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中国教育国际化领域紧紧围绕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外交战略大局,开拓了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本刊根据大致时间先后顺序,梳理了2011年度中国教育国际化十大事件,以飨读者。
第一,上海纽约大学奠基,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成果。2011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设立的国内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正式奠基,对国内外的合作办学者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8月,教育部召开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座谈会,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逐步走向常态化。
第二,首届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召开,中国与东盟、阿拉伯、东北亚等多边教育交流取得新进展。2011年3月,首届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在京成功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辛格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演讲;8月,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成功举办;9月,在宁夏成功举办中国-阿拉伯高教合作研讨会;中日韩三国“亚洲校园”试点项目2011年正式启动;中德教育交流工作,中意、中西语言合作也深入开展。
第三,中美第二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在美举行,中美人文交流机制取得重要突破。2011年4月,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美国,出席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协商规划新时期中美人文交流战略框架和总体思路。在教育领域,中方宣布“三个一万”项目;中美双方同意扩大教育工作者交流,启动500名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赴美研修计划。
第四,中法互办语言年。由胡锦涛主席和萨科齐总统共同倡导推动的中法语言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在新时期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11年6月,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出席了在巴黎举办的法国“汉语年”开幕式;10月,刘延东国务委员与法国国务部长兼外交与欧洲事务部长阿兰·朱佩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法语年”开幕式。
第五,中国成功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办,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开幕式。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运动员及官员参加了大运会。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同期举办,来自66个国家与地区的162所大学代表出席了论坛。
第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2011年9月,纪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并讲话。交流协会作为我国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机构,开辟了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渠道,在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教育信托基金建立。2011年8月,胡锦涛主席在深圳会见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博科娃。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大学校长研讨会在巴黎举办,中国25所高校和非洲20所高校的校长与会。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非洲期间,宣布设立4年信托基金,每年提供200万美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点支持非洲地区的教育发展项目。
第八,中俄人文交流机制走过10年历程。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以及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建立10周年。2011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在俄罗斯举办的语言年开幕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语言年闭幕式;10月,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会议第12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
第九,国家汉办加强战略谋划,积极研制孔子学院未来十年发展规划。自2002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开办以来,孔子学院发展规模稳步扩大,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所孔子学院和48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1年,国家汉办积极研制孔子学院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从外交、外宣和文化走出去工作的全局进行谋划,努力把孔子学院建成集语言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第十,21项省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改革与发展试点项目全面展开。2011年,上海市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浙江省探索省部联合审批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等等。
第一,上海纽约大学奠基,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成果。2011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设立的国内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正式奠基,对国内外的合作办学者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8月,教育部召开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座谈会,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逐步走向常态化。
第二,首届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召开,中国与东盟、阿拉伯、东北亚等多边教育交流取得新进展。2011年3月,首届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在京成功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辛格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演讲;8月,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成功举办;9月,在宁夏成功举办中国-阿拉伯高教合作研讨会;中日韩三国“亚洲校园”试点项目2011年正式启动;中德教育交流工作,中意、中西语言合作也深入开展。
第三,中美第二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在美举行,中美人文交流机制取得重要突破。2011年4月,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美国,出席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协商规划新时期中美人文交流战略框架和总体思路。在教育领域,中方宣布“三个一万”项目;中美双方同意扩大教育工作者交流,启动500名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赴美研修计划。
第四,中法互办语言年。由胡锦涛主席和萨科齐总统共同倡导推动的中法语言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在新时期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11年6月,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出席了在巴黎举办的法国“汉语年”开幕式;10月,刘延东国务委员与法国国务部长兼外交与欧洲事务部长阿兰·朱佩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法语年”开幕式。
第五,中国成功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办,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开幕式。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运动员及官员参加了大运会。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同期举办,来自66个国家与地区的162所大学代表出席了论坛。
第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2011年9月,纪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并讲话。交流协会作为我国民间的教育国际交流机构,开辟了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渠道,在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教育信托基金建立。2011年8月,胡锦涛主席在深圳会见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博科娃。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大学校长研讨会在巴黎举办,中国25所高校和非洲20所高校的校长与会。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非洲期间,宣布设立4年信托基金,每年提供200万美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点支持非洲地区的教育发展项目。
第八,中俄人文交流机制走过10年历程。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以及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建立10周年。2011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在俄罗斯举办的语言年开幕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语言年闭幕式;10月,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会议第12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
第九,国家汉办加强战略谋划,积极研制孔子学院未来十年发展规划。自2002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开办以来,孔子学院发展规模稳步扩大,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所孔子学院和48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1年,国家汉办积极研制孔子学院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从外交、外宣和文化走出去工作的全局进行谋划,努力把孔子学院建成集语言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第十,21项省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改革与发展试点项目全面展开。2011年,上海市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上海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浙江省探索省部联合审批合作办学项目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