和雌鹤一起绞颈绝命!如此大爱无边,怎不使江河呜咽,山岳静默,天悲地裂,撼人魂魄。
这是一曲天地人寰爱的壮美诗篇,是人类对生命意义苦苦求索千古追问的解答和诠释!这让人想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想到了梁祝“化蝶”的千古绝唱!这舞蹈的音乐也实为佳构,或衰婉悲怆,或低回苍然;悲怆使人肝肠寸断,低回如风哭雨泣,把一个人类追思永久的主题,展示得历历在目,伸手可触。那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在眼前跳动,黑颈鹤那每一根翅羽的律动,融入了血液的喧响。和天地、动物灵性、大自然融为一体。
(四)舞蹈艺术与植物的整合美学体现
艺术家需要对生活具有很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而大自然的每一种生物都可以引发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无声的生物,却隐喻着很多与人相通的精神,表现植物题材的舞蹈更是成为舞蹈编导们传达人与自然相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大自然中的植物来表现人的气节与品质的作品也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如表现“出泥浊自清简,色比菊花更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爱莲说》,舞蹈将荷花的形态与气质刻画成中国传统美的女性形态,延续那濯清莲而不妖的美仑美幻。
(五)舞蹈艺术与数字的融合美学体现
在中国古代舞蹈中,也有直接体现了与数字“天人合一”观念的作品。唐代“立部伎”中的《上元乐》就是一部突出表现了这一观念的乐舞。“其乐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洲》、《得一》、《庆云》之曲。”(《新唐书·礼乐志》)。从此记载来看,《上元乐》有意识、有系统地依次表现了古代一些哲学理念的基本内容,几乎就是占代宇宙哲学意识的物态化。《上元》乃道家上中下之首元,讲阴阳五行之第一甲子;《二仪》象征天地阴阳;《三才》代表天地人三元素;《四曲》描绘天之四时,人与四时同一;《五行》乃“五色”;《六律》乃十二音律之六个奇数音律;《七政》指北斗七星,或四季加天地人,再者意为五行加日月;《八风》谓“八方之风”;《九宫》即几个宫调;《十洲》述八方巨海中之十洲;《得一》补上前曲之数缺,以衷完善(待考);《庆云》乃首尾相呼应之效。不难看出,《上元乐》有着几分清晰地逻辑顺序。在数字与名字搭配的基础上,旨意表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随着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文化的频繁交流,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的机遇。舞蹈艺术创作与表现要与大自然的环境、动物、植物、数字、人员、情感等因素相整合,做到“天人合一”,使舞蹈艺术的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达更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孙勇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意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0(2).
[2]高丽丽.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J].考试周刊. 2012(10).
[3]徐春根.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逻辑前景[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23(2).
[4]梁好.试论舞蹈艺术发展[J].大众文艺. 2010(23).
[5]宋晓.浅谈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增强舞蹈表情性,增加舞蹈艺术美[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5(4).
[6]张冬.舞蹈艺术的审美解读.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J]. 2009(13).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关键字 舞蹈艺术 天人合一 美学
一、天人合一哲学观
人和自然是亲和、亲子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根本。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自觉地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哲人的宇宙论就是不分天人、内外、物我的思想。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从神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诠释,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一种作为哲学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先秦春秋战国时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是中国舞蹈艺术精神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
(一)天人相通
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是人生命的来源,人是“天”的价值体现,“天”与“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样天之性亦是人之性,尽人之性就可知天之性。
天人相通,“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便会受到惩罚。因此,我们不仅应该“知天”,而且应该“畏天”。中国古代先哲在探讨天人关系时,总是对“天”抱着敬畏的态度。孔子认为天生万物,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处的“天”即大自然,“畏天”即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意味着要把自然看作是神圣的,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应有所约束。另一方面,敬畏自然也并非是,人就只能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要认识到自然的无限性和人的有限性。从天人相通的角度看,敬畏自然实质上也就是要敬畏人类自身。
(二)万物一体
在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张载在他的《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们的朋友,实则是一种以博爱为基础的仁爱思想,它强调人与万物都源于自然,人与万物都可以被看作是同一个躯体的不同部分,一切人彼此都是兄弟,自然万物都是朋友。
万物一体的思想,强调人之所以爱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感”。人与人同类一体,才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一体之仁”,因而见其“哀鸣”、被“摧残”、被“毁坏”,即会有“不忍”、“悯恤”和“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是人对人、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之心的根源。这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对生命的关怀,也是人的对宇宙的关怀,是对自然万物的仁爱。如此之后,人与自然万物才能和谐相处。
(三)天人之合
“天人之合”探讨的是“天”与“人”相合的契入点,也就是说,它探讨“天”与“人”如何才能合一。纵观“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不同的思想家所选择的契入点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达到“天人合一”。
宋明理学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大致分为三派:一派以张载为代表,提出应以“气”为契入点来建立“天人合一”观;一派以朱熹、程颐等为代表,主张应以“理”等为契入点来建立“天人合一”观;第三派以陆九渊、王明阳为代表,认为“吾心就是宇宙”,所以应通过。人心”来实现“天人合一”。“德”、“道”、“气”、“理”、“心”等,尽管契入点不同,但殊途同归,即都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都试图以德为基础来构建一种超越道德的精神境界,从而用心灵与“天”对话,从而达成“人”与“天”的神交,张扬一种仁爱、平和与友善的人性美。
二、舞蹈艺术与“天人合一”美学关系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不仅是将美学对象和人两者都被看做一个整体,并且提出美学主体从审美情趣上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其实就是强调天人和谐共处的理念,人要把自己与天地看成是一体的。将宇宙的规律和人的生命交融在一起。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核心,人们对自然美感的追求与信仰都是以此理念作为基础的,而舞蹈艺术就是我们国家传统美学的优秀代表形式,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以表现我国传统美学的价值取向。通过舞蹈了解天人合一思想对整个中国传统美学具有指导意义。
远古时期,舞蹈是被用作敬天谢地的方式,表达人们希望能够理解、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内在要求以及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进取精神。人们借着思维想象和宗教崇拜等特殊方式,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并将这种满足感融入在舞蹈当中,实现了人们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平衡和谐。
早期舞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舞”是沟通神、人的工具和手段,表达人对自然神的祈求和期望,达到“天人合一”。作为心灵的表现,原始乐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以及渴望理解沟通的心理。在月下踏歌,正体现了既悦神又娱己的目的,而它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出古人追求天地与人之间的整一,和谐,是对宇宙、人生、社会的一种认识。它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心态,体现了人对自身、自然的认识和对终极的关注,体现了民族的行为道德和某种良好愿望,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调整社会秩序的作用。古人在乐舞这种精神活动中追求与自然协调、和谐的意愿。中国古典舞并不是单纯的表现技巧,也绝不仅仅是抒发情感,而是伦理与感情、礼制与人性相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是联接人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桥梁,是中和个性与社会群体的化合剂。深入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古典舞从“天人合一”中吸收了柔和自然、圆润自如的生命灵感,使之在整体的思维揣摩和形态表现上,呈现出许多共存、互补、和谐、统一的艺术元素,在“拧倾圆曲”、“动静虚实”的深化背后,中国古典舞蹈蕴涵着的中国传统伦理根基正是“中华文化偏重于内省、内向、内求,它力求重点调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关系,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内心自由,在与外在自然及他人的关系中达到适应、符合、和谐,统一,也即“天入合一”。 三、舞蹈艺术中天人合一美学具体体现
(一)舞蹈艺术与人情感的融合美学体现
舞蹈源于生活,却不是生活动作的简单描摹再现。它基于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的迸发和情感的升华,作用于人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之呈现,往往超出生活动作的“常态”、“常量”而具有节奏性、韵律感——形成身体各部位动静格局的“同一性规律”;去除了生活动作基于应用性、随意性而存在的芜杂、繁琐。舞蹈本身就是以情感人,以美取胜;具有民族文化特异性等等。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舞蹈作品表现的内容有很多,而多数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古代舞蹈中有很多舞蹈思想和舞蹈作品都是以“天人合一”作为其本源,同样追求着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中国古典舞蹈讲究“气韵”,以“气”的流动带动身体运动,在一定的节律之下传情达意,只有将领悟了“气韵”之所在,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完美统一,才能有此生出更多的审美情趣。此外,唐代道教盛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体现道家崇道尚仙的舞蹈,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霓裳荆衣舞》。“既心将道合。乃乐与仙同,悦康平弓有截,延圣寿于无穷”。由陈嘏的这《霓裳荆衣舞赋》中小难发现《霓裳羽衣》的崇道尚仙之思想,这种崇道尚仙既表现出玄宗与杨贵妃追求仙道之洒脱情趣,又体现出了当时社会自上而下的对于“天人合一的”追崇。
(二) 舞蹈艺术中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美学体现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是最自然的,因为人类面对的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矛盾运动中的世界。日月星辰,风云变幻,潮起潮落,随处都有诱发对感知能力和对动态美的追求。人类自身也无时无刻不在“动作之中”并享受着运动所赐予的快感,这就是人类创造舞蹈的自然契机。
在《高山流水》作品中,古筝所演奏的乐曲演奏者以“滚,拂、绰、注”的手法形象的演奏出流水声,时而如涓涓溪水般舒缓流畅,时而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时而稀稀疏琉,隐隐约约,时而又严严实实、清清楚楚。再配上舞蹈肢体语汇点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将一幅古典水墨凤景画展示给众人,但不论是慢、是快、是急、是缓。如此的节奏变化,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丝毫没有牵强造作之感,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句子都出现的恰到好处,让人拍案叫绝,真正做到了音乐本身和谐统一,更是音乐与舞蹈和谐统一的典型佳作。
(三)舞蹈艺术与动物的融合美学体现
舞蹈中表现动物题材的比比皆是,动物世界中存在着与人共同通之处,有的是表现大自然中动物的生存方式中的精神,有的是表现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众所周知的舞蹈《雀之灵》,舞蹈家杨丽萍表现出晨曦中的一只白孔雀,饮露梳翅,迎风起舞时而俯首畅饮,时而伫立,时而飞旋,一首生命的赞歌就在那一举手、一投足中流淌着。
《绝恋》讲述了一个鹤的爱情故事——一只雌鹤受了伤,不能和鹤群一起飞回北方,雄鹤为不让雌鹤独守凄苦,悲思而亡,便和雌鹤一起绞颈绝命!如此大爱无边,怎不使江河呜咽,山岳静默,天悲地裂,撼人魂魄。
这是一曲天地人寰爱的壮美诗篇,是人类对生命意义苦苦求索千古追问的解答和诠释!这让人想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想到了梁祝“化蝶”的千古绝唱!这舞蹈的音乐也实为佳构,或衰婉悲怆,或低回苍然;悲怆使人肝肠寸断,低回如风哭雨泣,把一个人类追思永久的主题,展示得历历在目,伸手可触。那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在眼前跳动,黑颈鹤那每一根翅羽的律动,融入了血液的喧响。和天地、动物灵性、大自然融为一体。
(四)舞蹈艺术与植物的整合美学体现
艺术家需要对生活具有很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而大自然的每一种生物都可以引发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无声的生物,却隐喻着很多与人相通的精神,表现植物题材的舞蹈更是成为舞蹈编导们传达人与自然相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大自然中的植物来表现人的气节与品质的作品也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如表现“出泥浊自清简,色比菊花更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爱莲说》,舞蹈将荷花的形态与气质刻画成中国传统美的女性形态,延续那濯清莲而不妖的美仑美幻。
(五)舞蹈艺术与数字的融合美学体现
在中国古代舞蹈中,也有直接体现了与数字“天人合一”观念的作品。唐代“立部伎”中的《上元乐》就是一部突出表现了这一观念的乐舞。“其乐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洲》、《得一》、《庆云》之曲。”(《新唐书·礼乐志》)。从此记载来看,《上元乐》有意识、有系统地依次表现了古代一些哲学理念的基本内容,几乎就是占代宇宙哲学意识的物态化。《上元》乃道家上中下之首元,讲阴阳五行之第一甲子;《二仪》象征天地阴阳;《三才》代表天地人三元素;《四曲》描绘天之四时,人与四时同一;《五行》乃“五色”;《六律》乃十二音律之六个奇数音律;《七政》指北斗七星,或四季加天地人,再者意为五行加日月;《八风》谓“八方之风”;《九宫》即几个宫调;《十洲》述八方巨海中之十洲;《得一》补上前曲之数缺,以衷完善(待考);《庆云》乃首尾相呼应之效。不难看出,《上元乐》有着几分清晰地逻辑顺序。在数字与名字搭配的基础上,旨意表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随着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文化的频繁交流,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历史的机遇。舞蹈艺术创作与表现要与大自然的环境、动物、植物、数字、人员、情感等因素相整合,做到“天人合一”,使舞蹈艺术的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达更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孙勇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意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0(2).
[2]高丽丽.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J].考试周刊. 2012(10).
[3]徐春根.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逻辑前景[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23(2).
[4]梁好.试论舞蹈艺术发展[J].大众文艺. 2010(23).
[5]宋晓.浅谈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增强舞蹈表情性,增加舞蹈艺术美[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25(4).
[6]张冬.舞蹈艺术的审美解读.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J]. 2009(13).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