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强调专业化的电视时代
对喜欢篮球的人来说,NBA的比赛是他们不可错过的电视节目,除了球赛本身的精彩,电视制作也功不可没。NBA对场地有明确要求,比如,球馆看台设计的角度——这直接关系到电视转播主机位的角度和高度,地板和包厢——这决定着现场的音效,地板下面埋有麦克风,每个麦克风的位置都要经过预先设计;比赛时,无所不在的挂在挑杆上的麦克能将场上的声音一网打尽。
NBA的电视转播机位一般在20个左右,总决赛还会更多。除了常规机位,球筐上方有吊杆悬着的微型摄像机;篮板必须是透明的,摄像机可以从另一侧迎视投球;篮球架子下面有仰拍的机位。摄像师在篮球架下按动遥控器进行跟踪拍摄。球星、教练、替补席、观众都有专门的机位,在不影响比赛进程的前提下电视直播可以随时插入这些细节的东西。
高尔夫比赛场地大,机位多,一个球洞三四台摄像机是最基本的需要,十四洞到十八洞甚至达到七个机位,因此一场高水平的高尔夫比赛多时会动用近百台机器。在宽阔的场地上,要想追踪到球的轨迹,不跟丢,不变虚,摄像师一定是对高尔夫非常了解,熟悉球的线路。这样的一个位置,很少轻易换人,一个人在那里也许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
在长期转播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一些国家电视台或专业的体育频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转播特长,就某一项体育赛事的信号制作而言他们做到了最好,奥运会的公用信号制作也是基于此来选择的。比如,芬兰人转播田径的水平最高,澳大利亚人则长于水上项目,韩国人射箭的活儿干得漂亮,英国人转播网球则是传统。国外很早就有专业的电视转播公司,像F1、“环法”这样高难度的转播世界上鲜有电视台能够承担,一般都是由专门的电视公司来操作。
1958年成立的SPF公司是专为转播“环法”而成立的电视制作公司,即使是这样,他们转播一次“环法”自行车赛也需要几个月的准备工作。转播的难点之一在于需要动用摩托车和直升机进行运动拍摄,摄像师坐在专业摩托车手的车后座上,摩托车既要跟紧运动员,又不能对运动员构成干扰。负责转皤的法国导演对拍摄的要求是“近些、近些、再近些”,摄影师会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采用各种手段,比如提着机器贴着地面拍摄一一它所带来的视觉享受就是你可以看到自行车轮与地面摩擦而过的情景。“环法”会动用至少四架直升机参与转播,在空中形成了多层立体传播模式:第一层的飞机负责拍摄;第二层对画面进行编辑:第三层将信号传送到地面中继站,然后送上卫星。
这是一个喜欢细节化的电视时代
人们不只希望看到比赛.还希望看到围绕着比赛里里外外发生的一切。严格来讲,一台机器也可以转播一场球赛,但世界杯一个场次竟有多达25个机位。高倍镜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远处某一个球星对同伴间默契配合所表现出的赞赏表情:大范围移动的摇臂摄像机可以充分展示赛场的开阔和球门前激烈的对抗:斯坦尼康(isteadicam的音译。20世纪70年代初,摄像师伽莱特·布朗发明的一种可以和摄像师的背心连在一起的便携摄像机三脚架)能够在自由移动中及时抓取精彩的瞬间;微型摄像机以特殊视角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视觉享受;超级慢动作摄像机则从各个角度提供清晰、完美的慢播技术。大牌球星、教练、观众都有专门的机位,人们不仅可以目睹在场上奔跑的众多球星的风采,还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疯狂球迷。随着比赛的结束,有些精彩的场上画面我们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是一些细节却在不经意间成为永恒一袭红装的德国女总理笑逐颜开,射失点球后的坎比亚索泪流满面。因此一场好的转播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赛事呈现,它融合了更多情感、文化的因素,拓宽了体育的内涵,富有人文色彩,越来越打动观众。
这是一个富有梦想与创造的电视时代
美国的“超级碗”(橄榄球)决赛直播就像是一部精心导演过的好莱坞大片,他们把数字3D技术运用到了各个角落。一个摄像师同时掌控35台摄像机,共有若干组这样的机器对整个球场形成了几乎三百六十度的围拢。每组机器就像是并排坐在一起的三十五个人从不同角度看过去的三十五双眼睛,对一次精彩进攻或达阵进行了连续的纪录:几组这样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梦幻般的四维空间,就像《黑客帝国》中“不可思议”的经典画面。
对于那些喜欢守着电视.喝着啤酒,自由自在的体育迷而言他们才是真正近距离观看比赛的人。因为,随着电视介入体育,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录像技术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慢镜头回放。普通的慢动作回放无法解决高速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中发虚的现象,超级慢动作摄像机则克服了这一缺陷,它在1998年巴黎世界杯上一亮相,便引起了震动。“它给了我们很多视觉上的美好享受,对于球员的近景拍摄也相当有效。这些摄像机的拍摄速度比普通摄像机快三倍,令慢动作显得更加流畅。”慢动作硬盘处理器改变了体育转播中用录像带播放慢镜头的历史,在硬盘中,所有慢动作片断都是可以检索的,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举例说如果搜索“进球”或“黄牌”等关键词,就可以马上得到这场比赛所有相关的画面,直播的内容空间被有效拓展了。
这是一个科技为人的电视时代
不是所有出现在屏幕上的内容都是直播中正在发生的。看游泳比赛的观众可能都有印象:八个国家的选手跳下去,八个泳道上会出现八面国旗。在选手前进的过程中,水面上会出现一道虚线,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这个线就是世界纪录。选手游在它前面就有希望破世界纪录,游在它后面就没有希望破纪录。
今天,赛事转播者在将信号送出去之前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将它们装扮得更丰富、更完美,如同你在商店里买一件被漂亮包装过的商品,虚拟技术就是屏幕包装的手段之一。它是一种用电脑做出来的特别直观的东西,随着摄像机的运动,插入的虚拟物体始终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保持不变,观众看起来就好像它是真实场景中的一部分似的。比如赛道选手国旗标示、动态世界记录线、选手排名、足球中的九米罚球线、动态和静态越位线、球队的队标、得分统计表、虚拟大屏幕等都属于这个范畴。韩日世界杯还曾经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伤停补时的“时钟”。它出现在电视画面左下角,一旦第四官员举起伤停补时的牌子,即有边线附近机位的摄像师通知导播,导播根据情况将准备好的图文设计加上补时时间切出,一次别致的补时“时钟”就制作完成了。以往的转播每到这个时候需要调用一台机器专门跟随第四官员,短短的10秒时间,摄像师和导播要密切配合才能将画面切出去:即便如此,倘若此时场上正好有重要情况遗漏了怎么办?补时“时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科技似乎是这样的一种演变过程人们不断地追求创造一种新的东西,然后再将它们丢掉。不久的将来,录像带可能难逃这样的一种命运。非线编辑制作播出系统代表了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德国世界杯全部采用了这种技术。它可以记录,输出,可以进行远程编辑.实现资料共享。有了这样的技术,电视编辑就不用复制录像带,捧着编好的带子火速赶往直播间的情景也不会再出现了。
当年,美国《西雅图时报》的一篇文章描绘了不远的将来一个观众通过电视观看比赛的情景:他正在欣赏西雅图超音速队的比赛。肖恩·坎普扣篮,观众可以按下控制键,调阅所有关于坎普的技术统计以及全部新闻报道的文字资料。如果愿意,他可以看到整场比赛坎普都在干什么,而用不着理会别人。今天,这样的预言已经部分实现了。
下届世界杯,我们能看到什么?四年太长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一天,当体育穿透荧屏以一种特殊的魅力击中你,你也许禁不住要问:这是体育吗?
责编/马玉星
(感谢央视体育中心副主任岑传理先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薛文婷老师、央视体育中心牛猛先生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资料来源:《电视研究》
对喜欢篮球的人来说,NBA的比赛是他们不可错过的电视节目,除了球赛本身的精彩,电视制作也功不可没。NBA对场地有明确要求,比如,球馆看台设计的角度——这直接关系到电视转播主机位的角度和高度,地板和包厢——这决定着现场的音效,地板下面埋有麦克风,每个麦克风的位置都要经过预先设计;比赛时,无所不在的挂在挑杆上的麦克能将场上的声音一网打尽。
NBA的电视转播机位一般在20个左右,总决赛还会更多。除了常规机位,球筐上方有吊杆悬着的微型摄像机;篮板必须是透明的,摄像机可以从另一侧迎视投球;篮球架子下面有仰拍的机位。摄像师在篮球架下按动遥控器进行跟踪拍摄。球星、教练、替补席、观众都有专门的机位,在不影响比赛进程的前提下电视直播可以随时插入这些细节的东西。
高尔夫比赛场地大,机位多,一个球洞三四台摄像机是最基本的需要,十四洞到十八洞甚至达到七个机位,因此一场高水平的高尔夫比赛多时会动用近百台机器。在宽阔的场地上,要想追踪到球的轨迹,不跟丢,不变虚,摄像师一定是对高尔夫非常了解,熟悉球的线路。这样的一个位置,很少轻易换人,一个人在那里也许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
在长期转播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一些国家电视台或专业的体育频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转播特长,就某一项体育赛事的信号制作而言他们做到了最好,奥运会的公用信号制作也是基于此来选择的。比如,芬兰人转播田径的水平最高,澳大利亚人则长于水上项目,韩国人射箭的活儿干得漂亮,英国人转播网球则是传统。国外很早就有专业的电视转播公司,像F1、“环法”这样高难度的转播世界上鲜有电视台能够承担,一般都是由专门的电视公司来操作。
1958年成立的SPF公司是专为转播“环法”而成立的电视制作公司,即使是这样,他们转播一次“环法”自行车赛也需要几个月的准备工作。转播的难点之一在于需要动用摩托车和直升机进行运动拍摄,摄像师坐在专业摩托车手的车后座上,摩托车既要跟紧运动员,又不能对运动员构成干扰。负责转皤的法国导演对拍摄的要求是“近些、近些、再近些”,摄影师会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采用各种手段,比如提着机器贴着地面拍摄一一它所带来的视觉享受就是你可以看到自行车轮与地面摩擦而过的情景。“环法”会动用至少四架直升机参与转播,在空中形成了多层立体传播模式:第一层的飞机负责拍摄;第二层对画面进行编辑:第三层将信号传送到地面中继站,然后送上卫星。
这是一个喜欢细节化的电视时代
人们不只希望看到比赛.还希望看到围绕着比赛里里外外发生的一切。严格来讲,一台机器也可以转播一场球赛,但世界杯一个场次竟有多达25个机位。高倍镜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远处某一个球星对同伴间默契配合所表现出的赞赏表情:大范围移动的摇臂摄像机可以充分展示赛场的开阔和球门前激烈的对抗:斯坦尼康(isteadicam的音译。20世纪70年代初,摄像师伽莱特·布朗发明的一种可以和摄像师的背心连在一起的便携摄像机三脚架)能够在自由移动中及时抓取精彩的瞬间;微型摄像机以特殊视角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视觉享受;超级慢动作摄像机则从各个角度提供清晰、完美的慢播技术。大牌球星、教练、观众都有专门的机位,人们不仅可以目睹在场上奔跑的众多球星的风采,还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疯狂球迷。随着比赛的结束,有些精彩的场上画面我们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是一些细节却在不经意间成为永恒一袭红装的德国女总理笑逐颜开,射失点球后的坎比亚索泪流满面。因此一场好的转播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赛事呈现,它融合了更多情感、文化的因素,拓宽了体育的内涵,富有人文色彩,越来越打动观众。
这是一个富有梦想与创造的电视时代
美国的“超级碗”(橄榄球)决赛直播就像是一部精心导演过的好莱坞大片,他们把数字3D技术运用到了各个角落。一个摄像师同时掌控35台摄像机,共有若干组这样的机器对整个球场形成了几乎三百六十度的围拢。每组机器就像是并排坐在一起的三十五个人从不同角度看过去的三十五双眼睛,对一次精彩进攻或达阵进行了连续的纪录:几组这样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梦幻般的四维空间,就像《黑客帝国》中“不可思议”的经典画面。
对于那些喜欢守着电视.喝着啤酒,自由自在的体育迷而言他们才是真正近距离观看比赛的人。因为,随着电视介入体育,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录像技术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慢镜头回放。普通的慢动作回放无法解决高速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中发虚的现象,超级慢动作摄像机则克服了这一缺陷,它在1998年巴黎世界杯上一亮相,便引起了震动。“它给了我们很多视觉上的美好享受,对于球员的近景拍摄也相当有效。这些摄像机的拍摄速度比普通摄像机快三倍,令慢动作显得更加流畅。”慢动作硬盘处理器改变了体育转播中用录像带播放慢镜头的历史,在硬盘中,所有慢动作片断都是可以检索的,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举例说如果搜索“进球”或“黄牌”等关键词,就可以马上得到这场比赛所有相关的画面,直播的内容空间被有效拓展了。
这是一个科技为人的电视时代
不是所有出现在屏幕上的内容都是直播中正在发生的。看游泳比赛的观众可能都有印象:八个国家的选手跳下去,八个泳道上会出现八面国旗。在选手前进的过程中,水面上会出现一道虚线,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这个线就是世界纪录。选手游在它前面就有希望破世界纪录,游在它后面就没有希望破纪录。
今天,赛事转播者在将信号送出去之前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将它们装扮得更丰富、更完美,如同你在商店里买一件被漂亮包装过的商品,虚拟技术就是屏幕包装的手段之一。它是一种用电脑做出来的特别直观的东西,随着摄像机的运动,插入的虚拟物体始终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保持不变,观众看起来就好像它是真实场景中的一部分似的。比如赛道选手国旗标示、动态世界记录线、选手排名、足球中的九米罚球线、动态和静态越位线、球队的队标、得分统计表、虚拟大屏幕等都属于这个范畴。韩日世界杯还曾经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伤停补时的“时钟”。它出现在电视画面左下角,一旦第四官员举起伤停补时的牌子,即有边线附近机位的摄像师通知导播,导播根据情况将准备好的图文设计加上补时时间切出,一次别致的补时“时钟”就制作完成了。以往的转播每到这个时候需要调用一台机器专门跟随第四官员,短短的10秒时间,摄像师和导播要密切配合才能将画面切出去:即便如此,倘若此时场上正好有重要情况遗漏了怎么办?补时“时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科技似乎是这样的一种演变过程人们不断地追求创造一种新的东西,然后再将它们丢掉。不久的将来,录像带可能难逃这样的一种命运。非线编辑制作播出系统代表了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德国世界杯全部采用了这种技术。它可以记录,输出,可以进行远程编辑.实现资料共享。有了这样的技术,电视编辑就不用复制录像带,捧着编好的带子火速赶往直播间的情景也不会再出现了。
当年,美国《西雅图时报》的一篇文章描绘了不远的将来一个观众通过电视观看比赛的情景:他正在欣赏西雅图超音速队的比赛。肖恩·坎普扣篮,观众可以按下控制键,调阅所有关于坎普的技术统计以及全部新闻报道的文字资料。如果愿意,他可以看到整场比赛坎普都在干什么,而用不着理会别人。今天,这样的预言已经部分实现了。
下届世界杯,我们能看到什么?四年太长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一天,当体育穿透荧屏以一种特殊的魅力击中你,你也许禁不住要问:这是体育吗?
责编/马玉星
(感谢央视体育中心副主任岑传理先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薛文婷老师、央视体育中心牛猛先生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资料来源:《电视研究》