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 光影 虚实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中外美学理论,旨在从动感、光影和虚实三种写作手法上对比分析拜伦的《她走来,风姿优美》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两首诗歌都着意于动感的营造、光影的对比和虚实的转换,然而由于两位作者自身迥异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诉求,两首诗歌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美学 爱情 《她走来,风姿优美》 《青玉案·元夕》
  中西诗歌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女性形象,从《卫风·硕人》中咏叹的美女庄姜到《陌上桑》中刚洁端庄的罗敷;从《伊利亚特》中倾国倾城的海伦到《奥德赛》中贞洁机智的珀涅罗珀。这些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赞颂手法也多种多样。有些诗歌运用精雕细琢的语言着意刻画女子的美貌与服饰,如“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曹植《美女篇》);有些诗歌运用众多美的意象来比拟、映衬女子之美,如“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左延年《秦女休行》);还有些诗歌欲扬先抑,巧妙地讴歌女性心灵之纯真、爱情之深切,如:“她没有其他姑娘那样美丽的外表,直到她对我嫣然一笑,我才发现她是如此可爱,噢,我看到她那明亮美丽的双眸,那是爱的深井,光的源泉。”(哈雷·柯勒律治《她的外貌并不令人陶醉》)
  拜伦的《她走来,风姿优美》{1}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就内容而言并无新奇,却因其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而广为传诵。拜伦在《她走来,风姿优美》中所咏颂的威莫特·霍顿夫人,高贵典雅、安详和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刻画了一位令作者魂牵梦绕、清冷脱俗的女子。两首诗歌都巧妙地虚化了女子的面庞,在来与寻的动感里、光与影的映衬下、明与暗的对比中激发了读者无与伦比的美感体验。
  一、一样的动感,不一样的情愫
  朱光潜先生指出最好的描写体诗文往往化静为动;莱辛认为诗人如果想描绘物体美,最好只描绘美所产生的效果,或是化美为媚(动态美)。这两首诗歌都没有靠直接渲染来塑造女子形象,而是在“动”字上大做文章。两首诗一个细致描绘“走来”,一个巧妙刻画“寻她”,不仅增强了诗词的动感,更在动静对比与转化中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抒情诗《她走来,风姿优美》中,拜伦开篇就把光圈定格在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身上,她向我们款款走来。瞬时,美的律动就洋溢在整首诗中,随着她优雅的脚步,我们领略到“繁星闪闪”的迷离之美,也看到美在她绺绺的黑发间“荡漾”,更感受到美在她颜面上“洒布”柔辉。不同于拜伦将灵动赋予女子之美,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描绘了另一种“动”。词的上阕将元夕的动感场面描画得淋漓尽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树随风动,声随箫动,鱼龙狂舞,热闹的元宵之夜马上浮现在眼前。下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一个“寻”字让我们恍然大悟,一切景物的律动都源自诗人寻访的脚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切的寻觅都停滞在蓦然回首的一刻,那朝思暮想的女子就静静地站在灯火阑珊处。该词通篇对女子的外貌品行未着一词,而一位清冷孤傲、与众不同的女子形象却跃然纸上。正如莱辛所说“诗人啊,替我们把美所引起的欢欣、喜爱和迷恋描绘出来吧,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把美本身描绘出来”②,该词就是用诗人的“寻”映衬出女子的美。
  两位作者在塑造女性时不仅化静为动,还进一步地将动与静加以对比和转化,诠释出不一样的情愫。在《她走来,风姿优美》这首诗中,动作的主体是这位风姿优美的女子,而诗人则在远处静静地欣赏。随着她走来的脚步,她的美也在逐步升华,由最初优美的风姿,到后来倩丽的颜面,最后抵达了那安详和婉的灵魂世界。诗人的内心也随之躁动,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女子在动,却流露出安详和婉的神态;作者沉静欣赏,内心却逐渐躁动,动与静得以转化。而在《青玉案·元夕》中,动作的主体却是诗人,一个痴情郎,在人头攒动的元夕,苦苦寻觅心上人的身影。在蓦然回首的一刻,那位女子却静静地站在灯火阑珊之处,环境中所有的“动”都归于沉寂,作者的不安与焦躁也在这一刻平息。同是动与静的转化,却让我们领略到拜伦爱的浓烈与热情、辛弃疾爱的沉静与厚重。
  二、光影流转,明暗交替
  光影即明暗对照(意大利语chiaroscuro,明暗),是绘画的要素。画家们往往把光影明暗的处理作为表达个人情绪、协调画面构图以及传递画面气氛的主观选择,着意使画面获得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也巧妙利用光线,淋漓尽致地打造明暗对比,使其在形象塑造和气氛烘托中起到重要作用,唤起读者对画面所表达意境的联想,从而营造出唯美而诗意的艺术空间。
  在诗歌《她走来,风姿优美》中,拜伦巧妙地用迷离柔和的光线打造出威莫特·霍顿夫人柔美的外貌和温婉的内心,营造出浪漫的抒情氛围。在第一节中写道:她优美风姿好像“无云的夜空,繁星闪闪”“融成一篇淡雅的清光”“浓艳的白昼与此无缘”。沐浴在一片柔和、温婉的光线下的威莫特·霍顿夫人,散发出典雅、内敛、沉稳的气质。不仅如此,拜伦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光更折射出自己的情怀。“无云的夜空,繁星闪闪”,这时有时无的光不仅增添了神秘感,也撩拨了作者的心弦;“在她颜面上洒布柔輝”使整个画面更为安详宁静,作者对她更为向往;“迷人的笑容,照人的光彩”更突显了作者对她浓烈的爱慕之情。光的运用和明暗的对比使整个画面温馨而浪漫,弥散着诗意与梦幻,不禁让读者对威莫特·霍顿夫人的美怦然心动。
  辛弃疾所打造的光则是烘托元夕的气氛。不同于拜伦所描画的若隐若现的光线,辛弃疾则展现了更为强烈的明暗对比。在词的上阕,作者不遗余力地塑造出灯火通明的元夕。同是描画星星,拜伦吟诵出“繁星闪闪”;而辛弃疾则豪迈地打造出“星如雨”的壮观景象。“玉壶光转”形象地刻画出一道凛冽璀璨的光线。“蛾儿雪柳黄金缕”描绘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头戴蛾儿、雪柳,身缀金黄色丝缕,在灯光照耀下,银光闪闪,金光铄铄。作者制造如此多的光线只为突出一个“闹”字,而笔锋一转,“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者才恍然大悟,所有的光亮只为衬托这暗处的女子,孤傲独立,淡泊自持,不同流俗。诗的气韵瞬间散发出来。   三、虚实转换,情思展现
  宗白华先生对虚实观有如下论述:“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是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味”③。在这两首诗里,作者巧妙地将虚实加以转换,不仅为读者打造出美的体验,更将自身浓烈的情感化为笔痕墨影。
  正如题目《她走来,风姿优美》所揭示的,“她”是运动的主体,本应是诗歌的中心角色。然而作者却匠心独具,转换视角,虚化了女子的面庞,让读者沐浴在各色的光线之下。拜伦打造出“闪烁的光”“淡雅的光”“柔软的光”和“流动的光”,营造出神秘、淡雅、温婉和灵动的美感。光为实,美为虚,拜伦用一双巧手化实为虚,而在虚实转换之间,作者爱慕的情思也得以展现。宗白华在比较中西美学的虚实时讲道:“西洋传统的油画中填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对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在中国画中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之处,无笔墨之处却是缥缈天睨,化工境界”④。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的下阕开篇实写众人之美:“蛾儿”“雪柳”“黄金缕”。在密集的意象展现之后,一句“众里寻她千百度”将作者钟情于一人的痴和寻而不得的躁落到实处。在诗作帷幕即将落下前,那人才终于凸现出来,灯火阑珊处的女子只是一个虚影,而傲视独立之姿和清冷脱俗之态却在言外处显现。
  四、结语
  尽管两首诗歌都着意于动感的营造、光影的对比和虚实的转换,却塑造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拜伦所塑造的女子温暖柔和,而辛弃疾则凸显出心上人的清冷淡泊。沐浴在安详和婉柔光下的拜伦感情浓烈;“蓦然回首”之后的辛弃疾却将所有的焦躁化为沉静。两位作者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诉求融合到了诗词的创作当中,让我们领略到他们叱咤风云背后的柔软内心。
  拜伦与辛弃疾都曾亲历战争,金戈铁马的时代造就了两人的铮铮铁骨。拜伦终其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在恢宏的作品里塑造了众多的“拜伦式英雄”——热情、刚毅、高傲、不屈,而这也正是其个人性格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都坦然承认其早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辛弃疾出生于南宋末年,见证了女真族金政权对人民的压迫和仁人志士匡扶宋室的斗争。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他的诗词慷慨悲壮、豪迈激越,是其意志品质的真实体现。叶嘉莹评论辛弃疾是一位不知“退”的人,是“用生命谱写诗篇,用生活实践诗篇”的伟大作者。尽管饱受排挤,一生也没有忘记收复家园。
  然而,在铮铮铁骨的背后,两位作者展现出他们特有的柔情。拜伦不屈、刚毅的性格中隐藏着对温暖情感的渴望。拜伦生活坎坷,天生跛足,自幼父亲抛妻弃子,母亲对他苛责凌辱。这便养成了他孤独敏感、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的性格特征。缺失的母爱和家庭的不和睦对拜伦影响极大,他虽风流多情,却一直渴望纯真的爱情。与安娜·米尔班克的婚姻铸就了一生的悲剧。1816年春,妻子米尔班克离家出走并要求分居,流言纷起,拜伦心力交瘁,妻子的离去、守旧势力的围攻使他无奈远走他乡。1814年6月拜伦在舞会上遇到了霍顿夫人,霍顿夫人的温婉娴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创作出《她走来,风姿优美》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辛弃疾的柔情体现在柔密沉郁中透出刚强之气。他一生忠义奋发,一心收复家园,却因南宋政府偏安江左而满腹的压抑、无奈。虽然如此,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他三起三落,最后一次被起用之时已年逾花甲,却依然坚守自己的意志和理念。正如辛弃疾在《上梁文》中所写:“直使便为江湖客,也应忧國愿年丰。”《青玉案·元夕》中所塑造的女子孤寂清冷、不同流俗、自甘寂寞,于浓艳之中表现出清丽、孤高,正是辛弃疾不甘流俗、坚守意志的体现。
  拜伦对温暖感情的渴望奠定了诗歌柔美浪漫的基调;而《青玉案·元夕》则让我们领略到辛弃疾不甘流俗的傲骨和一丝不易说出的悲感。
  {1} 〔英〕拜伦:《拜伦诗选》,杨德豫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2}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
  41页。
  {4}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9页。
  参考文献:
  [1] 拜伦.拜伦诗选[M].杨德豫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 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 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 王镛.笔墨与光影的融合——陈政明的水墨人物画[J].美术,2011(11).
其他文献
摘要:身份认同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意识。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母国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本应明晰的身份认同变得模糊。本文通过对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父亲失踪”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当时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在武侠小说中的体现,并寻找金庸武侠小说中身份认同的立场和对今人的启迪。  关键词:武侠文学 金庸小说 身份认同  身份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带有归属感的自我标识。对于一个
摘要:《劳燕》是张翎的最新长篇小说,也是其战争三部曲中的第—部,小说讲述了—个名叫姚归燕的乡村女孩在战争中遭遇的创伤,以及她在自我救赎过程中与代表不同文化身份的三个男人之间发生的情感纠葛的故事。小说以一种期望文化间的平等列话与交流的文化态度书写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局限性,以及对故乡的皈依和向母体文化寻求精神慰藉的倾向。小说中三位男主人公的不同文化身份以及他们对于女主人公的影响,都体现了文化态度和
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说青春,少年憧憬青春,青年挥霍青春,中年饱受青春的压力,老年人则只有回忆青春了。   青春!青春是什么呢?   辞典上说:“春时草木滋茂,其色青葱,故曰青春”。因用以喻少年。:這是最简单的解释了。   我觉得,不只是少年有青春,中年有中年的青春,老年有老年的青春,三岁小儿,也是青春。那是因为心情处在一种草木滋茂的春天,那时不管什么年纪,都有着青春。   没有青春的青少年也
摘 要:雪漠几乎所有的小说中都描写了他家乡甘肃凉州的风俗、信仰、艺术、语言等西部文化。隐藏在这些文化背后的是当地人的生活本质、心理品格、精神内涵。本文试图借鉴文化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与探索雪漠小说中所渗透的西部文化心理。  关键词:雪漠 《大漠祭》 西部 民俗 心理品格  远离灯红酒绿的西部虽然暂时背负了经济发展中难以言说的沉重,但千百年来发展缓慢的农业文明却滋生了这片土地深厚的精神内涵。
摘要:姚广孝与高启同为“北郭诗社”成员,两人交往甚密。洪武三年,高启特为姚广孝《独庵集》撰序,评价姚广孝的诗风为“兼采众家,不事拘狭”。高启认为,“兼采众长”说的内涵包括格、意、趣三个方面。通过作品分析,姚广孝的诗歌是符合“兼采众长”的标准,且参游四方、识者所述、冥契默会是姚广孝诗歌“兼采众长”的主要途径。这一诗风也对元末明初的诗坛创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姚广孝 兼采众家 诗风  姚
摘 要:“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以洗练沉郁著称的“诗圣”杜甫,亦有风流年少、意气风发的青年岁月。论文从杜甫青年时代漫游燕赵之时所做的《夜宴左氏庄》入手,以史料记载的诗人生平与其同时期的作品为参照,使得青年杜甫意气飞扬、豪情满襟的形象跃然纸上,对比诗人后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思情怀,让人对“诗圣”杜甫历经沧桑的苍凉人生有了更加立体、深刻的认识,对于全面理解杜甫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
摘要:南非小说家库切出生于南非开普敦,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美国学习工作的经历对库切的文学生涯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贝克特等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越战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库切在他的作品中探讨“人”这一西方核心文化理念,代表作《耻》更是集中体现了他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化理念 种族冲突 J.M.库切  库切的作品《耻》典型地呈现了“人”这一西
摘 要:卡夫卡在《城堡》中通过对女性头发、体型、服装、首饰等装饰性细节描写,展示了女性的卑微处境,她们既是K.追寻路上的同伴,也是引诱K.堕落的诱惑者,她们具有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性,承载着卡夫卡的多重思考。  关键词:卡夫卡 《城堡》 女性观  《城堡》是卡夫卡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主人公虽然是男性,但是其中大量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却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据笔者统计,《城堡》共写
李尚朝和我同乡,都是巫山人。对,就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那个巫山,也是昔日“朝云暮雨”如今“高峡平湖”的巫山!他生长在大溪,我老家在横石溪,都在长江边,相隔数十里。他先做教师,后当警察,从家乡经万州再上重庆。我一直做教师,也从家乡到重庆。人生轨迹同中有异,没有交集,也未能交往。但他写诗,我在诗歌研究所工作,彼此互相关注。不久前,接到他的电话,然后见面,都是外表朴质、性格内向的同类人,感觉相识好多年
摘 要:《局外人》常常被看作是加缪描写荒诞的代表性作品。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小说主人公默而索在被判死刑之前,是一个疏离于当下社会的局外人,在无意识地向人开枪之后,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被以荒诞的理由判处死刑后,默而索进行了一次决绝的精神行动,世界的荒诞似乎被消解,默而索的悲剧也上升为西西弗斯神话意义上的真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