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营改增”对于处在经济环境中的企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企业如何顺应新的税收政策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对于自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着重介绍“营改增”的相关内容和由此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具体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务影响;财务管理;税务管理
1“营改增”的背景和意义
增值税的概念由来已久,各个国家都有征收增值税的政策,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征收增值税。“营改增”之前,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应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是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仅针对产品或服务中的增值部分纳税。“营改增”之前,国家对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等劳务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的特点是对应税收入进行全额征税,不能抵扣,导致了对纳税人的重复征税;而对于增值税,由于购进服务环节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导致对未增值部分也必须缴纳增值税。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下文简称为“营改增”)的目的是减少重复征税的环节,进一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税收体制发展完善的必经之路。
“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促使社会形成良性循环,降低企业的税负,具体表现为在避免营业税的重复征收的同时,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完整无中断,达到增值税层层抵扣、道道收税的目标,以此减轻企业税收的负担。实行“营改增”,使增值税形成了销项与进项的可抵扣关系,会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经营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新税改完成了从道道征税向环环抵扣、从全额计税向进销相抵转变的过程,通过把其他产业和服务行业的抵扣链条统一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复征收营业税的现象,这将从税收减负的角度推动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微观上,“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解决了企业因购买设备、劳务等行为而被重复征税的问题,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成本节约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宏观上,一个行业的扩大再生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民经济的内需。作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改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推动税收体制优化的重要途径。
微观上,“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解决了企业因购买设备、劳务等行为而被重复征税的问题,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成本节约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宏观上,一个行业的扩大再生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民经济的内需。作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改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推动税收体制优化的重要途径。
2“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企业管理中,有一套完整的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营改增”后,企业固定资产购置时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能够进行抵扣,这对企业,尤其是固定资产价值在资产总额中占比较大的企业的成本与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1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新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税额由原来的计入资产成本改为可抵扣销项税额,即针对固定资产,税改前的增值税类型被称为“生产型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入账;税改后的增值税类型被稱为“消费型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销项税额。目前征收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包括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和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工具设备等,如果企业购置以上类型的固定资产,“营改增”将在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内影响当期利润。
例如,纳税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是234万元(含税价),则增值税进项税额是234/(1+17%)*17%=34万元。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计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在使用年限内以折旧的方式进行摊销;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在该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内共为企业减少了34万元的成本。
因此,“营改增”为企业在更新技术设备上提供了便利条件。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生产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由此带来新机器设备的购买、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同时简化成本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和盈利能力
每股收益是税后利润与普通股股本总数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和投资风险。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为税后利润总额和普通股股数。一般情况下,上市企业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基本不发生重大变化,而税后利润就成为影响每股收益的主要因素。它与企业的收入、成本挂钩,而降低税收费用的成本就会直接引起税后利润的增加。
不同的增值税制度对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由于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相对于生产型消费税较低,因而在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时,每期折旧费用较低,增加了企业在折旧期间的利润。虽然利润增加的同时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但所得税费用增加的金额一定低于净利润增加的金额。继续前面的例子,假设该固定资产按照50期进行折旧,则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每期节约折旧费用为340,000/50=6,800元,即每期增加的税前利润为6,800元,按照目前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每期增加的税后利润为6,800*(1-25%)=5100元,而每期增加的所得稅费用为6,800*25%=1700元,远小于每期增加的税后利润。因此消费型增值税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税后利润。
我国根据所得税的税法,对进行折旧降低成本而增加利润的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在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税改制度后,企业的减税幅度特别明显,增加的净利润也非常大;企业得到新购进固定资产的税额抵扣;针对固定资产占有比例非常高的,大型劳动资本的企业来讲,这种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有利于企业对设备的改进,购买,还有生产效率的提高等,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加的净利润更多,每股收益也会相应提升。 2.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即权益报酬率,指企业税后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营改增”后,企业的税后利润增加,在平均股东权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将会提高。
2.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鉴于“营改增”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减轻固定资产折旧期内的税负,对于固定资产价值占资产总额比例较高的企业(如通讯类企业的基站等固定资产的价值高、占比重),“营改增”有利于企业提高设备的更新换代频率,促进企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及服务的质量。
此外,从财政的角度看,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行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有利于刺激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虽然在短期内导致税基的减少,但从长期看,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行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从管理的角度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使得费用抵扣项目较以往减少,征收和缴纳变得简单易行,从而减少偷税漏税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征收管理效率。
3企业针对“营改增”的应对措施
3.1研究新税收政策,针对税务管理进行强化培训
税收法律制度及行政法规会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进行调整,与时俱进。企业若想得益于税制改革,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和掌握新税收政策。研究“营改增”相关政策、掌握按照新政策计算和缴纳税款、分析政策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及合理避税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针对财务人员举办专项培训,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动向,为企业的纳税做出科学筹划,如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的采购合同要在相应的条款中明确产品价格是否为含税价格等;知晓用于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凭证必须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只有熟悉新的税政策,才能有的放矢地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3.2尽量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
增值税纳税人有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之分,不同的纳税人对应着不同的纳税政策。企业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要确认其是否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因为一般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这样的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作为下一次流转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一般纳税人具有税务机关在进行资格认定时开具的《一般纳税人认定表》,或该企业的税务登记证副本上加盖了“一般纳税人”样式的章。
此外,企业的供应商必须有健全的会计核算。根据相关增值税制度,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企业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如果供应商的会计核算不健全,企业则无法进行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达到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当前,我们把企业能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拥有开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公司;第二种,是能够到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公司;第三种,是自己开具发票的公司;第一种类型企业能够凭借票据进行直接抵扣,税率规定根据不同的货物或者劳务的类别所缴纳的税率有差别,所收取的税率按6%到17%不等;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在实务中,能够抵扣的税率为3%,然而第三种类型的企业却不能够进行税金抵扣;在实行税改以前,公司购置一样的产品,在不进行其它方面原因思考的情况下,这三种类型的企业我们自然要選择第一家公司,它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好处,然而在实行税改后,考虑到进项抵扣的问题,在进行比较时就不能单纯从购买的公司价格上来看了,而是要在进行税金扣除后在比较价格。
3.3主动向国家政策靠拢,充分利用税收优惠
我国实行新税改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降低整个行业的税款负担,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减轻税负,不排除有个别企业税负增加的现象发生。在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按照未来的发展规划、市场定位等现有条件判断新政策对于自身税负的实际影响,进一步决策是否应主动向新税收优惠政策靠拢,最大限度的享受税收优惠。例如,新税收政策关于混业经营的规定为:对于从事混业经营的纳税人,应分别核算使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如果企业涉及税法规定的混业经营情况,应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应分别核算销售额,避免统一按照最高的税率或征收率纳税,承担不必要的财务费用。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主动研究国家的税务政策,向国家政策靠拢,提早准备好优惠政策需要的资料,力争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企业要享受合理合法的免税政策,要注意签订合同的整个条款项目,还有发票开具的内容也必须高度重视;只有达到规定的技术服务要求,才可以有资格享受免税减税的优惠;还要注意免税的项目要与其它项目分别进行核算,否则就不能享受免税的待遇。
4结束语
综上,“营改增”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减少国民经济中的重复纳税环节,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调动企业积极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形成良性循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营改增”对于促进有效投资带动供给,供给带动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要想以本次税改为契机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本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企业首先应当主动学习新的税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新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自身和所处行业的综合影响,再通过主动靠拢政策、开展合规经营等手段调整自身的经营决策和市场决策,节约不必要的财务费用,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全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学国,丁建伟,吴丽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5(23).
[2]施聪敏.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6(12).
[3]李惠洋.淺析“营改增”对企业账务管理的影响[J].广东科技,2015(09).
[4]蒋明萱.会计信息与证券投资实证研究重点文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李建正.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J].财经问题研究,2015.
作者简介:
殷小洁(1982-07-29-),女,专业会计学,籍贯江苏南京,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本与管理会计。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财务影响;财务管理;税务管理
1“营改增”的背景和意义
增值税的概念由来已久,各个国家都有征收增值税的政策,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征收增值税。“营改增”之前,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应缴纳增值税。营改增是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仅针对产品或服务中的增值部分纳税。“营改增”之前,国家对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等劳务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的特点是对应税收入进行全额征税,不能抵扣,导致了对纳税人的重复征税;而对于增值税,由于购进服务环节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导致对未增值部分也必须缴纳增值税。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下文简称为“营改增”)的目的是减少重复征税的环节,进一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税收体制发展完善的必经之路。
“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促使社会形成良性循环,降低企业的税负,具体表现为在避免营业税的重复征收的同时,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完整无中断,达到增值税层层抵扣、道道收税的目标,以此减轻企业税收的负担。实行“营改增”,使增值税形成了销项与进项的可抵扣关系,会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经营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新税改完成了从道道征税向环环抵扣、从全额计税向进销相抵转变的过程,通过把其他产业和服务行业的抵扣链条统一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复征收营业税的现象,这将从税收减负的角度推动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微观上,“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解决了企业因购买设备、劳务等行为而被重复征税的问题,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成本节约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宏观上,一个行业的扩大再生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民经济的内需。作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改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推动税收体制优化的重要途径。
微观上,“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解决了企业因购买设备、劳务等行为而被重复征税的问题,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成本节约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革新。宏观上,一个行业的扩大再生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民经济的内需。作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改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推动税收体制优化的重要途径。
2“营改增”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企业管理中,有一套完整的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营改增”后,企业固定资产购置时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能够进行抵扣,这对企业,尤其是固定资产价值在资产总额中占比较大的企业的成本与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1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新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税额由原来的计入资产成本改为可抵扣销项税额,即针对固定资产,税改前的增值税类型被称为“生产型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入账;税改后的增值税类型被稱为“消费型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销项税额。目前征收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包括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和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工具设备等,如果企业购置以上类型的固定资产,“营改增”将在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内影响当期利润。
例如,纳税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是234万元(含税价),则增值税进项税额是234/(1+17%)*17%=34万元。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计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在使用年限内以折旧的方式进行摊销;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在该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内共为企业减少了34万元的成本。
因此,“营改增”为企业在更新技术设备上提供了便利条件。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生产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由此带来新机器设备的购买、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同时简化成本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和盈利能力
每股收益是税后利润与普通股股本总数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和投资风险。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为税后利润总额和普通股股数。一般情况下,上市企业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基本不发生重大变化,而税后利润就成为影响每股收益的主要因素。它与企业的收入、成本挂钩,而降低税收费用的成本就会直接引起税后利润的增加。
不同的增值税制度对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由于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相对于生产型消费税较低,因而在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时,每期折旧费用较低,增加了企业在折旧期间的利润。虽然利润增加的同时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但所得税费用增加的金额一定低于净利润增加的金额。继续前面的例子,假设该固定资产按照50期进行折旧,则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每期节约折旧费用为340,000/50=6,800元,即每期增加的税前利润为6,800元,按照目前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每期增加的税后利润为6,800*(1-25%)=5100元,而每期增加的所得稅费用为6,800*25%=1700元,远小于每期增加的税后利润。因此消费型增值税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税后利润。
我国根据所得税的税法,对进行折旧降低成本而增加利润的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在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税改制度后,企业的减税幅度特别明显,增加的净利润也非常大;企业得到新购进固定资产的税额抵扣;针对固定资产占有比例非常高的,大型劳动资本的企业来讲,这种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有利于企业对设备的改进,购买,还有生产效率的提高等,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加的净利润更多,每股收益也会相应提升。 2.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即权益报酬率,指企业税后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营改增”后,企业的税后利润增加,在平均股东权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将会提高。
2.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鉴于“营改增”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减轻固定资产折旧期内的税负,对于固定资产价值占资产总额比例较高的企业(如通讯类企业的基站等固定资产的价值高、占比重),“营改增”有利于企业提高设备的更新换代频率,促进企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及服务的质量。
此外,从财政的角度看,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行减轻了企业的税负,有利于刺激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虽然在短期内导致税基的减少,但从长期看,消费型增值税的实行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从管理的角度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使得费用抵扣项目较以往减少,征收和缴纳变得简单易行,从而减少偷税漏税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征收管理效率。
3企业针对“营改增”的应对措施
3.1研究新税收政策,针对税务管理进行强化培训
税收法律制度及行政法规会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进行调整,与时俱进。企业若想得益于税制改革,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和掌握新税收政策。研究“营改增”相关政策、掌握按照新政策计算和缴纳税款、分析政策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及合理避税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针对财务人员举办专项培训,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动向,为企业的纳税做出科学筹划,如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的采购合同要在相应的条款中明确产品价格是否为含税价格等;知晓用于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凭证必须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只有熟悉新的税政策,才能有的放矢地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3.2尽量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
增值税纳税人有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之分,不同的纳税人对应着不同的纳税政策。企业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要确认其是否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因为一般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这样的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作为下一次流转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一般纳税人具有税务机关在进行资格认定时开具的《一般纳税人认定表》,或该企业的税务登记证副本上加盖了“一般纳税人”样式的章。
此外,企业的供应商必须有健全的会计核算。根据相关增值税制度,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企业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如果供应商的会计核算不健全,企业则无法进行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达到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当前,我们把企业能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拥有开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公司;第二种,是能够到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公司;第三种,是自己开具发票的公司;第一种类型企业能够凭借票据进行直接抵扣,税率规定根据不同的货物或者劳务的类别所缴纳的税率有差别,所收取的税率按6%到17%不等;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在实务中,能够抵扣的税率为3%,然而第三种类型的企业却不能够进行税金抵扣;在实行税改以前,公司购置一样的产品,在不进行其它方面原因思考的情况下,这三种类型的企业我们自然要選择第一家公司,它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好处,然而在实行税改后,考虑到进项抵扣的问题,在进行比较时就不能单纯从购买的公司价格上来看了,而是要在进行税金扣除后在比较价格。
3.3主动向国家政策靠拢,充分利用税收优惠
我国实行新税改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降低整个行业的税款负担,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减轻税负,不排除有个别企业税负增加的现象发生。在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按照未来的发展规划、市场定位等现有条件判断新政策对于自身税负的实际影响,进一步决策是否应主动向新税收优惠政策靠拢,最大限度的享受税收优惠。例如,新税收政策关于混业经营的规定为:对于从事混业经营的纳税人,应分别核算使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如果企业涉及税法规定的混业经营情况,应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应分别核算销售额,避免统一按照最高的税率或征收率纳税,承担不必要的财务费用。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主动研究国家的税务政策,向国家政策靠拢,提早准备好优惠政策需要的资料,力争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企业要享受合理合法的免税政策,要注意签订合同的整个条款项目,还有发票开具的内容也必须高度重视;只有达到规定的技术服务要求,才可以有资格享受免税减税的优惠;还要注意免税的项目要与其它项目分别进行核算,否则就不能享受免税的待遇。
4结束语
综上,“营改增”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减少国民经济中的重复纳税环节,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调动企业积极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形成良性循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营改增”对于促进有效投资带动供给,供给带动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要想以本次税改为契机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本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企业首先应当主动学习新的税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新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自身和所处行业的综合影响,再通过主动靠拢政策、开展合规经营等手段调整自身的经营决策和市场决策,节约不必要的财务费用,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全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学国,丁建伟,吴丽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5(23).
[2]施聪敏.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6(12).
[3]李惠洋.淺析“营改增”对企业账务管理的影响[J].广东科技,2015(09).
[4]蒋明萱.会计信息与证券投资实证研究重点文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李建正.增值税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J].财经问题研究,2015.
作者简介:
殷小洁(1982-07-29-),女,专业会计学,籍贯江苏南京,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本与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