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温州和台州地区,一大批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与命运抗争,他们不仅勤奋与执著,而且吃苦耐劳。他们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敢想敢为,用成功诠释着中国梦想。
以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为代表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不仅敢想敢干,更重要的是他们重视科技,大力创新。他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身体力行,对创新的穷追不舍,对IT技术价值的独特认识,为中国梦注入了新的内涵。
邱继宝,一位农民的儿子,20年间,在传统的制造领域,心无旁骛地专注在很多人不看好的缝纫设备领域,白手起家,凭着“创业不要命,发展不要命,创新不要命”的干劲,将飞跃这个民营企业做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缝纫设备供应商,2006年预计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2005年出口创汇2.3亿美元。“飞跃”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缝制设备品牌之一。
2006年初冬时节,本报记者与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和《科学时报》的记者一同来到台州,对飞跃的中国企业创新梦,做了一次梦的解析。
朦胧的创业梦想
“飞跃成功的经验有三条:创业不要命,发展不要命,创新不要命。”
浙江历来人杰地灵。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窘况和矿产资源的匮乏,曾经使得众多的浙江人迫于生计,外出务工。他们从事的工作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比如说,东阳人弹棉花遍及全国,台州人背着修鞋箱走天下。
1977年,14岁的邱继宝与小他两岁的弟弟背起了修鞋箱,加入到外出务工的队伍中。小哥俩直奔东北,是因为历经文革十年动乱后,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居民的收入要好于其他地区。
在东北的三年中,小哥俩相依为命,修鞋走过了东北三省。饿了,找最便宜的吃,窝头、高粱粥、土豆、咸菜;困了,找最便宜的住,1毛钱一晚的大车店,十几个人挤在大通铺上。
夏天还好过,冬天实在难熬。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补鞋,冻僵的手很难握住榔头,红肿的手指几乎无法穿线;有时收摊儿,麻木的双腿竟无法站立。当时,邱继宝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有台缝纫机该多好啊。
3年后,邱继宝带着对工业化大规模制造的耳闻目睹,带着千辛万苦挣下的数千元钱,也带着朦朦胧胧的梦想,回到了台州。
痴迷于技术
“我们台州的民营企业不仅敢想敢干,而且重视科技,大力创新。”
回到家乡的邱继宝认准了机械技术,先后在3个机械厂学技术。那个时候,不仅白给人家干活,还要交学费,先是每个月40元,后来是80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像北京这样工资级别不低的地区,工人工资大都二三十元。
邱继宝瞄准了从椒江到黄岩(现均为台州市所属区)这段20多公里的路段。当时长途汽车很少,于是,他用自行车做起了客运生意。他早上5点半起来,跑个来回;7点半赶回工厂学徒,下午5点半下班后,又骑着车送这送那,好的时候一天挣上六七块钱。
“技术都掌握了,我就背个包,里面都是车刀钻头,谁有机械加工的活,就帮谁干。”邱继宝说:“后来,我的未来岳父看中了我的勤快。”
1981年邱继宝结婚了。结婚那天,到了下午3点多,在赶到工厂的母亲一再催促下,邱继宝才洗了洗满是油污的手,赶到新娘家里接新娘。
靠着东北修鞋攒下的数千元钱,加上300元的贷款,邱继宝在村子里办起了工厂。为了掌握缝纫机生产技术,邱继宝专程跑到上海缝纫机研究所请求协助,缝纫机所给他派来了两位退休的老师傅。
邱继宝用自行车从码头把二位师傅分别驮到厂里,当时村里条件差,新婚才两三个月的邱继宝夫妇就把新房让给了远道而来的师傅。邱继宝早上5点多起来给师傅们挑水,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后来他还专门在院子里打了口井。
1986年,椒江市第二工业缝纫机厂(飞跃的前身)成立。“工厂租的是生产大队队部的两层楼房。上面办公,下面是车间,透过地板的裂缝甚至都可以看到下面的人。”飞跃集团副总经理朱敏法回忆道。
邱继宝懂得技术的价值。成立初期,飞跃年营业额只有1000多万元,利税不足100万元,但飞跃坚持每年给上海缝纫机所35万元。
直到现在,飞跃还在补贴这家国内硕果仅存的缝纫机技术研究机构,并把它作为缝纫技术的重要来源之一。
创新的动力来自受刺激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
“我经常受刺激。”邱继宝对记者说:“以前是总遭白眼,现在是看到别人的产品或技术比自己好时睡不着觉,总在想如何超过去。”
1989年,广交会还未接纳民营企业,邱继宝只好通过代理商把飞跃缝纫机送进会场。在好说歹说还是无法入场的情况下,情急之下的邱继宝翻墙而过,却被大会保卫人员逮个正着。结果,会场没进去,还被罚站了半小时。
初期的飞跃,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去参加国际展会,时常也被拒之门外。代理商代理飞跃的产品也感到没有面子。飞跃生产的家用缝纫机只能以100多元的价格卖到发展中国家。
十年前,飞跃准备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上市。邱继宝来到北京,问主管部门飞跃为什么不是高新技术企业。对方回答说缝纫机是夕阳产业。邱继宝说,1台重50公斤的工业缝纫机可以卖到10万元,而1辆5吨重的汽车才卖七八万元,光是钢铁每吨还要2000多块钱呢,到底谁是高技术?邱继宝判别高技术的方法很朴实:小的投入,大的产出。一气之下,他再也不提飞跃上市的事了。
如今,飞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缝纫设备制造商。代理商争相代理飞跃产品,销往欧美的家用缝纫机卖到了6000元1台。飞跃成为国际展会追捧的对象。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上,中央电视台把飞跃与海尔作为中国企业创新的典范,向全球直播。
2006年4月,德国有个大订单招标。由于一季度原材料涨幅很大,飞跃起初没有投标,日、韩、德等国和地区6家厂商参加了投标。由于担心吃亏,招标方迟迟不开标,同时,德国老板追着邱继宝从汉堡到了新加坡。“2000年以前,我见他难极了,见了面连茶都不给你喝。”邱继宝回忆道。
邱继宝感慨地对记者说:“产品只有做好了,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他的一个切身体会是:有技术含量的产品用不着去推销,商家会自己找上门来。
2006年4月,作为企业界的代表,邱继宝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了欧洲4国。在希腊的工商论坛上,一位瑞士企业家的发言又深深地刺激了邱继宝。
这位企业家说,中国人卖的东西都很便宜,但中国人在国外买的东西都很贵。瑞士1块手表可以卖到上万美元,而中国1辆汽车只卖三五千美元。他说,原因是中国企业不懂科技创新,把技术拿过来,加上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所以卖得很便宜。
核心技术最值钱
“高技术不用到产业上,那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象一个民营企业能把缝纫机的制造做到如此规模。走进2003年落成的飞跃工业园,长达2公里的大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0多座现代化的厂房。数百万元1台的数控加工中心是高品质制造的保障,飞跃一次性投入数亿元从韩国大宇公司购入100多台,从而使得加工中心的总数达到260台。这样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即使是机械制造领域的国营大厂也不多见。
一次,浙江省领导向经济学家吴敬琏谈起飞跃的数控加工中心,一旁的邱继宝连忙说:“省长,飛跃的宝贝不是加工中心,是核心技术,是数字伺服系统。”
数字伺服电机系统集光、机、电、磁、计算机控制于一体,可以实现机械系统的精确运动与定位,是机电一体化缝纫机的技术关键所在。
此前,吴敬琏曾来过飞跃,问到缝纫机的伺服电机是哪家制造的。听到邱继宝说是飞跃自己研发的,吴敬琏还将信将疑。后来,他利用去宁波出差的机会,到了飞跃在宁波的研发基地——飞跃(宁波)科技公司参观,这才眼见为实。
飞跃宁波科技前身是一家只有两个人的小公司,为了搞数控机床改造,两个人不惜变卖家里的东西。邱继宝与他俩谈得拢,于是双方合作起来。
那时,宁波到台州没有高速公路,单程就要大半天的时间,他们两人下了长途车,不是找“摩的”,就是等夏利。“让他们晚上到,他们就晚上到,让他们周日来,他们就周日来。”邱继宝回忆道。
1997年,飞跃自动缝纫机亮相美国亚特兰大展会。“没有伺服系统的缝纫机只能卖1000多块钱,有了伺服系统可以卖到7000多块钱,单是控制系统就卖5000块钱。”邱继宝看到的核心竞争力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从来不打价格战,至今也未遇到过反倾销诉讼。”邱继宝说。
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飞跃(宁波)科技公司成立。“我借钱给他们俩作为股份,2006年公司的利润就超过了7000万元。”邱继宝不仅知道核心技术的重要,更懂得核心技术骨干的价值。
联姻计算所
“高技术就是小的投入,大的产出,减少原材料消耗,保护环境。”
2006年4月5日,邱继宝看到产品展厅里有几个人转来转去。保安告诉他这几个人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邱继宝不相信计算所的人会到飞跃来,直到对方拿出印有计算所台州分部负责人黄朝晖的名片。
黄朝晖曾经在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工作过,后来被计算所负责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工程中心挖了过来,被派到台州分部。黄朝晖来后,圈定了台州十几家大型民营企业进行调查,以寻找技术合作的机会。飞跃集团也在这个名单之中。
“我做梦也不敢想,我们民营企业能与代表国家电脑技术最高水平的计算所合作。”采访中邱继宝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
一方怀揣技术却苦于找不到用户,另一方虽熟悉市场却找不到技术合作者,双方之间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
突然间,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了。民营企业的效率就体现出来了。邱继宝亲自出马与计算所谈合作。4月12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4月24日协商人才与合作项目,5月12日商谈合作细节,5月20日成立中科飞跃数控系统有限公司,先期500万元的投入由飞跃集团出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
飞跃出钱痛快,计算所出力也麻利。黄朝晖带着研发人员6月3日入住飞跃,从早上干到深夜,从周一干到周日。8月10日完成电脑家用缝纫机的主控板和电机控制板开发,9月19日数控系统联调成功。10月13日,电脑家用缝纫机在第100届广交会上受到中外客商的广泛关注。
邱继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脑家用缝纫机国际市场售价超过1000美元,每年10万台的销量不难实现,这就是1亿多美元的收入。
同样是家用缝纫机,飞跃成立初期几十公斤重的脚踏缝纫机只卖100多元,到后来,机电一体化的电动缝纫机可以卖到1000多元,如今5公斤重的电脑缝纫机可以卖到1万元。
当初,飞跃卖台缝纫机还挣不到1包香烟的钱。从机电一体化到IT技术,每次技术创新带来的都是10倍价格提升,创新一次次显著地提升了飞跃产品的利润空间。
创新是干出来的
“我以前觉得只有我们民营企业才会不怕吃苦不怕累、为了发展不要命。计算所的专家让我感动。”
飞跃曾经出钱出项目与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其中有的项目最终不了了之。拿邱继宝的话说:“他们给领导干,给校长干,给管评职称的人干,唯独没有给飞跃干。”
因此,邱继宝在合作时很在意是否谈得来。邱继宝希望对方也能像他那样为了发展不要命。当他看到那两个宁波人不惜变卖家里的东西搞创新,他觉得谈得来。
当他看到计算所研发团队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甚至连国庆黄金周也不休息;看到所长李国杰周日利用到宁波开会的间隙来到台州与他谈合作,当天到当天回,邱继宝说:“我以前觉得只有我们民营企业才会不怕吃苦不怕累、为了发展不要命。计算所的专家让我感动。”
作为国有研究所,计算所必须以完成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国家任务为己任,同时还肩负着将成熟技术向社会转移的任务。李国杰曾表示:“国家的经费来自社会,就要造福社会。”但计算所年科研经费预算约为2亿元,科学院拨款只有3000万元,每年四处争取经费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与飞跃的合作为计算所包括龙芯处理器在内的高新技术拓展了新的市场,飞跃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和可以预期的丰厚回报又可为计算所的科研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计算所能不能给我们派200人来,飞跃有500多种产品等着呢。”邱继宝很急,他深知IT技术这块砝码在实现飞跃集团“十一五“规划中的份量。
按照飞跃的规划,2010年,销售产值达到270亿元,进出口额15亿美元,利税15亿元;实现争创世界名牌、摘取中国工业大奖、赢得全国最高质量管理奖三大任务和打造世界级最优秀的成套缝制设备制造商。
邱继宝简介
邱继宝,飞跃集团董事长。他是中共十六大代表,并担任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中国改革理事会副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等职务。他曾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十大领军人物、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记者手记 实话实说的邱继宝
邱继宝善谈,却绝不夸夸其谈,如同农民只有收获到地里的庄稼才感到踏实一样,邱继宝看问题的方式也实实在在。
飛跃为什么要大力创新,那是因为创新给飞跃带来了好收成:目前,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产量只占飞跃总产量的10%,销售额却占到50%,利税则占到90%。如果其余90%都“改种”机电一体化,经济效益是极其可观的,更不用说信息化了。
每年1/3的时间在国外跑市场,使他认识到“国际竞争要靠信息化,但这个信息化不是管理上的信息化,而是制造、装备和产品上的信息化”。
作为中国缝纫设备之都,台州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缝纫机企业,配套企业更是数千家。“没有设备我借给他,没有厂房我租给他,没有人我教他,没有钱我借给他。目的就是要把台州的缝纫机工业做大做强。”
他认定了工人直接创造价值,于是飞跃高层主管的工资低于浙江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主管的平均工资,但飞跃工人的工资却是全省最高的。
中午时分,窗外骑着摩托车下班的人流引起我们的惊叹。邱继宝接过话说:“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责任。如果哪一天他们下岗了,那可不得了,我就成了罪人。”
飞跃并没有因为是民营企业而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20年来飞跃已经累计投入600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2006年4月,飞跃收购了世界一流的电脑横机制造商——意大利MIFRA公司50%的股权。电脑横机可以根据人的身材数据,直接用彩棉纺成的线织成衣物,从而避免了纺织行业对环境的污染。而环保也将成为下一个创新点。
以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为代表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不仅敢想敢干,更重要的是他们重视科技,大力创新。他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身体力行,对创新的穷追不舍,对IT技术价值的独特认识,为中国梦注入了新的内涵。
邱继宝,一位农民的儿子,20年间,在传统的制造领域,心无旁骛地专注在很多人不看好的缝纫设备领域,白手起家,凭着“创业不要命,发展不要命,创新不要命”的干劲,将飞跃这个民营企业做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缝纫设备供应商,2006年预计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2005年出口创汇2.3亿美元。“飞跃”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缝制设备品牌之一。
2006年初冬时节,本报记者与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和《科学时报》的记者一同来到台州,对飞跃的中国企业创新梦,做了一次梦的解析。
朦胧的创业梦想
“飞跃成功的经验有三条:创业不要命,发展不要命,创新不要命。”
浙江历来人杰地灵。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窘况和矿产资源的匮乏,曾经使得众多的浙江人迫于生计,外出务工。他们从事的工作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比如说,东阳人弹棉花遍及全国,台州人背着修鞋箱走天下。
1977年,14岁的邱继宝与小他两岁的弟弟背起了修鞋箱,加入到外出务工的队伍中。小哥俩直奔东北,是因为历经文革十年动乱后,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居民的收入要好于其他地区。
在东北的三年中,小哥俩相依为命,修鞋走过了东北三省。饿了,找最便宜的吃,窝头、高粱粥、土豆、咸菜;困了,找最便宜的住,1毛钱一晚的大车店,十几个人挤在大通铺上。
夏天还好过,冬天实在难熬。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补鞋,冻僵的手很难握住榔头,红肿的手指几乎无法穿线;有时收摊儿,麻木的双腿竟无法站立。当时,邱继宝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有台缝纫机该多好啊。
3年后,邱继宝带着对工业化大规模制造的耳闻目睹,带着千辛万苦挣下的数千元钱,也带着朦朦胧胧的梦想,回到了台州。
痴迷于技术
“我们台州的民营企业不仅敢想敢干,而且重视科技,大力创新。”
回到家乡的邱继宝认准了机械技术,先后在3个机械厂学技术。那个时候,不仅白给人家干活,还要交学费,先是每个月40元,后来是80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像北京这样工资级别不低的地区,工人工资大都二三十元。
邱继宝瞄准了从椒江到黄岩(现均为台州市所属区)这段20多公里的路段。当时长途汽车很少,于是,他用自行车做起了客运生意。他早上5点半起来,跑个来回;7点半赶回工厂学徒,下午5点半下班后,又骑着车送这送那,好的时候一天挣上六七块钱。
“技术都掌握了,我就背个包,里面都是车刀钻头,谁有机械加工的活,就帮谁干。”邱继宝说:“后来,我的未来岳父看中了我的勤快。”
1981年邱继宝结婚了。结婚那天,到了下午3点多,在赶到工厂的母亲一再催促下,邱继宝才洗了洗满是油污的手,赶到新娘家里接新娘。
靠着东北修鞋攒下的数千元钱,加上300元的贷款,邱继宝在村子里办起了工厂。为了掌握缝纫机生产技术,邱继宝专程跑到上海缝纫机研究所请求协助,缝纫机所给他派来了两位退休的老师傅。
邱继宝用自行车从码头把二位师傅分别驮到厂里,当时村里条件差,新婚才两三个月的邱继宝夫妇就把新房让给了远道而来的师傅。邱继宝早上5点多起来给师傅们挑水,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后来他还专门在院子里打了口井。
1986年,椒江市第二工业缝纫机厂(飞跃的前身)成立。“工厂租的是生产大队队部的两层楼房。上面办公,下面是车间,透过地板的裂缝甚至都可以看到下面的人。”飞跃集团副总经理朱敏法回忆道。
邱继宝懂得技术的价值。成立初期,飞跃年营业额只有1000多万元,利税不足100万元,但飞跃坚持每年给上海缝纫机所35万元。
直到现在,飞跃还在补贴这家国内硕果仅存的缝纫机技术研究机构,并把它作为缝纫技术的重要来源之一。
创新的动力来自受刺激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
“我经常受刺激。”邱继宝对记者说:“以前是总遭白眼,现在是看到别人的产品或技术比自己好时睡不着觉,总在想如何超过去。”
1989年,广交会还未接纳民营企业,邱继宝只好通过代理商把飞跃缝纫机送进会场。在好说歹说还是无法入场的情况下,情急之下的邱继宝翻墙而过,却被大会保卫人员逮个正着。结果,会场没进去,还被罚站了半小时。
初期的飞跃,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去参加国际展会,时常也被拒之门外。代理商代理飞跃的产品也感到没有面子。飞跃生产的家用缝纫机只能以100多元的价格卖到发展中国家。
十年前,飞跃准备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上市。邱继宝来到北京,问主管部门飞跃为什么不是高新技术企业。对方回答说缝纫机是夕阳产业。邱继宝说,1台重50公斤的工业缝纫机可以卖到10万元,而1辆5吨重的汽车才卖七八万元,光是钢铁每吨还要2000多块钱呢,到底谁是高技术?邱继宝判别高技术的方法很朴实:小的投入,大的产出。一气之下,他再也不提飞跃上市的事了。
如今,飞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缝纫设备制造商。代理商争相代理飞跃产品,销往欧美的家用缝纫机卖到了6000元1台。飞跃成为国际展会追捧的对象。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上,中央电视台把飞跃与海尔作为中国企业创新的典范,向全球直播。
2006年4月,德国有个大订单招标。由于一季度原材料涨幅很大,飞跃起初没有投标,日、韩、德等国和地区6家厂商参加了投标。由于担心吃亏,招标方迟迟不开标,同时,德国老板追着邱继宝从汉堡到了新加坡。“2000年以前,我见他难极了,见了面连茶都不给你喝。”邱继宝回忆道。
邱继宝感慨地对记者说:“产品只有做好了,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他的一个切身体会是:有技术含量的产品用不着去推销,商家会自己找上门来。
2006年4月,作为企业界的代表,邱继宝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了欧洲4国。在希腊的工商论坛上,一位瑞士企业家的发言又深深地刺激了邱继宝。
这位企业家说,中国人卖的东西都很便宜,但中国人在国外买的东西都很贵。瑞士1块手表可以卖到上万美元,而中国1辆汽车只卖三五千美元。他说,原因是中国企业不懂科技创新,把技术拿过来,加上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所以卖得很便宜。
核心技术最值钱
“高技术不用到产业上,那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象一个民营企业能把缝纫机的制造做到如此规模。走进2003年落成的飞跃工业园,长达2公里的大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0多座现代化的厂房。数百万元1台的数控加工中心是高品质制造的保障,飞跃一次性投入数亿元从韩国大宇公司购入100多台,从而使得加工中心的总数达到260台。这样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即使是机械制造领域的国营大厂也不多见。
一次,浙江省领导向经济学家吴敬琏谈起飞跃的数控加工中心,一旁的邱继宝连忙说:“省长,飛跃的宝贝不是加工中心,是核心技术,是数字伺服系统。”
数字伺服电机系统集光、机、电、磁、计算机控制于一体,可以实现机械系统的精确运动与定位,是机电一体化缝纫机的技术关键所在。
此前,吴敬琏曾来过飞跃,问到缝纫机的伺服电机是哪家制造的。听到邱继宝说是飞跃自己研发的,吴敬琏还将信将疑。后来,他利用去宁波出差的机会,到了飞跃在宁波的研发基地——飞跃(宁波)科技公司参观,这才眼见为实。
飞跃宁波科技前身是一家只有两个人的小公司,为了搞数控机床改造,两个人不惜变卖家里的东西。邱继宝与他俩谈得拢,于是双方合作起来。
那时,宁波到台州没有高速公路,单程就要大半天的时间,他们两人下了长途车,不是找“摩的”,就是等夏利。“让他们晚上到,他们就晚上到,让他们周日来,他们就周日来。”邱继宝回忆道。
1997年,飞跃自动缝纫机亮相美国亚特兰大展会。“没有伺服系统的缝纫机只能卖1000多块钱,有了伺服系统可以卖到7000多块钱,单是控制系统就卖5000块钱。”邱继宝看到的核心竞争力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从来不打价格战,至今也未遇到过反倾销诉讼。”邱继宝说。
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飞跃(宁波)科技公司成立。“我借钱给他们俩作为股份,2006年公司的利润就超过了7000万元。”邱继宝不仅知道核心技术的重要,更懂得核心技术骨干的价值。
联姻计算所
“高技术就是小的投入,大的产出,减少原材料消耗,保护环境。”
2006年4月5日,邱继宝看到产品展厅里有几个人转来转去。保安告诉他这几个人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邱继宝不相信计算所的人会到飞跃来,直到对方拿出印有计算所台州分部负责人黄朝晖的名片。
黄朝晖曾经在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工作过,后来被计算所负责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工程中心挖了过来,被派到台州分部。黄朝晖来后,圈定了台州十几家大型民营企业进行调查,以寻找技术合作的机会。飞跃集团也在这个名单之中。
“我做梦也不敢想,我们民营企业能与代表国家电脑技术最高水平的计算所合作。”采访中邱继宝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
一方怀揣技术却苦于找不到用户,另一方虽熟悉市场却找不到技术合作者,双方之间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
突然间,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了。民营企业的效率就体现出来了。邱继宝亲自出马与计算所谈合作。4月12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4月24日协商人才与合作项目,5月12日商谈合作细节,5月20日成立中科飞跃数控系统有限公司,先期500万元的投入由飞跃集团出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
飞跃出钱痛快,计算所出力也麻利。黄朝晖带着研发人员6月3日入住飞跃,从早上干到深夜,从周一干到周日。8月10日完成电脑家用缝纫机的主控板和电机控制板开发,9月19日数控系统联调成功。10月13日,电脑家用缝纫机在第100届广交会上受到中外客商的广泛关注。
邱继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脑家用缝纫机国际市场售价超过1000美元,每年10万台的销量不难实现,这就是1亿多美元的收入。
同样是家用缝纫机,飞跃成立初期几十公斤重的脚踏缝纫机只卖100多元,到后来,机电一体化的电动缝纫机可以卖到1000多元,如今5公斤重的电脑缝纫机可以卖到1万元。
当初,飞跃卖台缝纫机还挣不到1包香烟的钱。从机电一体化到IT技术,每次技术创新带来的都是10倍价格提升,创新一次次显著地提升了飞跃产品的利润空间。
创新是干出来的
“我以前觉得只有我们民营企业才会不怕吃苦不怕累、为了发展不要命。计算所的专家让我感动。”
飞跃曾经出钱出项目与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其中有的项目最终不了了之。拿邱继宝的话说:“他们给领导干,给校长干,给管评职称的人干,唯独没有给飞跃干。”
因此,邱继宝在合作时很在意是否谈得来。邱继宝希望对方也能像他那样为了发展不要命。当他看到那两个宁波人不惜变卖家里的东西搞创新,他觉得谈得来。
当他看到计算所研发团队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甚至连国庆黄金周也不休息;看到所长李国杰周日利用到宁波开会的间隙来到台州与他谈合作,当天到当天回,邱继宝说:“我以前觉得只有我们民营企业才会不怕吃苦不怕累、为了发展不要命。计算所的专家让我感动。”
作为国有研究所,计算所必须以完成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国家任务为己任,同时还肩负着将成熟技术向社会转移的任务。李国杰曾表示:“国家的经费来自社会,就要造福社会。”但计算所年科研经费预算约为2亿元,科学院拨款只有3000万元,每年四处争取经费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与飞跃的合作为计算所包括龙芯处理器在内的高新技术拓展了新的市场,飞跃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和可以预期的丰厚回报又可为计算所的科研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计算所能不能给我们派200人来,飞跃有500多种产品等着呢。”邱继宝很急,他深知IT技术这块砝码在实现飞跃集团“十一五“规划中的份量。
按照飞跃的规划,2010年,销售产值达到270亿元,进出口额15亿美元,利税15亿元;实现争创世界名牌、摘取中国工业大奖、赢得全国最高质量管理奖三大任务和打造世界级最优秀的成套缝制设备制造商。
邱继宝简介
邱继宝,飞跃集团董事长。他是中共十六大代表,并担任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中国改革理事会副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等职务。他曾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十大领军人物、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记者手记 实话实说的邱继宝
邱继宝善谈,却绝不夸夸其谈,如同农民只有收获到地里的庄稼才感到踏实一样,邱继宝看问题的方式也实实在在。
飛跃为什么要大力创新,那是因为创新给飞跃带来了好收成:目前,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产量只占飞跃总产量的10%,销售额却占到50%,利税则占到90%。如果其余90%都“改种”机电一体化,经济效益是极其可观的,更不用说信息化了。
每年1/3的时间在国外跑市场,使他认识到“国际竞争要靠信息化,但这个信息化不是管理上的信息化,而是制造、装备和产品上的信息化”。
作为中国缝纫设备之都,台州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缝纫机企业,配套企业更是数千家。“没有设备我借给他,没有厂房我租给他,没有人我教他,没有钱我借给他。目的就是要把台州的缝纫机工业做大做强。”
他认定了工人直接创造价值,于是飞跃高层主管的工资低于浙江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主管的平均工资,但飞跃工人的工资却是全省最高的。
中午时分,窗外骑着摩托车下班的人流引起我们的惊叹。邱继宝接过话说:“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责任。如果哪一天他们下岗了,那可不得了,我就成了罪人。”
飞跃并没有因为是民营企业而忘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20年来飞跃已经累计投入600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2006年4月,飞跃收购了世界一流的电脑横机制造商——意大利MIFRA公司50%的股权。电脑横机可以根据人的身材数据,直接用彩棉纺成的线织成衣物,从而避免了纺织行业对环境的污染。而环保也将成为下一个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