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俱乐部的概念研究
俱乐部是英文“Club”的音译,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组织团体或者其场所,严格解释是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这种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在西方社交活动中十分流行,在体育领域“俱乐部”的定义被广泛应用,各种体育俱乐部伴随我国体育产业、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建立意义及价值
乒乓球运动于1904年传入中国,比迅速在我国普及开来,现已成为我国国球。乒乓球运动具有活动场地小,运动强度适中,上手简单,安全性高,娱乐性强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乒乓球运动在中学的普及性广,参与人数多,是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3、目前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体育中都有俱乐部形式的存在,既有选修,也有必修;本文以郑州市为参考依据,郑州属于二线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市共有中学81所,随机抽取10所学校进行走访调查,主要调查学校乒乓球俱乐部的开展情况,从而得出目前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3.1场地现状
从调查的10所中学来看,乒乓球场地都有,但是条件参差不齐。并且学生对乒乓球的需求很大,都有供不应求的问题存在。只有部分学校,尤其是一些传统体育学校配有室内乒乓球场,有能力提供较为专业的运动环境。但是,这些学校的乒乓球馆开放度很低,课外时间几乎不对外开放,只是针对有较高水平的运动队开放。平时学生很难踏入乒乓球馆,这样的形式还不如大部分室外球场,虽然条件比较恶劣,但可以提供给大部分学校活动,在课外时间依然能够自由活动。
3.2运作现状
在调查的10所中学中,仅有2所学校乒乓球运动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3所学校有自己的乒乓球运动队,5所学校没有任何形式的团体存在。当然,这跟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有关。在这两所拥有乒乓球俱乐部的学校,项目的发展非常好,每个俱乐部都拥有成员100人左右,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俱乐部内,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乒乓球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并能得到较为专业的指导。学习成果可以在期末体育成绩中得以体现。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生和家长中均受到好评。其余3所有自己运动队的学校,有专业的场地和指导老师,但是运动队的准入门槛很高,前期必须经过较为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水平,能够参加专业比赛。这样一来,95%以上的學生并不能进入运动队,达不到俱乐部的效果,普及面很窄。其余五所学校则是完全的开放状态,没有良好的运动场地和指导,学生多是以锻炼身体和课间活动为主。
3.3师资现状
调查的10所学校中有6所为重点示范性中学,4所普通中学。10所学校用在体育尤其是乒乓球运动上的资金都较为拮据。专业的教师缺乏。教师的学历程度基本集中在本科,研究生占30%左右。在重点院校高学历、高水平教师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并不能满足俱乐部的需求。
4、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因素,我总结出在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4.1运作资金、场地设施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乒乓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较高,建设场地的费用较大,因此大多数学校在开展体育运动的时候,由于资金有限,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乒乓球运动,这是极为不明智的举动。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是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是学生的需求程度都证明这运动在中学的开展极为重要。
5、完善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对策
5.1改善场地设施
为保证学生在俱乐部的训练质量,学校应该进一步解决场地器材短缺的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并且应该充分开发现有的体育资源,尤其是对闲置场地的开发,一场多用,改善课外体育俱乐部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5.2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力量,通过相互的交流,做好师资在此方面的培训,从而更加专业的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外针对男女教师数量严重偏差问题,建议相关学校学校在引进体育人才时应相对增加对女性教师的侧重,以便女学生的学习与指导。
6、结论
通过对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调查与探讨中发现,在现阶段,课外乒乓球俱乐部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普及程度低,整体结构不够明晰,缺乏有效地管理经验,存在资金、场地不足,指导教师水平较低,男女比例失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应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总结经验,在现有的资源和经济上不断突破,形成独特的运营模式,为今后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乃至于整个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铺垫道路。(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杭秀山.高中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2009,(5)
[2]阳梅香.湖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制的可行性[J].长沙税务高等专科,2002
[3]石国华,俱乐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
[4]梁冰.县城高中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模式可行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
俱乐部是英文“Club”的音译,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组织团体或者其场所,严格解释是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这种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在西方社交活动中十分流行,在体育领域“俱乐部”的定义被广泛应用,各种体育俱乐部伴随我国体育产业、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建立意义及价值
乒乓球运动于1904年传入中国,比迅速在我国普及开来,现已成为我国国球。乒乓球运动具有活动场地小,运动强度适中,上手简单,安全性高,娱乐性强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乒乓球运动在中学的普及性广,参与人数多,是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3、目前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体育中都有俱乐部形式的存在,既有选修,也有必修;本文以郑州市为参考依据,郑州属于二线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市共有中学81所,随机抽取10所学校进行走访调查,主要调查学校乒乓球俱乐部的开展情况,从而得出目前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3.1场地现状
从调查的10所中学来看,乒乓球场地都有,但是条件参差不齐。并且学生对乒乓球的需求很大,都有供不应求的问题存在。只有部分学校,尤其是一些传统体育学校配有室内乒乓球场,有能力提供较为专业的运动环境。但是,这些学校的乒乓球馆开放度很低,课外时间几乎不对外开放,只是针对有较高水平的运动队开放。平时学生很难踏入乒乓球馆,这样的形式还不如大部分室外球场,虽然条件比较恶劣,但可以提供给大部分学校活动,在课外时间依然能够自由活动。
3.2运作现状
在调查的10所中学中,仅有2所学校乒乓球运动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3所学校有自己的乒乓球运动队,5所学校没有任何形式的团体存在。当然,这跟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有关。在这两所拥有乒乓球俱乐部的学校,项目的发展非常好,每个俱乐部都拥有成员100人左右,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俱乐部内,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乒乓球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并能得到较为专业的指导。学习成果可以在期末体育成绩中得以体现。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生和家长中均受到好评。其余3所有自己运动队的学校,有专业的场地和指导老师,但是运动队的准入门槛很高,前期必须经过较为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水平,能够参加专业比赛。这样一来,95%以上的學生并不能进入运动队,达不到俱乐部的效果,普及面很窄。其余五所学校则是完全的开放状态,没有良好的运动场地和指导,学生多是以锻炼身体和课间活动为主。
3.3师资现状
调查的10所学校中有6所为重点示范性中学,4所普通中学。10所学校用在体育尤其是乒乓球运动上的资金都较为拮据。专业的教师缺乏。教师的学历程度基本集中在本科,研究生占30%左右。在重点院校高学历、高水平教师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并不能满足俱乐部的需求。
4、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因素,我总结出在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4.1运作资金、场地设施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乒乓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较高,建设场地的费用较大,因此大多数学校在开展体育运动的时候,由于资金有限,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乒乓球运动,这是极为不明智的举动。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是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是学生的需求程度都证明这运动在中学的开展极为重要。
5、完善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对策
5.1改善场地设施
为保证学生在俱乐部的训练质量,学校应该进一步解决场地器材短缺的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并且应该充分开发现有的体育资源,尤其是对闲置场地的开发,一场多用,改善课外体育俱乐部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5.2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力量,通过相互的交流,做好师资在此方面的培训,从而更加专业的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外针对男女教师数量严重偏差问题,建议相关学校学校在引进体育人才时应相对增加对女性教师的侧重,以便女学生的学习与指导。
6、结论
通过对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调查与探讨中发现,在现阶段,课外乒乓球俱乐部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普及程度低,整体结构不够明晰,缺乏有效地管理经验,存在资金、场地不足,指导教师水平较低,男女比例失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应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总结经验,在现有的资源和经济上不断突破,形成独特的运营模式,为今后课外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乃至于整个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铺垫道路。(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杭秀山.高中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2009,(5)
[2]阳梅香.湖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制的可行性[J].长沙税务高等专科,2002
[3]石国华,俱乐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
[4]梁冰.县城高中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模式可行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